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92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幼儿载具,其包括收折式的顶篷机构、握把、载具本体及顶篷锁定组件,顶篷机构安装于载具本体上,握把的两端各枢接于载具本体上,顶篷机构至少具有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其特征在于,顶篷锁定组件包括可分离锁合的锁定件与配锁件,锁定件与配锁件中的一者安装于顶篷机构上,锁定件与配锁件中的另一者安装于握把上,锁定件在顶篷机构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做相对靠近配锁件的运动,顶篷机构在锁定件与配锁件锁合时恒保持于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婴幼儿载具在使用时顶篷机构能恒保持展开。具在使用时顶篷机构能恒保持展开。具在使用时顶篷机构能恒保持展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幼儿载具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022265907.4,申请日为2020年10月12日,技术名称为“婴幼儿载具及其顶篷锁定组件”的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载具。

技术介绍

[0003]对于家有婴幼儿的父母而言,经常需要使用婴儿车或儿童安全座椅携带婴幼儿外出。为避免光线直射或异物侵扰,当前的婴儿车或儿童安全座椅上还安装有收折式的顶篷机构,顶篷机构打开时将婴幼儿与周围环境作一定的区隔,使婴儿不受干扰。但是因顶篷机构完全打开时并没有得到锁定,在遇强风正面直吹或受婴幼儿的抓扯时,顶篷机构容易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影响顶篷机构的正常使用。
[0004]因此,亟需要一种能使顶篷机构在使用时恒保持展开的婴幼儿载具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顶篷机构在使用时恒保持展开的婴幼儿载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婴幼儿载具包括收折式的顶篷机构、握把、载具本体及顶篷锁定组件,所述顶篷机构安装于所述载具本体上,所述握把的两端各枢接于所述载具本体上,所述顶篷机构至少具有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锁定组件包括可分离锁合的锁定件与配锁件,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配锁件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顶篷机构上,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配锁件中的另一者安装于所述握把上,所述锁定件在所述顶篷机构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做相对靠近所述配锁件的运动,所述顶篷机构在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配锁件锁合时恒保持于展开状态,其中所述配锁件具有一开放式的卡置空间,所述锁定件伸入所述卡置空间中卡合,所述卡置空间的开口延伸方向与所述顶篷机构的展开方向呈同向布置,所述卡置空间内设置有凹陷的锁合部,所述锁定件上具有所述锁合部卡合的配锁部,所述配锁部为凸起结构,以致于所述锁定件伸入所述卡置空间中而使所述锁合部与所述配锁部相卡合。
[0007]较佳地,所述卡置空间具有一供所述锁定件插入的开口端及一阻挡所述锁定件的封闭端,所述锁合部设于所述卡置空间的开口端处。
[0008]较佳地,所述卡置空间的开口端处设有两呈正对布置的锁合部。
[0009]较佳地,所述配锁件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卡置空间的封闭端处的装配座,所述装配座内贯穿有一安装通孔。
[0010]较佳地,所述装配座的外侧面为一正对所述卡置空间的曲面结构。
[0011]较佳地,所述配锁件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握把的外缘相配合的安装缺口结构。
[0012]较佳地,所述锁定件具有一开放式的抱合空间,所述配锁件伸入所述抱合空间中卡合。
[0013]较佳地,所述锁定件设有两往外延伸的抱臂,两所述抱臂围出所述抱合空间。
[0014]较佳地,所述锁定件呈一U型结构。
[0015]较佳地,所述锁定件的相对两侧面上各设有一所述配锁部。
[0016]较佳地,所述锁定件上的所述配锁部呈邻近所述抱合空间布置。
[0017]较佳地,所述锁定件可转动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握把或所述顶篷机构上。
[0018]较佳地,所述锁定件借由一织物件安装于所述握把或所述顶篷机构上,所述织物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抱臂的自由端,所述织物件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握把或所述顶篷机构上。
[0019]较佳地,所述顶篷机构包括多根支撑杆及篷布,所述支撑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载具本体上,所述篷布包覆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配锁件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篷布上,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配锁件中的另一者安装于所述握把上。
[0020]较佳地,所述顶篷机构还包括可收容于所述篷布内的围挡布,所述围挡布的后端与所述篷布相连,展开下的所述篷布与围挡布罩设于所述载具本体上。
[0021]较佳地,所述载具本体为儿童安全座椅、婴儿睡箱或婴儿床。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婴幼儿载具包括收折式的顶篷机构、握把、载具本体及顶篷锁定组件。顶篷机构安装于载具本体上,握把的两端各枢接于载具本体上。顶篷机构至少具有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顶篷锁定组件包括可分离锁合的锁定件与配锁件,锁定件与配锁件中的一者安装于顶篷机构上,锁定件与配锁件中的另一者安装于握把上。锁定件在顶篷机构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做相对靠近配锁件的运动,顶篷机构在锁定件与配锁件锁合时恒保持于展开状态。如此,顶篷机构在展开过程中锁定件与配锁件相靠近,故顶篷机构的展开后,锁定件位于配锁件附近,锁定件便能方便地与配锁件相锁合,使得顶篷机构的展开后能连贯流畅实现锁定,便于人们的操作。而且,因为顶篷机构在展开后便受锁定,即顶篷机构在锁定件与配锁件锁合时恒保持于展开状态,即使受意外或外力作用也不会发生误折叠,为乘坐于载具本体上的婴幼儿提供足够的防护。其中,配锁件具有一开放式的卡置空间,锁定件伸入卡置空间中卡合,以便于锁定件与配锁件之间的快速卡合和分离。卡置空间的开口延伸方向与顶篷机构的展开方向呈同向布置。这样的布置有利于锁定件与配锁件的快速卡合,也有效避免顶篷机构受意外推动而使锁定件与配锁件相分离,有效保障使用的安全性。卡置空间内设置有凹陷的锁合部,锁定件上具有与锁合部卡合的配锁部,配锁部为凸起结构,以致于锁定件伸入卡置空间中而使锁合部与配锁部相卡合。锁合部与配锁部相卡合后,使得锁定件与配锁件相锁合,锁定件和配锁件更稳定牢固地卡合在一起,防止被轻易拉脱。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顶篷机构打开后,锁定件与配锁件相锁合时的婴幼儿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图1中婴幼儿载具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中锁定件与配锁件相分离后婴幼儿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隐藏图1中顶篷机构及其上的锁定件时婴幼儿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隐藏图1中顶篷机构,而且一锁定件与一配锁件相锁合时婴幼儿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的顶篷锁定组件中配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图6中配锁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本技术的顶篷锁定组件中锁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图8中锁定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33]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婴幼儿载具100包括收折式的顶篷机构10、握把20、载具本体30及顶篷锁定组件40。顶篷机构10安装于载具本体30上,握把20的两端各枢接于载具本体30上。顶篷机构10至少具有一折叠状态(图中未示)及图1至3任一所示的展开状态。本技术的婴幼儿载具100在打开顶篷机构10时,能够罩设在载具本体30上,为乘坐于载具本体30上的婴幼儿提供遮挡,有效防止婴幼儿被晒伤、受强光刺伤或受异物侵扰。因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可通过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折式的顶篷机构、握把、载具本体及顶篷锁定组件,所述顶篷机构安装于所述载具本体上,所述握把的两端各枢接于所述载具本体上,所述顶篷机构至少具有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锁定组件包括可分离锁合的锁定件与配锁件,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配锁件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顶篷机构上,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配锁件中的另一者安装于所述握把上,所述锁定件在所述顶篷机构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做相对靠近所述配锁件的运动,所述顶篷机构在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配锁件锁合时恒保持于展开状态,其中所述配锁件具有一开放式的卡置空间,所述锁定件伸入所述卡置空间中卡合,所述卡置空间的开口延伸方向与所述顶篷机构的展开方向呈同向布置,所述卡置空间内设置有凹陷的锁合部,所述锁定件上具有所述锁合部卡合的配锁部,所述配锁部为凸起结构,以致于所述锁定件伸入所述卡置空间中而使所述锁合部与所述配锁部相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置空间具有一供所述锁定件插入的开口端及一阻挡所述锁定件的封闭端,所述锁合部设于所述卡置空间的开口端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置空间的开口端处设有两呈正对布置的锁合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锁件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卡置空间的封闭端处的装配座,所述装配座内贯穿有一安装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座的外侧面为一正对所述卡置空间的曲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锁件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握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