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弧室及罐式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13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弧室及罐式断路器。灭弧室,包括: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座和喷口,喷口可在动触头座内往复移动;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座和静弧触头,静弧触头导向滑动装配在静触头座内;连杆机构,包括动端连杆、静端连杆以及转动臂,转动臂具有长段和短段,动端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喷口上,动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长段上,静端连杆的一端铰接在静弧触头上,静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短段上;定义经过静触头座的中心线且与动端连杆和长段的铰接轴线平行的平面为基准面,转动臂的转动轴线与静端连杆和短段的铰接轴线处于基准面的同一侧。对于同样长度的转动臂,在满足绝缘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灭弧室的径向尺寸,有利于灭弧室的小型化。弧室的小型化。弧室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弧室及罐式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灭弧室及罐式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以及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交流电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短路电流超标,直流输电系统母线暂态过电压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电网规模以及系统运行稳定的关键。因此,减少罐式断路器的开断时间,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3]申请公布号为CN10976794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灭弧室,包括第一触头组件、第二触头组件以及连杆机构,第一触头组件包括第一触头、与第一触头固定连接的喷口以及固定在喷口处的喷口压环,第二触头组件包括触头安装板、固定在触头安装板上的第二触头和导向筒,喷口压环导向滑动装配在导向筒内;连杆机构包括与喷口铰接的第一连杆、与触头安装板铰接的第二连杆、转动装配在灭弧室壳体上的转动连杆,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连杆铰接。在工作时,第一触头组件被绝缘拉杆拉动,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带动转动连杆转动,转动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运动,以实现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同时相向或相背运动,进而减少罐式断路器的开断时间。
[0004]定义转动连杆与第一连杆的铰接轴线为第一铰接轴线,转动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轴线为第二铰接轴线,为了减小驱动第二连杆运动的作用力,转动连杆的转动轴线和第一铰接轴线的距离大于转动轴线和第二铰接轴线的距离。
[0005]以上述转动连杆的转动轴线为分界线,将转动连杆分成长段和短段,由于上述转动连杆的转动轴线处于第二触头的中心线上,为了避让转动连杆的长段,需要将灭弧室做的较大,不利于灭弧室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弧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动连杆的转动轴线处于第二触头的中心线上,为了避让转动连杆的长段,需要将灭弧室做的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罐式断路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灭弧室的技术方案是:
[0008]灭弧室,包括:
[0009]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座和喷口,喷口可在动触头座内往复移动;
[0010]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座和静弧触头,静弧触头导向滑动装配在静触头座内;
[0011]连杆机构,包括动端连杆、静端连杆以及转动臂,转动臂具有长段和短段,动端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喷口上,动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长段上,静端连杆的一端铰接在静弧触头上,静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短段上;
[0012]定义经过静触头座的中心线且与动端连杆和长段的铰接轴线平行的平面为基准面,转动臂的转动轴线与静端连杆和短段的铰接轴线处于基准面的同一侧。
[0013]有益效果是:由于转动臂的转动轴线与静端连杆和短段的铰接轴线处于基准面的
同一侧,使得转动臂长段的一部分与短段处于基准面的同一侧,以减小转动臂于基准面两侧的板段部分的差值,对于同样长度的转动臂,在满足灭弧室对称和绝缘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灭弧室的径向尺寸,有利于灭弧室的小型化。
[0014]进一步的,在转动臂与静弧触头垂直时,转动臂的中心点处于所述基准面上。
[0015]有益效果是:在转动臂与静弧触头垂直时,转动臂于基准面两侧的板段部分相等,在满足灭弧室对称和绝缘要求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减小灭弧室的径向尺寸。
[0016]进一步的,转动臂为转动板。
[0017]有益效果是:将转动臂设计成转动板,便于其与动端连杆和静端连杆铰接。
[0018]进一步的,动端连杆的长度大于静端连杆的长度。
[0019]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直接将动端连杆铰接在喷口上即可,无需在喷口上另外设计供动端连杆铰接支撑臂。
[00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罐式断路器的技术方案是:
[0021]罐式断路器,包括灭弧室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灭弧室的拉杆往复运动,所述灭弧室,包括:
[0022]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座和喷口,喷口可在动触头座内往复移动;
[0023]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座和静弧触头,静弧触头导向滑动装配在静触头座内;
[0024]连杆机构,包括动端连杆、静端连杆以及转动臂,转动臂具有长段和短段,动端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喷口上,动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长段上,静端连杆的一端铰接在静弧触头上,静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短段上;
[0025]定义经过静触头座的中心线且与动端连杆和长段的铰接轴线平行的平面为基准面,转动臂的转动轴线与静端连杆和短段的铰接轴线处于基准面的同一侧。
[0026]有益效果是:由于转动臂的转动轴线与静端连杆和短段的铰接轴线处于基准面的同一侧,使得转动臂长段的一部分与短段处于基准面的同一侧,以减小转动臂于基准面两侧的板段部分的差值,对于同样长度的转动臂,在满足灭弧室对称和绝缘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灭弧室的径向尺寸,有利于灭弧室的小型化。
[0027]进一步的,在转动臂与静弧触头垂直时,转动臂的中心点处于所述基准面上。
[0028]有益效果是:在转动臂与静弧触头垂直时,转动臂于基准面两侧的板段部分相等,在满足灭弧室对称和绝缘要求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减小灭弧室的径向尺寸。
[0029]进一步的,转动臂为转动板。
[0030]有益效果是:将转动臂设计成转动板,便于其与动端连杆和静端连杆铰接。
[0031]进一步的,动端连杆的长度大于静端连杆的长度。
[0032]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直接将动端连杆铰接在喷口上即可,无需在喷口上另外设计供动端连杆铰接支撑臂。
[0033]进一步的,驱动机构为斥力机构。
[0034]有益效果是:斥力机构的启动时间较短,能够大幅缩减罐式断路器的开断时间。
[0035]进一步的,斥力机构背向灭弧室的一侧设有缓冲器。
[0036]有益效果是:由于斥力机构的行程较大,所需电磁驱动力也较大,增加缓冲器能够对斥力机构进行有效缓冲。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技术罐式断路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图1中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图1中斥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1、进出线套管;2、电流互感器;3、密度表;4、灭弧室;5、过渡筒;6、手孔;7、斥力机构;8、线缆;9、电源箱;10、右支撑绝缘子;11、右连接座;12、动支座;13、动屏蔽罩;14、动主触头;15、绝缘拉杆;16、拉杆;17、左支撑绝缘子;18、压气室;19、左连接座;20、膨胀室;21、动弧触头;22、动触头座;23、转轴;24、喷口;25、静主触头;26、静触头座;27、静支座;28、动端连杆;29、转动板;30、静端连杆;31、静屏蔽罩;32、静弧触头;33、接头;34、输出杆;35、斥力盘;36、液压缓冲器;37、分闸线圈;38、合闸线圈;39、保持弹簧;40、保持尾翼。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灭弧室(4),包括: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座(22)和喷口(24),喷口(24)可在动触头座(22)内往复移动;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座(26)和静弧触头(32),静弧触头(32)导向滑动装配在静触头座(26)内;连杆机构,包括动端连杆(28)、静端连杆(30)以及转动臂,转动臂具有长段和短段,动端连杆(28)的一端铰接在喷口(24)上,动端连杆(28)的另一端铰接在长段上,静端连杆(30)的一端铰接在静弧触头(32)上,静端连杆(30)的另一端铰接在短段上;其特征在于,定义经过静触头座(26)的中心线且与动端连杆(28)和长段的铰接轴线平行的平面为基准面,转动臂的转动轴线与静端连杆(30)和短段的铰接轴线处于基准面的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4),其特征在于,在转动臂与静弧触头(32)垂直时,转动臂的中心点处于所述基准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弧室(4),其特征在于,转动臂为转动板(29)。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弧室(4),其特征在于,动端连杆(28)的长度大于静端连杆(30)的长度。5.罐式断路器,包括灭弧室(4)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灭弧室(4)的拉杆(16)往复运动,所述灭弧室(4)包括: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博钟建英金玉琪徐华段晓辉魏建巍孙珂珂杨珂熊萍萍张利欣朱秋楠王鹏超韩峰孙英杰刘煜李新刚李海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