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显示图案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镀膜方法,所述镀膜方法包括:在基底一侧依次沉积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存储层,得到中间工件;所述中间工件分为至少两个温控区,在中间工件上沉积注入离子源时,针对不同的温控区控制不同的沉积温度,所述温控区的分布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在变色过程中预期呈现的图案形状相匹配;沉积第二导电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镀膜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能够实现图案的动态变化,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显示图案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镀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显示图案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镀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变化,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用电致变色材料所制备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通常包括底层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离子存储层和顶层透明导电层。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离子和电子分别经离子传导层和外电路迁入到电致变色层,使材料发生电化学反应,器件外观颜色变深、透过率降低,即着色;施加反方向电压,离子和电子均迁出电致变色层,器件外观颜色变浅、透过率增加,即褪色。
[0003]随着更多具有电致变色性能材料的发现,使电致变色材料在显示器件、智能材料、节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备出的大面积电致变色器件可用于建筑窗户或者汽车天窗的智能调光玻璃,在外电压的作用下发生褪色和着色的可逆变化,但整体上只是简单透明态与非透明态的改变,无法控制或改变局部状态,变色单一。除调光外,很多电致变色器件往往需具有显示产品图案的功能以满足特殊的应用场景,例如:3C电子产品中设置防伪标志。现有电子产品通常采用刻蚀技术对膜层进行图案化以达到显示标志的目的,但是这种标志往往是直观可见的,较难实现显示和隐藏两种状态的切换,且刻蚀过程中容易导致膜层或基材的损坏,若采用化学法刻蚀还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蚀刻液等化学废弃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单一以及图案的显示和隐藏切换困难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变色过程中可显示图案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该镀膜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在变色过程中能够呈现不同的变色效果,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0005]本专利技术中电致变色器件的镀膜方法,包括:
[0006]在基底一侧依次沉积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存储层,得到中间工件;
[0007]将所述中间工件分为至少两个温控区,在所述中间工件上沉积离子源时,针对不同的温控区控制不同的沉积温度,所述温控区的分布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在变色过程中预期呈现的图案形状相匹配;
[0008]沉积第二导电层;
[0009]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0]可选的,所述镀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之间生成离子传导层。
[0011]可选的,沉积注入离子源的过程中,利用热源加热所述中间工件,控制不同沉积温度的方式为以下方式的至少一种:
[0012]方式a、针对不同的温控区单独配置热源,且各热源独立控制;
[0013]方式b、在热源与基底之间设置导热干涉件,所述导热干涉件影响热源向至少一部分温控区的导热。
[0014]可选的,不同温控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在2~20℃。
[0015]可选的,不同温控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在2~5℃。
[0016]可选的,所述导热干涉件为片状结构且贴覆在所述基底的背侧。
[0017]可选的,所述的导热干涉件的形状以及位置与其中至少一部分温控区相对应。
[0018]可选的,所述导热干涉件上与不同温控区对应的位置采用不同导热系数的材料或带有不同导热系数的薄膜。
[0019]可选的,所述的镀膜方法还包括:
[0020]所述导热干涉件的一侧带有与预期呈现图案形状相同的A区,其余区域为B区,且A区与B区的导热系数不同;根据图案预期呈现的位置,将导热干涉件置于所述基底的背侧,所述预期呈现图案的位置与所述导热干涉件上图案的位置对应。
[0021]可选的,所述导热干涉件为镀在基底上具有图案化且有色非透明的薄膜,薄膜的厚度为30nm~300nm。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基底以及设置在基底一侧的多层膜结构,所述多层膜结构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镀膜方法所制得。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之一:
[0024]不破坏基底或膜层前提下,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图案化,且图案变化为动态过程,可显示和隐藏;
[0025]电致变色器件图案化的方法简单,操作性强,适合推广;
[0026]可应用于防伪标志的制作,以及增强调光玻璃在电致变色过程中的动态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致变色器件的镀膜方法流程图;
[0029]图3为实施例1中电致变色器件的状态转变过程示意图;
[0030]图4为实施例2中电致变色器件的状态转变过程示意图;
[0031]图5为实施例3中电致变色器件的状态转变过程示意图;
[0032]图6为实施例4中电致变色器件的状态转变过程示意图。
[0033]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4]1、基底;2、第一导电层;3、电致变色层;4、离子传导层;5、离子存储层;51、离子源;6、第二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8]电致变色器件为利用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做成的器件,现有镀膜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存在变色过程单一、局部颜色调整或者无法隐藏已显示的图案等问题,难以满足特殊应用场景的需求。
[0039]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电致变色器件的镀膜方法,包括:
[0040]步骤S100:在基底一侧依次沉积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存储层,得到中间工件;
[0041]步骤S200:将所述中间工件分为至少两个温控区,沉积离子源,且针对不同的温控区控制不同的沉积温度,所述温控区的分布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在变色过程中预期呈现的图案形状相匹配;
[0042]步骤S300:沉积第二导电层;
[0043]采用上述镀膜方法,电致变色器件可直接获得四层膜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显示图案的电致变色器件的镀膜方法,包括:在基底一侧依次沉积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存储层,得到中间工件;所述中间工件分为至少两个温控区,在所述中间工件上沉积注入离子源时,针对不同的温控区控制不同的沉积温度,所述温控区的分布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在变色过程中预期呈现的图案形状相匹配;沉积第二导电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之间生成离子传导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注入离子源的过程中,利用热源加热所述中间工件,控制不同沉积温度的方式为以下方式的至少一种:方式a、针对不同的温控区单独配置热源,且各热源独立控制;方式b、在热源与基底之间设置导热干涉件,所述导热干涉件影响热源向至少一部分温控区的导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温控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在2~2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夫,王俊,俞峰,周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