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层消音消能用弧形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19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0
一种坝层消音消能用弧形坎,它涉及水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坝层消音消能用弧形坎的改进。它由隔音下夹层、隔音上夹层、隔音中间夹层组成,所述隔音下夹层的上方设有隔音上夹层,隔音下夹层与隔音上夹层设有隔音中间夹层;隔音下夹层包括了钢筋混凝土层、海绵层、隔音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内壁连接海绵层的外壁,海绵层的内壁连接隔音板的外壁,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上设有若干个弧形坎,所述海绵层内设有若干个海绵孔。它通过钢筋混凝土层配合海绵层将水流噪声进行初步消音,再通过隔音板隔绝大部分噪声,同时再利用隔音中间夹层将噪声进行扩散减弱,再通过隔音上夹层将噪声降到最低,通过多次消减水流噪声传播过程,起到消音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坝层消音消能用弧形坎


[0001]本技术涉及水坝
,具体涉及一种坝层消音消能用弧形坎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现有的水坝是用于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在开闸放的过程中水流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大部分能量被带到了下游,而砂卵石河床的抗冲刷能力较差,并且冲刷使得下游水垫塘内水流强烈紊动,从而使得大坝下游形成局部冲刷坑。若冲刷范围不断扩大,且距离周围水利建筑物较近且深度较深时,就会危及到水利枢纽的安全,影响岸坡稳定。
[0003]在现有的水坝放水时,处于居民区附近的中小型水坝的水流噪声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中小型水坝在下泄水流时所产生的水流噪声音量较大,此种噪声并不分昼夜,在寂静的夜晚中更加明显,周边居民犹如在闹市中无法安然休息,对居民造成巨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坝层消音消能用弧形坎,它通过钢筋混凝土层配合海绵层将水流噪声进行初步消音,再通过隔音板隔绝大部分噪声,同时再利用隔音中间夹层将噪声进行扩散减弱,再通过隔音上夹层将噪声降到最低,通过多次消减水流噪声传播过程,起到消音作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由隔音下夹层1、隔音上夹层2、隔音中间夹层3组成,所述隔音下夹层1的上方设有隔音上夹层2,隔音下夹层1与隔音上夹层2设有隔音中间夹层3;隔音下夹层1包括了钢筋混凝土层11、海绵层12、隔音板13,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的内壁连接海绵层12的外壁,海绵层12的内壁连接隔音板13的外壁,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上设有若干个弧形坎111,所述海绵层12内设有若干个海绵孔121。
[0006]所述弧形坎111呈交错式分布在隔音下夹层1上。交错式弧形坎将水流分流,可消耗水的机械能。
[0007]所述隔音上夹层2的顶部设有水草层21。水草层21具有美化、环保、有一定的消音效果。
[0008]所述海绵层12的厚度为5

10cm。
[0009]所述隔音中间夹层3内设有腔体31。腔体31用于将噪声进行扩散减弱。
[00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隔音下夹层1的上方设有隔音上夹层2,隔音下夹层1与隔音上夹层2设有隔音中间夹层3,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的内壁连接海绵层12的外壁,海绵层12的内壁连接隔音板13的外壁,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上设有若干个弧形坎111,所述海绵层12内设有若干个海绵孔121,通过弧形坎111将水流下泄水流的部分动能反过来抵消下泄水流的动能,加强消能效果,同时利用弧形坎111的交错式分布,将水流分流,可消耗水的机械能,减小水流产生的噪声,同时通过钢筋混凝土层11配合海绵层12将水流噪声进行初
步消音,利用海绵孔121吸收一定的水流噪声,再通过隔音板13隔绝大部分噪声,同时再利用隔音中间夹层3将噪声进行扩散减弱,再通过隔音上夹层2将噪声降到最低,通过多次消减水流噪声传播过程,起到消音作用,通过钢筋混凝土层11,使得弧形坎111的摩擦力和抗拉力得到显著提高。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通过钢筋混凝土层配合海绵层将水流噪声进行初步消音,再通过隔音板隔绝大部分噪声,同时再利用隔音中间夹层将噪声进行扩散减弱,再通过隔音上夹层将噪声降到最低,通过多次消减水流噪声传播过程,起到消音作用。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中隔音下夹层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隔音下夹层1、钢筋混凝土层11、弧形坎111、海绵层12、隔音板13、隔音上夹层2、水草层21、隔音中间夹层3、腔体3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隔音下夹层1、隔音上夹层2、隔音中间夹层3组成,所述隔音下夹层1的上方设有隔音上夹层2,隔音下夹层1与隔音上夹层2设有隔音中间夹层3;隔音下夹层1包括了钢筋混凝土层11、海绵层12、隔音板13,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的内壁连接海绵层12的外壁,钢筋混凝土层11使得弧形坎111的摩擦力和抗拉力得到显著提高,海绵层12的内壁连接隔音板13的外壁,海绵层12利用海绵孔121吸收一定的水流噪声,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上设有若干个弧形坎111,弧形坎111用于将水流下泄水流的部分动能反过来抵消下泄水流的动能,加强消能效果,所述海绵层12内设有若干个海绵孔121。
[0018]所述弧形坎111呈交错式分布在隔音下夹层1上。交错式弧形坎将水流分流,可消耗水的机械能。
[0019]所述隔音上夹层2的顶部设有水草层21。水草层21具有美化、环保、有一定的消音效果。
[0020]所述海绵层12的厚度为5

10cm。
[0021]所述隔音中间夹层3内设有腔体31。腔体31用于将噪声进行扩散减弱。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隔音下夹层1的上方设有隔音上夹层2,隔音下夹层1与隔音上夹层2设有隔音中间夹层3,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的内壁连接海绵层12的外壁,海绵层12的内壁连接隔音板13的外壁,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上设有若干个弧形坎111,所述海绵层12内设有若干个海绵孔121,通过弧形坎111将水流下泄水流的部分动能反过来抵消下
泄水流的动能,加强消能效果,同时利用弧形坎111的交错式分布,将水流分流,可消耗水的机械能,减小水流产生的噪声,同时通过钢筋混凝土层11配合海绵层12将水流噪声进行初步消音,利用海绵孔121吸收一定的水流噪声,再通过隔音板13隔绝大部分噪声,同时再利用隔音中间夹层3将噪声进行扩散减弱,再通过隔音上夹层2将噪声降到最低,通过多次消减水流噪声传播过程,起到消音作用,通过钢筋混凝土层11,使得弧形坎111的摩擦力和抗拉力得到显著提高。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通过钢筋混凝土层配合海绵层将水流噪声进行初步消音,再通过隔音板隔绝大部分噪声,同时再利用隔音中间夹层将噪声进行扩散减弱,再通过隔音上夹层将噪声降到最低,通过多次消减水流噪声传播过程,起到消音作用。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坝层消音消能用弧形坎,其特征在于:它由隔音下夹层(1)、隔音上夹层(2)、隔音中间夹层(3)组成,所述隔音下夹层(1)的上方设有隔音上夹层(2),隔音下夹层(1)与隔音上夹层(2)设有隔音中间夹层(3);隔音下夹层(1)包括钢筋混凝土层(11)、海绵层(12)、隔音板(13),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的内壁连接海绵层(12)的外壁,海绵层(12)的内壁连接隔音板(13)的外壁,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上设有若干个弧形坎(111),所述海绵层(12)内设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强李凤滨张瑞芬刘华斌林立山张继保陈嘉豪李霖翔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