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组件和取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93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和取暖设备,其中,发热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配合部;弹性电极结构,位于壳体内;发热体,发热体的一部分插入弹性电极结构内,发热体设置有电极部;其中,配合部用于限制弹性电极结构以使弹性电极结构与发热体的电极部相抵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限定壳体、弹性电极结构和发热体的配合结构,在保证发热组件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的同时,减少了固定发热体的零部件(如,焊线)地投入,简化了发热组件的装配工序,有利于提升发热组件的拆装效率,进而有利于降低发热组件的生产及后续维护的成本,产品的良品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组件和取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取暖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和一种取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发热组件的安装主要将电线焊接至发热体上,再将发热体安装在固定架内,且为了防止松动,涂覆耐热固定胶进行固定,生产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热组件。
[000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取暖设备。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配合部;弹性电极结构,位于壳体内;发热体,发热体的一部分插入弹性电极结构内,发热体设置有电极部;其中,配合部用于限制弹性电极结构以使弹性电极结构与发热体的电极部相抵靠。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壳体、弹性电极结构和发热体。其中,通过合理设置壳体、弹性电极结构和发热体的配合结构,使得弹性电极结构位于壳体内,这样,当弹性电极结构装入壳体内后,壳体的配合部就会限制弹性电极结构,以使弹性电极结构发生形变,而后将发热体装入壳体内后,弹性电极结构可与位于弹性电极结构内的发热体的电极部相抵靠,以保证发热组件工作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另外,弹性电极结构受配合部限制进而挤压位于其内的发热体,以实现安装、固定发热体。也就是说,该设置通过合理限定壳体、弹性电极结构和发热体的配合结构,在保证发热组件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的同时,减少了固定发热体的零部件(如,焊线)地投入,简化了发热组件的装配工序,有利于提升发热组件的拆装效率,进而有利于降低发热组件的生产及后续维护的成本,产品的良品率高。
[0008]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发热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性电极结构包括:定位槽,定位槽的侧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发热体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间距小于发热体的厚度。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电极结构包括定位槽,定位槽的侧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对且间隔布置。弹性电极结构与发热体装配后,第一连接部与发热体的一侧相抵靠,第二连接部与发热体的另一侧相抵靠。
[0011]进一步地,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发热体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间距小于发热体的厚度,使得安装发热体时,或是发热体安装完成后,发热体均可受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挤压,这就保证了发热体可被牢牢固定住,进而可保证发热组件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0012]由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发热体的相对两侧,故而可保证发热体受力的均衡性及一致性,避免发热体发生偏斜,有利于提升装配可靠性。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定位槽的开口端形成有翻边,翻边与定位槽的侧壁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定位槽的结构,使得定位槽的开口端形成有翻边,翻边与定位槽的侧壁相连接,且翻边与定位槽的侧壁的连接处圆滑过渡,翻边具有导向作用,以引导发热体与弹性电极结构的定位槽装配的移动路径,使得发热体可以顺利插入定位槽内,有利于实现发热体与弹性电极结构有效且快速的装配。
[0015]进一步地,翻边与定位槽的侧壁的连接处圆滑过渡,使得发热体经过翻边与定位槽的侧壁的连接处时,发热体的边缘可以轻易地沿着该圆滑过渡处滑入定位槽内。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性电极结构还包括:主体;支撑部,支撑部分别与主体和定位槽相连接,支撑部用于支撑定位槽,以使定位槽与主体之间具有间隙。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电极结构还包括主体和支撑部。其中,支撑部的一端与主体相连接,支撑部的另一端与定位槽相连接,即,主体和定位槽通过支撑部相连接,并利用支撑部使得定位槽与主体相分离,使得定位槽与主体之间具有间隙,为发热体装配提供了空间支持,这样使得定位槽与发热体装配时,发热体能够与主体及壳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装配发热体时发生干涉的情况,使得发热体可以顺利装配。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发热组件还包括:供电部;导电件,与供电部电连接;紧固件,弹性电极结构和壳体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紧固件为导电紧固件,导电件与紧固件电连接;或紧固件还用于连接弹性电极结构和导电件。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组件还包括供电部、导电件和紧固件。紧固件为导电紧固件,导电件与紧固件电连接,且紧固件连接弹性电极结构和壳体。也即,紧固件既起到装配弹性电极结构和壳体的作用,又可起到使供电部和发热体电连接的目的。该设置合理设置了紧固件的结构,在保证发热体工作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兼顾了壳体和弹性电极结构的配合连接。
[0020]具体地,紧固件包括螺栓、螺钉或铆钉。
[0021]具体地,导电件为导线,导线与紧固件缠绕且电连接。
[0022]或者,弹性电极结构和壳体通过紧固件连接,且紧固件还用于连接弹性电极结构和导电件。也即,弹性电极结构、壳体和导电件通过紧固件装配在一起,既可起到装配弹性电极结构和壳体的目的,又可起到使供电部和发热体电连接的目的。
[0023]具体地,导电件包括导电端子,紧固件将导电端子锁紧在弹性电极结构上。
[00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性电极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电极结构间隔布置,发热体分别插入两个弹性电极结构。
[0025]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体分别插入两个弹性电极结构,该设置在保证发热体工作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实现在多个位置、多个角度安装固定发热体。由于增大了弹性电极结构与发热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故而有利于提升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00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包括遮挡部,配合部设于遮挡部处;弹性电极结构与遮挡部对应设置。
[0027]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遮挡部,配合部设于遮挡部处,且弹性电极结构与遮挡
部对应设置。也即,合理限定了遮挡部、配合部、弹性电极结构的配合结构。遮挡部具有遮挡配合部、弹性电极结构的作用,使得弹性电极结构不会外露出壳体,且发热体与弹性电极结构的连接处也会被遮挡部遮挡。
[00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可视部,遮挡部设于可视部的周侧。
[002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可视部和遮挡部的配合结构,使得遮挡部设于可视部的周侧,弹性电极结构与遮挡部对应设置,且弹性电极结构与发热体的连接处位于遮挡部内,故而,发热体与可视部对应的部分可以外露出来,发热体与遮挡部对应的部分则会被遮挡部遮挡。
[0030]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通过可视部观测壳体内与可视部对应设置的器件,以了解发热组件内的器件的工作状态,可保证发热组件使用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配合部;弹性电极结构,位于所述壳体内;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一部分插入所述弹性电极结构内,所述发热体设置有电极部;其中,所述配合部用于限制所述弹性电极结构以使所述弹性电极结构与所述发热体的电极部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极结构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侧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发热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间距小于所述发热体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开口端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的连接处圆滑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极结构还包括:主体;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分别与所述主体和所述定位槽相连接,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定位槽,以使所述定位槽与所述主体之间具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部;导电件,与所述供电部电连接;紧固件,所述弹性电极结构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其中,所述紧固件为导电紧固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紧固件电连接;或所述紧固件还用于连接所述弹性电极结构和所述导电件。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极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电极结构间隔布置,所述发热体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弹性电极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遮挡部,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遮挡部处;所述弹性电极结构与所述遮挡部对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康曾庆河傅程邱水兵魏来叶似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