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泽福专利>正文

一种防下沉装置、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03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下沉装置,所述防下沉装置包括拉紧线、两个转动卡板、Z形板和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设置在两个颅骨板上,所述Z形板设置在颅骨上,两个所述转动卡板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拉紧线绕过凸块和Z形板,转动卡板能够与Z形板卡接。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包括两个颅骨板、连接组件和防下沉装置,两个所述颅骨板的一侧能够绕颅骨转动。使用方法:两个颅骨板和颅骨上设置连接组件和连接件,在颅骨上设置Z形板;拉动拉紧线,转动卡板卡接到Z形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两个颅骨板连接处具有缝隙,两块颅骨板能有效地缓冲颅内压;颅内的压力恢复后,转动卡板与Z形板卡接,防止颅骨板下沉。板下沉。板下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下沉装置、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防下沉装置、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脑外伤、脑出血及各种颅内病变的大部分患者均需要进行开颅手术,患者进行脑出血和肿瘤术后常常会出现脑组织肿胀,这时就需要去除颅骨板。去除硬性颅骨后由此可获得空间为15.9cm3~347.4cm3,平均73.6cm3。去骨瓣减压通过增加颅内代偿空间,降低颅内压,恢复脑血流灌注,可以有效的保护脑组织,此方法不仅经济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但是去骨瓣减压所导致的颅骨缺损可以造成再次颅脑损伤、头痛、头晕、恐惧、缺损区不适等综合症以及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而早期(即一期)修补缺损对患者是有好处的,考虑到缺损原位再次手术的风险,尤其是感染的风险,以及患者的耐受能力,目前颅骨修补一般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后才进行。术后择期再作颅骨修补术,病人需再次承受手术的痛苦和危险。颅骨修补需要在缺损处原位再次切开头皮,修补材料覆盖缺损处、固定,最后缝合头皮切口。如此不仅增加了病人手术的痛苦,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现有技术缺少一种能使病人既能达到颅内减压的效果又能避免二次颅骨修补的医疗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下沉装置、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下沉装置,所述防下沉装置用于防止颅骨板下沉,所述防下沉装置包括拉紧线、两个转动卡板、Z形板和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用于分别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个颅骨板上,所述Z形板用于设置在颅骨上,两个所述转动卡板的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颅骨板上的连接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缠绕拉紧线的凸块,所述Z形板包括上横板、竖板和下横板,所述竖板上设置有中心孔,所述拉紧线的一端穿过竖板的中心孔,依次绕过凸块和另一个凸块后再穿过竖板的中心孔,使拉动拉紧线两端时,两个所述转动卡板另一端能够卡接在上横板与颅骨之间。
[0005]优选的,所述下横板与颅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板到颅骨的距离与转动卡板和凸块的厚度之和相适配。
[0006]优选的,所述凸块为圆柱形,所述凸块的外侧设置有用于缠绕拉紧线的凹槽。
[0007]优选的,所述拉紧线采用外科缝合用丝线。
[0008]一种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包括两个颅骨板、用于将颅骨板与颅骨连接的连接组件和防下沉装置,两个所述颅骨板的形状与骨窗区域相适配,两个所述颅骨板分别设置在骨窗的左右两边,所述颅骨板的一侧能够绕颅骨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为合页件,所述合页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0010]优选的,所述合页件包括转轴、合页一和合页二,所述合页一和合页二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一起,所述合页一上设有螺孔,其用于与所述颅骨板固定连接,所述合页一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合页二上设有螺孔,其用于与所述颅骨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颅骨和颅骨板之间实现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颅骨板由钛合金制成。
[0013]优选的,所述颅骨板的厚度范围为0.5mm~1.5mm。
[0014]一种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与骨窗适配的两个颅骨板外侧上设置连接组件,在两个颅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连接件,连接件贯穿转动卡板的一端;(2)、将连接组件与颅骨固定,在颅骨上与转动卡板相适配的位置上设置Z形板;(3)、将拉紧线的一端穿过竖板的中心孔,依次绕过凸块和另一个凸块后再穿过竖板的中心孔,拉紧线的两端外露于头皮外;(4)、病人的脑组织肿胀消退,颅内的压力恢复到正常范围后,拉动拉紧线,将转动卡板卡到上横板与颅骨之间,最后拉动拉紧线的一端将其抽出。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组件将颅骨板和颅骨连接,并在两个颅骨板连接处与颅骨之间设置防下沉装置,两个颅骨板连接处具有缝隙且颅骨板与颅骨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能够转动,随着病人脑组织的膨胀、压力增大时,尤其是骨窗中部的压力更大,骨窗部位的颅骨板向外侧移位突出于骨窗外,设置两块颅骨板能有效地缓冲颅内压,保证充分的减压;随着时间的延长和病情的好转,病人的脑组织肿胀消退,颅内的压力恢复到正常范围,脑组织不再突出骨窗外,颅骨板回到原位骨窗保护颅腔,在拉紧线的牵引作用下,转动卡板的一端与Z形板卡接,防止颅骨板下沉,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和风险,节省手术费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巧妙,可自适应颅内环境变化,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防下沉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防下沉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二;图4是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颅骨板;2、颅骨;3、拉紧线;4、转动卡板;5、Z形板;6、连接件;7、凸块;8、合页件;801、转轴;802、合页一;803、合页二;9、螺孔;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下沉装置、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参照图1

图3,所述防下沉装置用于防止颅骨板1下沉,所述防下沉装置包括拉紧线3、两个转动卡板4、Z形板5和两个连接件6,两个所述连接件6用于分别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个颅骨板1上,所述Z形板5用于设置在颅骨2上,两个所述转动卡板4的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颅骨板1上的连接件6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卡板4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缠绕拉紧线3的凸块7,所述Z形板
5包括上横板501、竖板502和下横板503,所述竖板502上设置有中心孔,所述拉紧线3的一端穿过竖板502的中心孔,依次绕过凸块7和另一个凸块7后再穿过竖板502的中心孔,使拉动拉紧线3两端时,两个所述转动卡板4另一端能够卡接在上横板501与颅骨2之间。所述下横板503与颅骨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板501到颅骨2的距离与转动卡板4和凸块7的厚度之和相适配。所述凸块7为圆柱形,所述凸块7的外侧设置有用于缠绕拉紧线3的凹槽10。所述拉紧线3采用外科缝合用丝线。
[0020]参照图1,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包括两个颅骨板1、用于将颅骨板1与颅骨2连接的连接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下沉装置,两个所述颅骨板1的形状与骨窗区域相适配,两个所述颅骨板1分别设置在骨窗的左右两边,所述颅骨板1的一侧能够绕颅骨2转动。所述连接组件为合页件8,所述合页件8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合页件8包括转轴801、合页一802和合页二803,所述合页一802和合页二803通过所述转轴801铰接在一起,所述合页一802上设有螺孔9,其用于与所述颅骨板1固定连接,所述合页一802可绕所述转轴801转动,所述合页二803上设有螺孔9,其用于与所述颅骨2固定连接。所述颅骨板1由钛合金制成,所述颅骨板1的厚度范围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下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沉装置用于防止颅骨板(1)下沉,所述防下沉装置包括拉紧线(3)、两个转动卡板(4)、Z形板(5)和两个连接件(6),两个所述连接件(6)用于分别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个颅骨板(1)上,所述Z形板(5)用于设置在颅骨(2)上,两个所述转动卡板(4)的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颅骨板(1)上的连接件(6)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卡板(4)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缠绕拉紧线(3)的凸块(7),所述Z形板(5)包括上横板(501)、竖板(502)和下横板(503),所述竖板(502)上设置有中心孔,所述拉紧线(3)的一端穿过竖板(502)的中心孔,依次绕过凸块(7)和另一个凸块(7)后再穿过竖板(502)的中心孔,使拉动拉紧线(3)两端时,两个所述转动卡板(4)另一端能够卡接在上横板(501)与颅骨(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板(503)与颅骨(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板(501)到颅骨(2)的距离与转动卡板(4)和凸块(7)的厚度之和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7)为圆柱形,所述凸块(7)的外侧设置有用于缠绕拉紧线(3)的凹槽(1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下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线(3)采用外科缝合用丝线。5.一种颅骨去骨瓣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颅骨板(1)、用于将颅骨板(1)与颅骨(2)连接的连接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下沉装置,两个所述颅骨板(1)的形状与骨窗区域相适配,两个所述颅骨板(1)分别设置在骨窗的左右两边,所述颅骨板(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福王清波李承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泽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