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055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室内装饰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及其制备方法,经榫接组件连接,提高板体组件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且采用管路孔结构设置,便于在板体组件组装完成后,实现将管路穿插连接,简化室内装饰工艺流程,缩短施工周期,降低装饰安装成本;同时,还经通孔结构设置,增强了保温、隔音效果;利用磷石膏作为原料,采用磷石膏预处理和磷石膏改性处理工艺改进,再经浇筑等工艺制备成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其不仅利用了磷石膏建筑材料制品的轻质性能,而且还使得磷石膏的强度得到快速改善,缩短养护周期,降低制备成本。降低制备成本。降低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装饰板
,尤其是一种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室内装饰是为了使得安全、保温、隔音等功能得到汇集,使得入住舒适。而室内防火装饰就属于室内装饰安全功能提升和保障的分支工作,且也是必须要完成的装修装饰工作。室内防火装饰装修工作都是在室内装修过程中采用防火材料来完成,即就是在室内侧采用阻燃层、防火砂浆层材料进行装饰装修。
[0003]目前,室内防火装饰装修用材料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大量室内防火装饰装修用材料的结构、生产工艺等的技术文献,例如:专利号为202023203504.3公开了室内装饰装修复合型防火隔板,包括设在结构墙体靠近室内一侧的阻燃层,阻燃层和结构墙体之间设有防火砂浆层,阻燃层远离结构墙体的一侧设有加强墙体层,加强墙体层和阻燃层之间设有粘接层。利用阻燃层结构阻止火势蔓延,防火砂浆层增强隔火效果,且防火砂浆增强了阻燃层在结构墙体上的稳固性,不易脱落。再例如专利号为202020918630.8公开了室内装饰系统用防火复合板,包括外框体和装饰板,外框体内固定有一隔板,隔板将外框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填充有粘结砂浆,装饰板通过粘结砂浆固定在外框体一表面,第二腔室内由隔板至外的方向依次固定有抗裂砂浆、防火芯材和隔音板,外框体一相对侧均固定有弧形壳。能够将用于防火和固定的砂浆填充在外框体内,从而便于砂浆的定型,同时设置弧形壳和法兰用于外框体和墙体之间的安装,在外框体与墙体之间设置界面处理砂浆,解决了现有的防火复合板不利于定位安装和固定能力不足的问题。
[0004]可见,现有技术中均是在装饰装修墙体结构内形成防火结构层,达到装饰装修完成后,使得整个室内墙体具有防火功能,改善了室内防火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火层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在装饰装修时安装的工期较长,装饰装修人工成本较高;且传统装饰装修采用的防火层材料强度较差,耗材严重,使得装饰装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在混凝土墙面上安装本专利技术创造特定结构的板体组件,且板体组件利用磷石膏固体废弃物资源,经预处理和改性处理后,浇筑而成,使得板体组件在用于室内装饰装修时的连接和安装操作便捷,提高了装饰装修效率,同时,使得板体组件的强度得到了改善,不易被挤压破裂,便于施工人员挤压榫接而成,使得在室内墙面上形成稳定的结构。
[0006]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室内防火装饰墙体,由若干板体组件组装而成,所述板体组件包括用于安装于混凝土墙面上的板体,所述板体左右两端设有相匹配连接的榫接组件,所述板体从上至下贯通设有通孔和管路孔,且所述管路孔与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0008]经榫接组件连接,提高板体组件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且采用管路孔结构设置,便
于在板体组件组装完成后,实现将管路穿插连接,简化室内装饰工艺流程,缩短施工周期,降低装饰安装成本;同时,还经通孔结构设置,增强了保温、隔音效果。
[0009]为了便于填充保温、隔音材料,增强室内装饰完成后的墙体的隔音、保温效果,优选,所述的通孔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0010]为了简化安装连接结构,保障连接的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加快施工人员施工安装,优选,所述的榫接组件包括:设在所述板体右端的横向榫接柱、设在所述板体左端的横向榫接槽、设在所述板体右端的纵向榫接槽和设在所述板体左端的纵向榫接柱,且所述横向榫接柱能够相匹配插入到所述横向榫接槽内形成横向连接组件;所述纵向榫接柱能够相匹配插入到所述纵向榫接槽内形成纵向连接组件。
[0011]为了便于将板体组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墙面上,增强与混凝土墙面的整体性和连接的稳定性,优选,所述的横向榫接柱内设有贯通前后的螺纹孔。更优选,所述的板体上设有贯通前后的螺纹孔。
[0012]为了能够使得板体组件连接成整体,提高稳定性,优选,所述的板体顶端设有顶端榫接槽,所述板体底端设有底端榫接槽,且所述底端榫接槽能够相匹配插入到所述顶端榫接槽内。
[0013]为了便于在墙体拐角处实现稳定连接,便于对室内墙体装饰,提高装饰施工效率,同时增强稳定性和强度,优选,所述的板体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混凝土墙拐角处的转向件,且所述转向件上设有与所述板体相连接的横向连接组件和纵向连接组件;所述横向连接组件包括横向榫接柱和横向榫接槽,且所述横向榫接柱能够相匹配插入到所述横向榫接槽内;所述纵向连接组件包括纵向榫接槽和纵向榫接柱,且所述纵向榫接柱能够相匹配插入到所述纵向榫接槽内。
[0014]为了能够使得多个转向件从下至上连接成整体,优选,所述的转向件顶端设有插孔,所述转向件底端设有插柱,且所述插柱能够相匹配插入到所述插孔内。
[0015]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将磷石膏采用50

80℃烘干至恒重后,研磨,过100目筛,得筛面料和筛底料;
[0017]S2:将筛面料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3

4混合搅拌,形成搅拌浆液;
[0018]S3:将筛底料与含氮有机成分的改性剂按照1:0.1

0.5混合,以1000r/min搅拌10min后,采用温度为300

400℃煅烧处理30min,取出冷却至常温,得到煅烧料;
[0019]S4:将煅烧料与浆液按照等质量比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过200目筛后,利用筛底料浇筑入模具,待定型后,脱模,自然养护3d,即得板体组件。再将板体组件组装,即得。
[0020]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针对上述室内防火装饰墙体结构,采用磷石膏经预处理和改性处理后浇筑成型,充分利用了磷石膏的轻质性能,同时保障了室内防火装饰墙体结构的强度。
[0021]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优选,所述含氮有机成分的改性剂为在尿素中添加纳米碳酸钡和/或纳米二氧化硅。所述尿素质量百分占比为40

80%,更优选为50%。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0023]本专利技术创造利用磷石膏作为原料,采用磷石膏预处理和磷石膏改性处理工艺改进,再经浇筑等工艺制备成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其不仅利用了磷石膏建筑材料制品的轻质
性能,而且还使得磷石膏的强度得到快速改善,缩短养护周期,降低制品制备成本。
[0024]本专利技术创造尤其经榫接组件连接板体组件,实现多个板体组件组装形成室内防火装饰墙体,提高组装连接的便捷性,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利用贯通前后的螺纹孔结构设计,确保了能够利用膨胀螺栓将板体组件安装在混凝土墙面上,实现室内稳定安装,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和安装后的稳定性,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
[0025]本专利技术创造结构简单,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推广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防火装饰墙体,由若干板体组件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组件包括用于安装于混凝土墙面上的板体(1),所述板体(1)左右两端设有相匹配连接的榫接组件,所述板体(1)从上至下贯通设有通孔(2)和管路孔(3),且所述管路孔(3)与所述通孔(2)间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接组件包括:设在所述板体(1)右端的横向榫接柱(6)、设在所述板体(1)左端的横向榫接槽(7)、设在所述板体(1)右端的纵向榫接槽(4)和设在所述板体(1)左端的纵向榫接柱(5),且所述横向榫接柱(6)能够相匹配插入到所述横向榫接槽(7)内形成横向连接组件;所述纵向榫接柱(5)能够相匹配插入到所述纵向榫接槽(4)内形成纵向连接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榫接柱(6)内设有贯通前后的螺纹孔(8)。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1)上设有贯通前后的螺纹孔(8)。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1)顶端设有顶端榫接槽(9),所述板体(1)底端设有底端榫接槽(10),且所述底端榫接槽(10)能够相匹配插入到所述顶端榫接槽(9)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火装饰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混凝土墙拐角处的转向件(11),且所述转向件(11)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中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