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071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在所述B型LNG燃料舱(1)的底板(2)与船体内底板(3)之间设置有多个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该多个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沿船舱中心线纵向布置,所述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结构上包括有上支座、下支座以及上下支座之间的层压木,所述上支座与B型LNG燃料舱的底板(2)焊接相连,下支座与船体内底板(3)焊接相连,所述的层压木包括有起到支撑作用的垂向层压木和起到止摇作用的横向层压木(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同时具备止摇和垂向支撑两种功能,大幅减少了B型LNG燃料舱的支座数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减少了施工作业时间。减少了施工作业时间。减少了施工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对船舶排放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LNG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用做船舶燃料也越来越普及,随之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双燃料集装箱船的需求,其中B型LNG燃料舱有其独特的优势,B型LNG燃料舱的大小需要满足集装箱船的整条航线的航程,船东运营方通常需要B型LNG燃料舱的容积尽可能大,但由于集装箱船线型较大导致布置出来的B型LNG燃料舱的平底面积区域又相对较小,且因B型舱是独立舱需要同时考虑垂向支撑、止横摇、止纵摇等多种类型支座的综合应用,因此对各类型的支座布置与设计是一大难题。
[0003]中国技术专利201820243325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C型液货罐的止浮止摇支撑结构,其结构包括位于液货罐鞍座加强板水平线处的4套止浮装置和液货罐底部的两套止摇装置。其主要特点是分开设置,导致结构复杂,装配繁琐,使用效果不明显。
[0004]与其在布置难题上花费心思不如进行大胆创新专利技术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的支撑装置,直接减少支座的种类与数量,这样布置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要求其既兼顾多功能又具备实用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所述的B型LNG燃料舱设置于双燃料集装箱船的甲板以下,容纳所述B型LNG燃料舱的船体舱室由顶部的船内舱顶板,底部的船体内底板和四周的舱壁组成,在所述B型LNG燃料舱的底板与船体内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该多个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沿船舱中心线纵向布置,所述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结构上包括有上支座、下支座以及上下支座之间的层压木,所述上支座与B型LNG燃料舱的底板焊接相连,下支座与船体内底板焊接相连,所述的层压木包括有起到支撑作用的垂向层压木和起到止摇作用的横向层压木,所述的垂向层压木包括有垂向层压木上块和垂向层压木下块,所述的垂向层压木上块固定在所述的上支座上,所述的垂向层压木下块固定在所述的下支座上,所述垂向层压木上块和垂向层压木下块在垂向上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横向层压木包括有左横向层压木和右横向层压木,所述下支座的上部两侧与上支座的下部两侧之间横向设置所述的左横向层压木和右横向层压木以承受水平方向的压力。
[0008]在本专利技术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中,所述上支座是由一根上支座主梁、五档上支座肘板以及上支座平台板形成主体结构,在所述上支座平台板的反面辅以中间连接板、上支座围板以及加强用的扁钢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承力结构。
[0009]在本专利技术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结构设计,所述的上支座主梁垂直于船舱中心线横向设置,五档所述的上支座肘板相互平行且与所述的上支座主梁垂直固定,位于中部的一档上支座肘板处于船舱中心线位置,两边分别对称设有两档上支座肘板,该上支座主梁分别穿过五档所述的上支座肘板的中部形成一体,所述上支座主梁与上支座肘板的上部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B型LNG燃料舱上底板的底部,所述上支座主梁与上支座肘板的下部分别焊接固定所述上支座平台板的顶部;在所述上支座平台板的底部焊接固定有中间连接板、上支座围板和扁钢,所述上支座围板为固定在上支座平台板底部的矩形框架,在所述上支座平台板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所述的中间连接板,该中间连接板垂直于所述船舱中心线设置且穿过所述的上支座围板,在所述上支座围板内设有四道所述的扁钢,该扁钢垂直于所述的中间连接板设置,靠近所述船舱中心线位置的两道扁钢、上支座围板的两个边以及上支座平台板形成容纳所述垂向层压木上块的凹槽,在所述上支座围板的横向外侧面上各设有一个容纳所述横向层压木的卡槽。
[0010]在本专利技术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中,所述下支座是由一根下支座主梁、三档下支座副肘板以及下支座平台板作为垂向受力结构,在两侧以三联排状的大肘板和大肘板的背靠板为主体,附带面板、月牙板、反面小肘板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承力结构。
[0011]在本专利技术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结构设计,所述的下支座主梁垂直于船舱中心线横向设置,三档所述的下支座副肘板相互平行且与所述的下支座主梁垂直固定,位于中部一档下支座副肘板处于船舱中心线位置,两边分别对称设有一档下支座副肘板,该下支座主梁分别穿过三档所述的下支座副肘板的中部形成一体,所述下支座主梁和下支座副肘板的下部分别焊接固定在船体内底板的上部,所述下支座主梁和下支座副肘板的上部分别焊接固定所述下支座平台板的底部,在所述下支座平台板的上部设有由槽钢围成的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与下支座平台板的上部形成容纳所述垂向层压木下块的凹槽,在所述下支座主梁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一个背靠板,在每个背靠板的外侧分别垂直设有三联排状的大肘板,每个所述的大肘板整体呈直角梯形,三个所述大肘板平行设置为三联排状,在三联排设置的大肘板的上边与斜边上垂直固定有所述的面板,在三联排设置的大肘板中相邻大肘板与背靠板形成的空档中分别垂直设有两道所述的月牙板,在两个所述背靠板的内侧底部与所述船体内底板之间设有所述的反面小肘板,两个所述背靠板的内侧顶部抵于所述的横向层压木上。
[0012]在本专利技术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结构设计,考虑到B型LNG燃料舱的尺寸较大的情况,结合热胀冷缩变形释放,在所述垂向层压木上块和垂向层压木下块之间放置有两层不锈钢垫片。
[0013]在本专利技术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中,作为进一步结构设计,所述上支座的制作材料为9Ni钢,所述下支座的制作材料为普碳钢,所述层压木的垂直压缩强度为235MPa,层压木材料全部采用德国Dehonit品牌,为现有技术材料。
[0014]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垂向支撑原理较为简单,主要通过上支座将压力传递给中间的垂向支撑层压木上下块,然后通过层压木将压力传递给下支座从而传递至船体强构件上。当B型围护系统由于船体运动产生横摇力矩时,围护系统顶部横摇运动产生的横摇力通过上支座的主梁和中间连接板传递至两侧水平方向受压为主的层压木块上,再通过层压木块传递至
下支座的三联排状大肘板上,由于三联排状大肘板与船体强构件焊为一体,最终横摇力将传递到了船体强构件上,利用船体强构件产生的支反力将围护系统横摇的作用力抵消,从而起到止横摇的作用,止纵摇的作用机理与止横摇类似。
[0015]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同时具备止摇和垂向支撑两种功能,大幅减少了B型LNG燃料舱的支座数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减少了施工作业时间,相比采用传统支座成本优势较大,且该支座沿船宽方向布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所述的B型LNG燃料舱(1)设置于双燃料集装箱船的甲板以下,容纳所述B型LNG燃料舱(1)的船体舱室由顶部的船内舱顶板,底部的船体内底板(3)和四周的舱壁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B型LNG燃料舱(1)的底板(2)与船体内底板(3)之间设置有多个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该多个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沿船舱中心线纵向布置,所述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结构上包括有上支座、下支座以及上下支座之间的层压木,所述上支座与B型LNG燃料舱的底板(2)焊接相连,下支座与船体内底板(3)焊接相连,所述的层压木包括有起到支撑作用的垂向层压木和起到止摇作用的横向层压木(6),所述的垂向层压木包括有垂向层压木上块(4)和垂向层压木下块(5),所述的垂向层压木上块(4)固定在所述的上支座上,所述的垂向层压木下块(5)固定在所述的下支座上,所述垂向层压木上块(4)和垂向层压木下块(5)在垂向上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横向层压木(6)包括有左横向层压木和右横向层压木,所述下支座的上部两侧与上支座的下部两侧之间横向设置所述的左横向层压木和右横向层压木以承受水平方向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是由一根上支座主梁(11)、五档上支座肘板(12)以及上支座平台板(14)形成主体结构,在所述上支座平台板(14)的反面辅以中间连接板(16)、上支座围板(17)以及加强用的扁钢(18)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承力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B型LNG燃料舱的止摇及垂向支撑复合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座主梁(11)垂直于船舱中心线横向设置,五档所述的上支座肘板(12)相互平行且与所述的上支座主梁(11)垂直固定,位于中部的一档上支座肘板(12)处于船舱中心线位置,两边分别对称设有两档上支座肘板(12),该上支座主梁(11)分别穿过五档所述的上支座肘板(12)的中部形成一体,所述上支座主梁(11)与上支座肘板(12)的上部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B型LNG燃料舱上底板(2)的底部,所述上支座主梁(11)与上支座肘板(12)的下部分别焊接固定所述上支座平台板(14)的顶部;在所述上支座平台板(14)的底部焊接固定有中间连接板(16)、上支座围板(17)和扁钢(18),所述上支座围板(17)为固定在上支座平台板(14)底部的矩形框架,在所述上支座平台板(14)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所述的中间连接板(16),该中间连接板(16)垂直于所述船舱中心线设置且穿过所述的上支座围板(17),在所述上支座围板(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果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