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大规模公交干线线路自动选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大规模公交干线线路自动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概述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是高效、可靠地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前提,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审慎的原则指导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合理设置和编排,保证线路的功能适用性、运营效率。现阶段国内许多城市正进行大规模的公共交通规划或者建设,为规划工作者提供科学、定量的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方法,有助于减少规划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线路规划工作的标准性和科学性。
[0003]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包含两个主要研究内容:整体网络设计和线路选择,其中线路选择是指基于已有网络决定网络上的公共交通线路及其长度和走向。
[0004]传统线路选择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简介如附图1所示,传统线路选择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向,一是基于线路拓扑结构,二是基于线路运营成本,三是基于线路运营效率。
[0005](1)基于线路拓扑结构在给定目标下(如线路总长度、线路覆盖面积、最大流等),建立数学模型(如整数规划模型)求解最优网络方案。
[0006](2)基于线路运营成本、效率在已有的网络上或直接设计新的公共交通网络和线路,使在线路方案上运营的公共交通服务成本最小化或效率最大化。
[0007]目前国内公共交通线路规划实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即通过定性的方法编制一系列公共交通路线规划备选方案,然后再采用定量的指标评价体系从备选方案中选出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大规模公交干线线路自动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公共交通网络简化:公共交通网络包括轨道交通网络和常规公交网络,对于轨道交通网络,将已有轨道交通网络简化为只包含起终点站点和换乘点站点的简化网络;对于常规公交网络,将常规公交网络简化为只包含公交站点和连接站点之间最短路径的简化网络;S2构建数学模型:S2.1设已有公共交通网络的站点的集合为,该已有公共交通网络的边的集合用矩阵X表示,矩阵中某一个元素为,其实际意义为:设使所有站点都能被访问的线路编号集合为,选择线路选择模型的决策变量为矩阵,矩阵中的某一元素为,其实际意义为:S2.2对模型进行约束,所述约束包括:线路存在约束、线路连续性约束、站点访问约束、线路长度约束、线路重叠长度约束、线路重叠数量约束、线路重叠发生次数约束、线路断面运能约束、角度约束、环线约束;S2.3构建目标函数:即最大化直达客流比r
d
和一次换乘客流比r
h
,取值范围均为0~100%:式中, ——线路k的直达客流量;——线路k1至k2的一次换乘客流量;——所有线路对 (k1,k2) 的排列;T——客流总生成量,为站点i到站点j间的客流量;S3单目标规划求解:首先基于贪心策略进行初始可行线路方案的生成,获得初始可行线路,再使用禁忌算法结合特殊的邻域构造和修正方法,获得单个目标最优的线路;S3.1初始线路生成:基于贪心策略生成指定运营效率指标较优的初始线路;S3.2初始线路方案作为当前线路方案和最优线路方案,计算运营效率指标,结果作为前目标值和最优目标值;S3.3构造邻域,并进行邻域修复,并从构造的邻域中选出最佳的线路方案,作为当前线路方案;S3.3.1构造邻域;
构造如下领域:1)线路交换邻域:使这两条相互交叉的线路各自交换自身线路的一部分,交换操作仅仅交换线路的组成,不会生成新线路、删除现有线路和改变所有线路的总长度;2)线路拆解邻域:将部分较长的线路进行拆解并与其他较短线路重新连接;3)线路直达邻域:选择两个起终点站点,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作为新路线,新线路如果与部分原有线路发生冲突,则产生不满足约束的重叠部分;对于发生冲突的这些原有线路,剔除所有重叠部分,产生的新线路替换原有线路的重叠部分;4)复线更换邻域:尝试更换线路重叠的位置和方式将部分较长的线路进行拆解并与其他较短线路重新连接;5)线路合并邻域:前述1)
‑
4)中四种邻域中的较短线路会在满足约束的条件下,尽可能被合并为较长线路;S3.3.2邻域修复:上述各个邻域中如果包含不满足部分约束的线路,将使用与构造上述线路交换邻域、线路合并领域相同的方法进行修正;S3.4计算当前线路方案的运营效率指标,更新当前目标值,若当前目标值大于最优目标值,更新最优目标值、最优线路方案,并更新禁忌表;S3.5若迭代次数未达到上限,回到步骤S3.3,否则进行下一步;S3.6移除最优线路方案的超短、冗余线路,结束流程,得到目标最优的线路,并记录最优线路对应的最优直达客流比r
d
和一次换乘客流比r
h
;S4双目标规划求解:经过单目标规求解后,得到最优直达客流比和一次换乘客流比,采用理想点法将双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再进行一次单目标规划求解,得到最佳线路;其中,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对应的目标函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敏,金安,李彩霞,刘新杰,宋程,陈嘉超,卢泰宇,陈建均,唐清,曾德津,王譞,熊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