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33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微生物培养系统、用于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水质检测系统和用于向水体曝气输氧的曝气系统,微生物培养系统、水质检测系统和曝气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汇集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的各个系统的信息并进行实时监控,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可移动式操作,直接在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的微生物培养系统上培养微生物,微生物直接随时随地投加到待处理水体中,大大节省了因远距离运输菌剂而产生的高成本。远距离运输菌剂而产生的高成本。远距离运输菌剂而产生的高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富营养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中富集了大量的营养元素,尤其是氮和磷,不断促进了初级生产和藻类富营养化的加速发展。水体富养化主要是由一些浮游植物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大范围短时间爆发性增值甚至高密度聚集,引起水质透明度下降,水生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灾害性水生态异常现象。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蓝藻水华爆发,从而导致水质和水生态系统恶化,供水成本增长和饮用水水质受到安全威胁,特别是藻毒素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而且难以去除。目前,现有的处理方式主要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来进行除藻,这两种方法存在运输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可移动式操作,直接在移动式装置上培养微生物,且随时随地投加微生物,大大节省了因远距离运输菌剂而产生的高成本,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高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避免二次污染,实现原位生态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可移动式操作,直接在移动式装置上培养微生物,且随时随地投加微生物,大大节省了因远距离运输菌剂而产生的高成本,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高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避免二次污染,实现原位生态修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微生物培养系统、用于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水质检测系统和用于向水体曝气输氧的曝气系统,微生物培养系统、水质检测系统和曝气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控制系统汇集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的各个系统的信息并进行实时监控,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曝气系统对待处理水体进行曝气输氧,提高待处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进而有效提高生物除藻的效率,水质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情况,且快速反馈水质信息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及时控制调整经微生物培养系统培养后的菌液的投加量,从而高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直接在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的微生物培养系统上培养微生物,微生物直接随时随地投加到待处理水体中,大大节省了因远距离运输菌剂而产生的高成本,且微生物除藻处理生态环保,无二次污染,实现原位生态修复。
[0007]较佳地,本技术的水质检测系统包括叶绿素检测器。
[0008]较佳地,本技术的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呈船体结构,船体结构包括船体本体和驱动船体本体移动的动力装置,曝气系统、微生物培养系统、水质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设置于船体本体。
[0009]较佳地,本技术的曝气系统包括纳米曝气机,控制系统与纳米曝气机电连接
且控制纳米曝气机的开启与关闭。纳米曝气机对待处理水体进行曝气输氧,提高待处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进而提高微生物除藻的效率。
[0010]较佳地,本技术的微生物培养系统包括微生物培养箱、微生物储存箱、营养液储存箱、碱液储存箱和酸液储存箱,微生物储存箱、营养液储存箱、碱液储存箱和酸液储存箱分别经由管道与微生物培养箱连通,管道设置有阀门和输送泵。
[0011]较佳地,本技术的微生物培养箱还包括搅拌器、曝气机、监控装置和可视窗口,监控装置包括OD600探头、溶解氧探头和pH探头。OD600探头用于检测判断微生物培养箱的微生物量是否达到投放标准,溶解氧探头用于检测微生物培养箱内的溶解氧从而控制曝气机的曝气量,pH探头用于检测培养液的pH值从而控制碱液和酸液的投加量。
[0012]较佳地,本技术的微生物培养箱开设有待处理水体进水口和菌液排出口,待处理水体进水口连接有用于将待处理水体输送至微生物培养箱的输水管道。微生物培养箱的材质选用耐腐蚀的不锈钢,微生物培养箱的箱底为圆角结构,避免菌液培养过程搅拌存在死角。
[0013]较佳地,本技术的待处理水体进水口的输水管道的管口处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拦截水中颗粒较大的杂质物质,避免待处理水体进水口的堵塞,保证进水畅通。
[0014]较佳地,本技术的微生物储存箱开设有菌液输入口和菌液输出口,菌液输入口与微生物培养箱的菌液排出口经由管道连通。
[0015]较佳地,本技术的船体结构还包括菌液喷洒装置,菌液喷洒装置与微生物储存箱的菌液输出口连通,菌液喷洒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喷头,喷头设置于船体结构的边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18]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的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100呈船体结构,船体结构包括船体本体和驱动船体本体移动的动力装置(图中未示),船体本体上设置有控制系统1、微生物培养系统2、用于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水质检测系统3和用于向水体曝气输氧的曝气系统4,微生物培养系统2、水质检测系统3和曝气系统4与控制系统1电连接。
[0019]具体的,水质检测系统3包括叶绿素检测器。
[0020]具体的,曝气系统4包括纳米曝气机,控制系统1与纳米曝气机电连接且控制纳米曝气机的开启与关闭。纳米曝气机对待处理水体进行曝气输氧,提高待处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进而提高微生物除藻的效率。
[0021]具体的,微生物培养系统2包括微生物培养箱21、微生物储存箱22、营养液储存箱23、碱液储存箱24和酸液储存箱25,微生物储存箱22、营养液储存箱23、碱液储存箱24和酸液储存箱25分别经由管道与微生物培养箱21连通,管道设置有阀门和输送泵。
[0022]更具体的,微生物培养箱21还包括搅拌器211、曝气机212、监控装置和可视窗口216,监控装置包括OD600探头213、溶解氧探头214和pH探头215。OD600探头213用于检测判
断微生物培养箱21的微生物量是否达到投放标准,溶解氧探头214用于检测微生物培养箱21内的溶解氧从而控制曝气机212的曝气量,pH探头215用于检测培养液的pH值从而控制碱液储存箱24和酸液储存箱25的碱液和酸液的投加量。
[0023]具体的,微生物培养箱21开设有待处理水体进水口21a和菌液排出口21b,待处理水体进水口21a连接有用于将待处理水体输送至微生物培养箱21的输水管道。更具体的,微生物培养箱21的箱底为圆角结构,避免菌液培养过程搅拌存在死角。
[0024]具体的,待处理水体进水口21a的输水管道的管口处设置有过滤器217,更具体的,输水管道设有抽水泵。过滤器217拦截水中颗粒较大的杂质物质,避免待处理水体进水口21a的堵塞,保证抽水泵抽送水体畅通。
[0025]具体的,微生物储存箱22开设有菌液输入口22a和菌液输出口22b,菌液输入口22a与微生物培养箱21的菌液排出口21b经由管道连通。
[0026]具体的,船体结构还包括菌液喷洒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微生物培养系统、用于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水质检测系统和用于向水体曝气输氧的曝气系统,所述微生物培养系统、所述水质检测系统和所述曝气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系统包括叶绿素检测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呈船体结构,所述船体结构包括船体本体和驱动所述船体本体移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曝气系统、所述微生物培养系统、所述水质检测系统和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船体本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包括纳米曝气机,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纳米曝气机电连接且控制所述纳米曝气机的开启与关闭。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生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系统包括微生物培养箱、微生物储存箱、营养液储存箱、碱液储存箱和酸液储存箱,所述微生物储存箱、所述营养液储存箱、所述碱液储存箱和所述酸液储存箱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秋婵刘静兰张保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