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20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绕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立板和垫块,且立板的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层设置有连接层,所述垫块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电机的右端设置有绕线柱,所述活动螺母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限制板,且第二限制板的左端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端安装有半圆环,所述第二限制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中间连接有限制柱,所述绕线柱的中间安装有旋转固定板,且旋转固定板的外层放置有第一限制板。该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能够更加方便固定绕线的线头的位置,能够对电机进行保护,更加方便进行携带。便进行携带。便进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绕线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种电器及电子设备普及,现实生活往往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线,例如手机充电线,电脑充电线,无线路由器连接线等,在各设备使用过程中,通常为了便于设备的使用及摆放,部分连接线会设置的比较长,因此连接线多余的部分可能会与其他的连接线交错放置,甚至有可能会缠绕于其他连接线上,造成连接线的堆放十分凌乱,使用者不能准确及时的分别各连接线,使用过程中非常麻烦,为了解决现有连接线存在上述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系列的绕线器。
[0003]普通的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线头的固定比较困难,不方便进行携带,容易掉落摔坏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具备能够更加方便固定绕线的线头的位置,能够对电机进行保护,更加方便进行携带等优点,解决了线头的固定比较困难,不方便进行携带,容易掉落摔坏电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能够更加方便固定绕线的线头的位置,能够对电机进行保护,更加方便进行携带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立板和垫块,且立板的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层设置有连接层,且连接层的外层连接有弹性保护层,所述垫块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右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端设置有绕线柱,且绕线柱的上端连接有活动螺母,所述活动螺母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限制板,且第二限制板的左端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端安装有半圆环,所述第二限制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中间连接有限制柱,所述绕线柱的中间安装有旋转固定板,且旋转固定板的外层放置有第一限制板。
[0008]优选的,所述绕线柱通过电机与第一固定块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固定块与电机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利用电机带动绕线柱进行转动,然后对线进行绕起。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固定板关于第一限制板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旋转固定板与第一限制板之间为粘接。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里面的旋转固定板设置有两个,能够使
绕线柱转动的更加轻松。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关于限制柱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第二连接板与把手之间为焊接。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里面的第二连接板设置有两个,能够使把手固定的更加牢固。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层与弹性保护层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连接层与弹性保护层之间为粘接。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里面的连接层与弹性保护层连接的更加紧密,能够提高连接层与弹性保护层的使用时间。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半圆环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连接板与半圆环之间为焊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里面的第一连接板与半圆环连接的更加紧密,能够增加第一连接板和半圆环的使用次数。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通过连接层、弹性保护层、第一连接板和半圆环,通过连接层能够使弹性保护层与顶板进行连接,这样能够使该装置具有一定的保护能力,通过第一连接板能够固定半圆环的位置,通过半圆环能够固定线头的位置,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的线头更好的固定。
[0020]2、该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板、把手和限制柱,通过第二连接板能够使第二固定块与把手进行连接,通过把手能够更加方便进行携带,通过限制柱能够限制范围,能够进行保护,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更加方便进行携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解刨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结构绕线柱的立体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其中:1、底板;2、立板;3、顶板;4、连接层;5、弹性保护层;6、第一固定块;7、垫块;8、电机;9、绕线柱;10、旋转固定板;11、第一限制板;12、活动螺母;13、第一连接板;14、半圆环;15、第二固定块;16、第二连接板;17、把手;18、限制柱;19、第二限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3,一种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立板2和垫块7,且立板2的上端安装有顶板3,顶板3的外层设置有连接层4,且连接层4的外层连接有弹性保护层5,垫块7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块6,且第一固定块6的右端连接
有电机8,电机8的右端设置有绕线柱9,且绕线柱9的上端连接有活动螺母12,活动螺母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限制板19,且第二限制板19的左端放置有第一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板13的左端安装有半圆环14,第二限制板19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5,且第二固定块15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6,第二连接板16的下端安装有把手17,且把手17的中间连接有限制柱18,绕线柱9的中间安装有旋转固定板10,且旋转固定板10的外层放置有第一限制板11。
[0027]具体的,绕线柱9通过电机8与第一固定块6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固定块6与电机8之间为固定连接,优点是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利用电机8带动绕线柱9进行转动,然后对线进行绕起。
[0028]具体的,旋转固定板10关于第一限制板1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旋转固定板10与第一限制板11之间为粘接,优点是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里面的旋转固定板10设置有两个,能够使绕线柱9转动的更加轻松。
[0029]具体的,第二连接板16关于限制柱18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第二连接板16与把手17之间为焊接,优点是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里面的第二连接板16设置有两个,能够使把手17固定的更加牢固。
[0030]具体的,连接层4与弹性保护层5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连接层4与弹性保护层5之间为粘接,优点是这样能够使该绕线装置里面的连接层4与弹性保护层5连接的更加紧密,能够提高连接层4与弹性保护层5的使用时间。
[0031]具体的,第一连接板13与半圆环14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连接板13与半圆环14之间为焊接,优点是这样能够使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立板(2)和垫块(7),且立板(2)的上端安装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外层设置有连接层(4),且连接层(4)的外层连接有弹性保护层(5),所述垫块(7)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块(6),且第一固定块(6)的右端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右端设置有绕线柱(9),且绕线柱(9)的上端连接有活动螺母(12),所述活动螺母(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限制板(19),且第二限制板(19)的左端放置有第一连接板(13),所述第一连接板(13)的左端安装有半圆环(14),所述第二限制板(19)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5),且第二固定块(15)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6),所述第二连接板(16)的下端安装有把手(17),且把手(17)的中间连接有限制柱(18),所述绕线柱(9)的中间安装有旋转固定板(10),且旋转固定板(10)的外层放置有第一限制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国辉叶振豪刘国辉刘福求奚定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怡盛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