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污泥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01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6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性污泥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生化池、污水输入管道、排水管道和推流器,所述生化池内设置有活性污泥,所述污水输入管道与所述排水管道均设置于所述生化池的池底,所述推流器设置于生化池内,所述推流器包括推流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推流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生化池的池底。本申请具有提高活性污泥池在长时间使用后的污水处理能力的效果。的污水处理能力的效果。的污水处理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污泥池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活性污泥池。

技术介绍

[0002]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污水的一类好氧处理方法。
[0003]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通过设置沉淀槽,使得在保证活性污泥沉淀在活性污泥池中的情况下提高污水流到二沉池的效率。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活性污泥池在长时间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活性污泥池中的活性污泥逐渐发生沉淀,使得活性污泥池处理污水的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活性污泥池在长时间使用后的污水处理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一种活性污泥池。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污水输入管道、排水管道和推流器,所述生化池内设置有活性污泥,所述污水输入管道与所述排水管道均设置于所述生化池的池底,所述推流器设置于生化池内,所述推流器包括推流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推流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生化池的池底。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污水输入管道将污水输入生化池内,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杂质消化分解,使得污水的洁净度提升。通过支撑组件对推流组件进行支撑,利用推流组件沿着与水流动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推动水流,使水流与生化池的池壁碰撞并形成逆向水流,正向水流与逆向水流的相对运动使得活性污泥充分与污水进行混合,减少了长期使用后因污泥沉淀而导致活性污泥池的污水处理能力降低,提高活性污泥池在长时间使用后的污水处理能力。
[0009]优选的,所述推流组件包括防水箱、驱动件、变速器和叶轮,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变速器均设置于所述防水箱内,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防水箱外,所述变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叶轮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件和变速器设置于防水箱中,减少了活性污泥和污水中的杂质对驱动件和变速器造成的损伤,提高了驱动件和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利用驱动件对叶轮的旋转提供动力,并且利用变速器改变驱动件的转速,使得推流组件在较大的污水流量下也能够推动水流。
[0011]优选的,所述叶轮包括轮毂、载座和若干个叶片,所述载座设置于所述轮毂的外周
面上,若干个所述叶片均设置于所述载座上,所述叶片以所述叶片的轴线为圆心扭转。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轮毂与变速器连接,使得叶轮能够被安装在变速器上;通过使叶片以自身的轴线为圆心即进行扭转,有利于提高叶轮推动水流的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起吊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支撑座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生化池的池底,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防水箱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座对防水箱进行支撑,减少因防水箱直接与生化池的池底接触而对防水箱造成的损伤;在防水箱与支撑架之间设置限位组件,限制防水箱相对于支撑架的位移,提高推流组件的稳定性。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座上的固定块和设置在防水箱上的滑移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滑移块滑移配合的滑移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移块和滑移槽的滑移配合,限制了防水箱的滑移方向,提高了推流组件的稳定性。
[0017]优选的,所述起吊件包括起吊索、起吊架、起吊座和收缆器,所述起吊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生化池池底的一侧,所述起吊架位于所述起吊座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收缆器与所述起吊架固定连接,所述起吊索的一端与所述防水箱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缆器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起吊架和起吊座对起吊索进行支撑,并使得起吊索连接于防水和收缆器之间,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收缆器控制防水箱的高度,从而实现对推流组件高度的调节,提高了推流器的适用性。
[0019]优选的,所述起吊架包括支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柱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支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支柱的一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支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支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所述起吊索绕设于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固定安装于支柱的一侧并使第一连杆远离之珠的一端与第二连杆远离支柱的一端相互远离,减少了起吊索之间的相互摩擦,从而减少起吊索损伤的概率;通过设置第一定滑轮与第二定滑轮,使得起吊索能够通过定滑轮换向,便于起吊索的收纳。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加强杆。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强杆可以减少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互分离的概率,提高了起吊架的结构强度和额定承载重量。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利用推流组件沿着与水流动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推动水流,使水流与生化池的池壁碰撞并形成逆向水流,正向水流与逆向水流的相对运动使得活性污泥充分与污水进行混合,减少了长期使用后因污泥沉淀而导致活性污泥池的污水处理能力降低,提高活性污泥池在长时间使用后的污水处理能力;
[0025]2.利用起吊架和起吊座对起吊索进行支撑,并使得起吊索连接于防水和收缆器之间,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收缆器控制防水箱的高度,从而实现对推流组件高度的调节,提高
了推流器的适用性;
[0026]3.利用加强杆可以减少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互分离的概率,提高了起吊架的结构强度和额定承载重量。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推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推流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003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收揽器隐藏收揽盒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生化池;11、污水输入管道;12、排水管道;2、推流器;3、推流组件;31、防水箱;32、驱动件;33、变速器;34、叶轮;341、轮毂;342、载座;343、叶片;4、支撑组件;41、支撑件;411、支撑架;4111、固定块;4112、滑移块;4113、滑移槽;412、支撑座;42、起吊件;421、起吊索;422、起吊架;4221、支柱;4222、第一连杆;4223、第二连杆;4224、加强杆;4225、第一定滑轮;4226、第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池(1)、污水输入管道(11)、排水管道(12)和推流器(2),所述生化池(1)内设置有活性污泥,所述污水输入管道(11)与所述排水管道(12)均设置于所述生化池(1)的池底,所述推流器(2)设置于生化池(1)内,所述推流器(2)包括推流组件(3)和支撑组件(4),所述推流组件(3)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4)上,所述支撑组件(4)设置于所述生化池(1)的池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组件(3)包括防水箱(31)、驱动件(32)、变速器(33)和叶轮(34),所述驱动件(32)与所述变速器(33)均设置于所述防水箱(31)内,所述叶轮(34)设置于所述防水箱(31)外,所述变速器(33)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件(32)连接,所述变速器(33)的输出端与所述叶轮(3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4)包括轮毂(341)、载座(342)和若干个叶片(343),所述载座(342)设置于所述轮毂(341)的外周面上,若干个所述叶片(343)均设置于所述载座(342)上,所述叶片(343)以所述叶片(343)的轴线为圆心扭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件(41)和起吊件(42),所述支撑件(41)包括支撑架(411)和支撑座(412),所述支撑架(411)和所述支撑座(412)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生化池(1)的池底,所述支撑架(411)与所述防水箱(31)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池,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晶池董长飞吴亚飞容海熊万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蓝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