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其包括第一编织盖以及第二编织盖,所述第一编织盖的外周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挂线轴,所述第二编织盖的外周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二挂线轴,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所述第二编织盖之间设置有支撑件,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或所述第二编织盖,并使得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所述第二编织盖相互间隔,所述第一编织盖、所述第二编织盖以及所述支撑件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编织盖的外径>所述支撑件的外径,所述第二编织盖的外径>所述支撑件的外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架编织装置对编织支架的交叉节点进行粘接固定时,可以避免将编织支架与支架编织装置误粘接在一起。织装置误粘接在一起。织装置误粘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编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植入式医疗器械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架编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上,有很多疾病或手术会引起人体某些管腔狭窄,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此,需要使用各种材质及特征匹配的支架进行支撑,使得狭窄的管腔畅通。支架的应用部位较为广泛,静脉、动脉、尿道、气道、食道、鼻部通道等管腔均可使用。
[0003]支架的一种常用制备方法为手工编织制备。手工编织为单丝穿压或非穿压编织,编织完成后,两端无需处理,且定型后,支架的形状较为规整,因此,目前大部分尿道、气道、食道、鼻部通道等管腔的支架均采用手工编织的方式制备。
[0004]编织支架通常会被压缩在输送套管内,然后,通过输送套管将编织支架输送到管腔的病变部位,随后,撤出输送套管,编织支架留在病变部位处自行膨胀并支撑病变部位,使得管腔畅通。
[0005]为了使得编织支架能够在压缩过程中不散架,且能够在膨胀后具有一定的支撑性能,撑开病变部位,可以使用粘结剂对编织支架的交叉节点进行固定。但是,使用粘结剂固定交叉节点时,可能会将编织支架与支架编织装置粘接在一起,从而无法将编织支架从支架编织装置上顺利取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可以避免在粘接固定交叉节点时,误将编织支架与支架编织装置粘接在一起。
[0007]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支架编织装置,所述支架编织装置包括沿着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编织盖以及第二编织盖,所述第一编织盖的外周面上沿所述第一编织盖的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挂线轴,所述第二编织盖的外周面上沿所述第二编织盖的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二挂线轴,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所述第二编织盖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或所述第二编织盖,并使得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所述第二编织盖相互间隔,所述第一编织盖、所述第二编织盖以及所述支撑件同轴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编织盖的外径>所述支撑件的外径,所述第二编织盖的外径>所述支撑件的外径,通过所述支架编织装置编织获得的编织支架的交叉节点全部位于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所述第二编织盖之间的间隔内,并且,所述编织支架的内径≥所述第一编织盖的外径,所述编织支架的内径≥所述第二编织盖的外径。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安装柱以及限位件,所述第一编织盖的中心处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编织盖上下两表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编织盖的中心处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编织盖上下两表面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柱包括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柱体下端的底座,所述第一编织盖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套
设在所述柱体上,所述第二编织盖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套设在所述柱体上且支撑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件套设在所述柱体上,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柱体相配合,且位于所述第一编织盖的上方。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柱体包括螺纹段,所述限位件为一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纹段螺纹配合。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柱体还包括第一安装段以及操作段,所述第一安装段自所述底座起向上延伸至所述螺纹段,所述第一编织盖、所述第二编织盖以及所述支撑件均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段上,所述操作段自所述柱体的上端面起向下延伸至所述螺纹段,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外径>所述螺纹段的外径≥所述操作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安装段的上端面构成台阶面,当转动所述螺母至与所述台阶面相抵持时,所述螺母与所述柱体配合到位,所述操作段具有光滑的外表面。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柱体还包括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螺纹段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外径,所述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段上且支撑于所述台阶面上,转动所述螺母至与所述垫圈相抵持时,所述螺母与所述柱体配合到位。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让位件,所述让位件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段上且支撑于所述第一编织盖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件为一弹性件,所述螺母与所述柱体配合到位时,所述限位件压迫所述让位件,使得所述让位件通过所述第一编织盖压迫所述支撑件,从而使得所述支撑件处于压缩状态。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让位件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让位部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让位部一侧的操作部,所述让位部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让位部上下两表面的安装缺口,并且所述安装缺口贯穿所述让位部与所述操作部相对的一侧。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包括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限位段以及定位段,所述第一编织盖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编织盖上下两表面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编织盖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编织盖上下两表面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径,所述限位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所述定位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所述限位段与所述第一编织盖的上表面相抵持,且所述定位段穿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编织盖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编织盖的下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第二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开设有凹槽和/或通孔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安装在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所述第二编织盖的间隔内,所述支撑套的外表面与所述编织支架的内表面相贴合,为所述编织支架提供支撑,所述凹槽和/或通孔与所述编织支架的交叉节点相对应。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其第一编织盖、第二编织盖以及支撑件同
轴设置,并且,第一编织盖的外径>支撑件的外径,第二编织盖的外径>支撑件的外径,这样,由该支架编织装置编织获得的编织支架的内表面与支撑件的外表面相互间隔,编织支架的全部交叉节点与支撑件的外表面均为非接触设置,使用粘结剂固定交叉节点时,可以避免将编织支架与支架编织装置粘接在一起,从而在交叉节点完成固定后,可以将编织支架从支架编织装置上顺利取下。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架编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支架编织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的支架编织装置的第一编织盖的俯视图。
[0023]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编织盖的剖视图。
[0024]图5为图1所示的支架编织装置的第二编织盖的仰视图。
[0025]图6为图5所示的第二编织盖的剖视图。
[0026]图7为图1所示的支架编织装置的安装柱的主视图。
[0027]图8为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编织装置包括沿着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编织盖以及第二编织盖,所述第一编织盖的外周面上沿所述第一编织盖的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挂线轴,所述第二编织盖的外周面上沿所述第二编织盖的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二挂线轴,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所述第二编织盖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或所述第二编织盖,并使得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所述第二编织盖相互间隔,所述第一编织盖、所述第二编织盖以及所述支撑件同轴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编织盖的外径>所述支撑件的外径,所述第二编织盖的外径>所述支撑件的外径,通过所述支架编织装置编织获得的编织支架的交叉节点全部位于所述第一编织盖和所述第二编织盖之间的间隔内,并且,所述编织支架的内径≥所述第一编织盖的外径,所述编织支架的内径≥所述第二编织盖的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安装柱以及限位件,所述第一编织盖的中心处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编织盖上下两表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编织盖的中心处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编织盖上下两表面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柱包括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柱体下端的底座,所述第一编织盖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套设在所述柱体上,所述第二编织盖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套设在所述柱体上且支撑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件套设在所述柱体上,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柱体相配合,且位于所述第一编织盖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包括螺纹段,所述限位件为一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纹段螺纹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还包括第一安装段以及操作段,所述第一安装段自所述底座起向上延伸至所述螺纹段,所述第一编织盖、所述第二编织盖以及所述支撑件均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段上,所述操作段自所述柱体的上端面起向下延伸至所述螺纹段,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外径>所述螺纹段的外径≥所述操作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安装段的上端面构成台阶面,当转动所述螺母至与所述台阶面相抵持时,所述螺母与所述柱体配合到位,所述操作段具有光滑的外表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还包括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螺纹段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段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亚丽,罗竺,魏征,
申请(专利权)人:浦易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