一种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17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用户的驾驶时长,确定驾驶时长评分;若驾驶时长评分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时长评分阈值,基于用户的生理指标信息,确定用户的生理指标评分;若基于生理指标评分,或者基于生理指标评分和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可以基于多源信息准确地判断疲劳驾驶状态。驶状态。驶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持续受到关注。在交通事故频发的当下,及时且准确地对驾驶员的疲劳驾驶进行警告,可以及时地提醒驾驶员休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0003]现在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通常基于用户驾驶的时长或者用户的面部特征进行判断,计算各个指标的分值并基于各个指标的分值确定总疲劳分值。这样的检测方法简单粗暴,不仅容易造成误判,而且持续地计算十分浪费计算资源。例如,存在有用户有干眼症或者频繁眨眼的习惯,导致面部识别判断疲劳不准确;存在有用户擅长驾驶或者精力旺盛,导致较长的驾驶时长下或者较平滑的路况下用户依然精力充沛,此时若仍较高比重地时长评分或者路况评分,会导致疲劳驾驶的判断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基于多源信息准确地判断疲劳驾驶状态。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用户的驾驶时长,确定驾驶时长评分;若驾驶时长评分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时长评分阈值,基于用户的生理指标信息,确定用户的生理指标评分;若基于生理指标评分,或者基于生理指标评分和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
[0006]具体地,若基于生理指标评分,或者基于生理指标评分和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包括:若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或者;若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基于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若基于易疲劳程度评分,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
[0007]具体地,预设时间段的速度包括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若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基于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包括:若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并且驾驶时长评分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时长评分阈值并小于第二时长评分阈值,则利用第一参考速度模型,基于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第一参考速度;基于第一参考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
[0008]具体地,预设时间段的速度包括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
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四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其中,第四时间段由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组成;若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基于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包括:若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并且驾驶时长评分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时长评分阈值,并且第四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大于第一平均速度阈值,则利用第一参考速度模型,基于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第二参考速度;基于第二参考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
[0009]具体地,若基于易疲劳程度评分,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包括:若易疲劳程度评分小于第一易疲劳评分阈值,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
[0010]具体地,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相连,并且与当下时刻的时差依次递增。
[0011]具体地,第一参考速度模型中,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的权重依次递减。
[0012]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疲劳驾驶检测装置,装置包括:身份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时长评分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驾驶时长,确定驾驶时长评分;生理评分模块,用于若驾驶时长评分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时长评分阈值,基于用户的生理指标信息,确定用户的生理指标评分;疲劳报警模块,用于若基于生理指标评分,或者基于生理指标评分和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
[0013]具体地,疲劳报警模块用于若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或者;若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基于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若基于易疲劳程度评分,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
[0014]具体地,预设时间段的速度包括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疲劳报警模块用于若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并且驾驶时长评分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时长评分阈值并小于第二时长评分阈值,则利用第一参考速度模型,基于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第一参考速度;基于第一参考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
[0015]具体地,预设时间段的速度包括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四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其中,第四时间段由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组成;疲劳报警模块用于若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并且驾驶时长评分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时长评分阈值,并且第四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大于第一平均速度阈值,则利用第一参考速度模型,基于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第二参考速度;基于第二参考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
[0016]具体地,疲劳报警模块用于若基于易疲劳程度评分,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车辆报警,包括:若易疲劳程度评分小于第一易疲劳评分阈值,确定用户处于疲劳驾驶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为”以及他们/其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的驾驶时长,确定驾驶时长评分;若所述驾驶时长评分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时长评分阈值,基于所述用户的生理指标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理指标评分;若基于所述生理指标评分,或者基于所述生理指标评分和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所述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基于所述生理指标评分,或者基于所述生理指标评分和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所述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报警,包括:若所述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一生理评分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报警;或者;若所述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基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若基于所述易疲劳程度评分,确定所述用户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控制所述车辆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速度包括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所述若所述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基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包括:若所述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并且所述驾驶时长评分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时长评分阈值并小于第二时长评分阈值,则利用第一参考速度模型,基于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所述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所述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第一参考速度;基于所述第一参考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速度包括第一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第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和第四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其中,所述第四时间段由所述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和所述第三时间段组成;所述若所述生理指标评分小于第二生理评分阈值且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生理评分阈值,基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确定易疲劳程度评分,包括:若所述生理指标评分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兴李丰军周剑光胡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