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067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防水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包括以下组份的成分:改性丙烯酸丁酯乳液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涂层产生起鼓和脱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基层混凝土内部存在湿热水汽以及连通的毛细孔通道,另一个是基层混凝土的表层密实度不够,强度较低,导致涂层与基层的粘结力不够。一旦表面的暴露型有机涂层产生开裂和劣化后,雨水就会穿过防水层,到达混凝土结构层,而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内部会产生很多毛细孔隙和微裂缝,这些就会成为雨水渗漏的通道。如果能够封闭混凝土表层的毛细孔和微裂缝,则混凝土内部的湿热水汽就不会传到混凝土表层,同时能显著提高暴露型有机涂层与混凝土基层的粘结力,使涂层不容易被鼓起和脱层。另外,即使随着服役寿命的增加,暴露型有机涂层逐渐开裂或者劣化了,但基层混凝土自身已经变得致密了,连通的毛细孔和微裂缝都被封闭了,因此雨水也不能透过混凝土结构层,实现了混凝土的自身防水。
[0003]暴露型屋面防水层由于没有保护层和保温层等上部结构而裸露于大气中,因此要求防水涂层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基层的微小变形,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和抗氧老化性以及湿热基层上能长期保持较高的粘结性,能长期抵抗湿热混凝土内的水汽(主要是水汽,也包含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压力,聚脲、纯丙烯酸高弹防水涂料等柔性防水涂料是常用的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但实际工程中经常发现柔性涂层起鼓、脱层、开裂、劣化等问题,直至失去防水功能,因此暴露型屋面的防水寿命普遍较短,很难达到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防水要求。
[0004]市场现有解决方案是在暴露型柔性涂层施工前在混凝土基面上涂刷一道界面剂,主要成分通常是浓度较低的高分子乳液或低粘度的渗透型环氧树脂,让界面剂能够渗入基层1~2mm,封闭该范围内的毛细孔。现有技术主要缺点是界面剂的渗透深度较小,仅仅是在表层固化形成一层膜,该膜也是有机物组成,也存在容易起鼓、劣化以及寿命短的缺陷,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000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其可以有效提高防水效果,降低漏水可能性。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包括以下组份的成分:改性丙烯酸丁酯乳液50

60份;
[0008]三硬脂酸甘油酯0.3

1份;
[0009]聚苯醚树脂5

8份;
[0010]渗透结晶活性母料10

15份;
[0011]碳酸钙8

13份;
[0012]甲苯二异氰酸醋2

5份;
[0013]PH稳定剂0.1

0.3份。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还包括粉料,所述粉料包括硅酸盐水泥、细砂、石英砂、沥青、乳胶粉、复合乳化剂和扩链剂。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所述改性丙烯酸丁酯乳液54份;三硬脂酸甘油酯0.7份;聚苯醚树脂6.5份;渗透结晶活性母料13份;碳酸钙11份;甲苯二异氰酸醋4份;PH稳定剂0.22份。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所述硅酸盐水泥、细砂、石英砂、沥青、乳胶粉、复合乳化剂和扩链剂的比例为3:7:6:5:1:0.8:0.2。
[0017]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A、在反应釜中按照组成成份进行添加物料,然后对其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进行升温,升温至115~130℃时进行真空脱水1.5h,使其水分含量为5%;
[0019]B、将粉料进行粉碎,在粉碎过程中按比例添加10%的水搅拌,使其形成粘稠物,然后将其与步骤A中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形成A组份待用物;
[0020]C、利用反应釜对改性丙烯酸丁酯乳液、渗透结晶活性母料和PH稳定剂混合,同时在混合过程中逐步加入乳化剂,所述乳化剂油酸、十四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后形成B组份待用物;
[0021]D、将A组份待用物和B组份待用物按照2~1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过程中逐渐加热,加热至温度为150℃后,进行静止降温5h;
[0022]E、待步骤D中的物料干燥后,对其进行研磨,研磨至细度≤60微米;
[0023]F、在步骤E所描述的混合料中加入填料,保持温度120℃,搅拌均匀即得本防水材料。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所述改性丙烯酸丁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乳化剂加入水中搅拌,加入丙烯酸丁酯,继续搅拌5

10min,加入乙烯基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升温至75

85℃,加入引发剂,继续搅拌10

20min得到改性丙烯酸丁酯乳液。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所述乳化剂为单甘油脂肪酸酯或卵磷脂或乳清蛋白。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的成分:改性丙烯酸丁酯乳液50

60份;
[0027]三硬脂酸甘油酯0.3

1份;
[0028]聚苯醚树脂5

8份;
[0029]渗透结晶活性母料10

15份;
[0030]碳酸钙8

13份;
[0031]甲苯二异氰酸醋2

5份;
[0032]PH稳定剂0.1

0.3份。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既能封闭孔隙,提高混凝土强度,又能提高有机涂层与混凝土基层的粘接力,还能起到一道防水层的功效。刚性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层具有封闭孔隙、增强基层、寿命永久的优点,柔性的柔性防水涂料层具有适应基层变形的优点,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的结合,完美地实现了“1+1>2”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包括以下组份的成分:改性丙烯酸丁酯乳液50

60份;
[0036]三硬脂酸甘油酯0.3

1份;
[0037]聚苯醚树脂5

8份;
[0038]渗透结晶活性母料10

15份;
[0039]碳酸钙8

13份;
[0040]甲苯二异氰酸醋2

5份;
[0041]PH稳定剂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的成分:改性丙烯酸丁酯乳液50

60份;三硬脂酸甘油酯0.3

1份;聚苯醚树脂5

8份;渗透结晶活性母料10

15份;碳酸钙8

13份;甲苯二异氰酸醋2

5份;PH稳定剂0.1

0.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料,所述粉料包括硅酸盐水泥、细砂、石英砂、沥青、乳胶粉、复合乳化剂和扩链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丁酯乳液54份;三硬脂酸甘油酯0.7份;聚苯醚树脂6.5份;渗透结晶活性母料13份;碳酸钙11份;甲苯二异氰酸醋4份;PH稳定剂0.22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水泥、细砂、石英砂、沥青、乳胶粉、复合乳化剂和扩链剂的比例为3:7:6:5:1:0.8:0.2。5.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外暴露型屋面防水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反应釜中按照组成成份进行添加物料,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德香王增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贝壳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