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颌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999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6
一种下颌支撑装置,其包括:头枕、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的上表面具有气囊凹槽;所述敷贴与所述头枕绳体连接;对应人体颈部在所述头枕上设有可充气气囊;在所述头枕上端面具有可抬起患者下颌的下颌板体,且在所述头枕上设有供下颌板体进行任一方向轴位移的支撑架体;使用时预先将头枕放入患者下方,调节可充气气囊使患者头部保持麻醉姿态,进而利用支撑架体抬起患者下颌;在患者面部放置敷贴,利用绳体固定敷贴两侧,放置敷贴滑落,将面罩放置于敷贴上表面的气囊卡槽内,进行实现气囊的卡紧;上述设置在抬起患者下颌的同时,既实现了面罩的卡紧,又实现了敷贴的固定,同时还保证了患者始终保持麻醉姿态。了患者始终保持麻醉姿态。了患者始终保持麻醉姿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颌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下颌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麻醉手术中,抢救舌后坠呼吸骤停等,面罩通气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基本方法,而托下颌是麻醉和通气抢救过程中的基本技术。当患者意识消失或给予肌松药之后,口腔内肌肉松弛,软组织张力降低,会导致下颌关节松弛,舌根后坠,从而影响呼吸道的顺畅,严重引起上呼吸道梗阻。面罩通气常规用于麻醉诱导,给氧去氮至少3分钟

5分钟。传统方法是一人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另一个人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面罩,其余三指向上向前托起患者下颌,右手按一定频率挤捏呼吸囊,这种方法的面罩紧闭性差,适用于瘦小体型的病人,大多数颈短肥胖患者,需要双手托起下颌紧闭面罩,进行手控呼吸或机械呼吸,但时间过长难以保证有效通气。现有的专利只能托起下颌,主要用于解决昏迷患者舌后坠的问题,结构复杂且始终需要手来调整给氧面罩与人体面部的贴合程度,时间过长,人的手臂容易疲劳乏力,影响通气效果。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麻醉手术中需要医务人员手动托起患者下颌的问题,提供一种下颌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麻醉手术中需要医务人员手动托起患者下颌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下颌支撑装置。
[0005]一种下颌支撑装置,其包括:供患者仰卧的头枕、贴于患者面部的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的上表面具有可与面罩插接的气囊凹槽;所述敷贴与所述头枕绳体连接;所述头枕形状贴合人体头颈曲线,且对应人体颈部在所述头枕上设有可充气气囊;在所述头枕上端面具有可抬起患者下颌的下颌板体,且在所述头枕上设有供下颌板体进行任一方向轴位移的支撑架体;使用时预先将头枕放入患者下方,调节可充气气囊使患者头部保持麻醉姿态,进而利用支撑架体抬起患者下颌;在患者面部放置敷贴,利用绳体固定敷贴两侧,放置敷贴滑落,将面罩放置于敷贴上表面的气囊卡槽内,进行实现气囊的卡紧;上述设置在抬起患者下颌的同时,既实现了面罩的卡紧,又实现了敷贴的固定,同时还保证了患者始终保持麻醉姿态。
[0006]进一步,所述气囊凹槽为布满敷贴周缘的内侧气囊条和外侧气囊条,所述内侧气囊条和所述外侧气囊条均为可充气气囊条,且所述内侧气囊条和外侧气囊条充气后分别卡接所述面罩的内侧和外侧;上述设置可以保证面罩通气时的密闭环境,放置麻醉气体外泄。
[0007]进一步,所述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面罩,其另一端与所述头枕活动连接;沿一水平方向在所述头枕上均匀设置供绳体另一端与其活动连接的卡环;上述设置是为了使敷贴与头枕的连接方式适用不同患者。
[0008]进一步,所述头枕的可充气气囊为电动充气气囊,且在头枕侧端面分别设有供电
动充气气囊充放气操作的充气按钮和放气按钮;上述设置可以调节患者的颈部支撑高度。
[0009]进一步,在所述头枕上设有供支撑架体横向移动的滑轨,且支撑架体下端具有与滑轨适配的滑块;沿滑块滑动方向的垂直方向在滑轨上设有相互连接的椭圆凹槽,且沿同一方向在滑块上设有与椭圆凹槽活动卡接的椭圆片体;上述滑轨与滑块的设置使为了使下颌板体调整至患者下颌处。
[0010]进一步,所述椭圆片体连接一圆杆;在所述滑块上设有供圆杆移动的通孔,且在通孔一端设置与椭圆片体连接的弹簧;在通孔内壁与圆杆壁上对应设置滑动卡接的垫圈,且在圆杆另一端设置供圆杆滑动的把手;使用时通过滑动把手实现椭圆片体与椭圆凹槽的活动卡接。
[0011]进一步,在所述滑块的上方设置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为三个相互套接的筒体,且中间层筒体为L形筒体;在最内层筒体的一端设置下颌板体;使用时通过调节中间层筒体与最外层筒体的相对位移、最内层筒体与中间层筒体的相对位移使下颌板体到达患者下颌处。
[0012]进一步,为实现支撑架体调节后的稳固支撑,在最外层筒体、中间层筒体的水平段均设有多个圆形通孔;在中间层筒体的竖直段、最内层筒体的表面设有与圆形通孔弹性卡接的球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使用时预先将头枕放入患者下方,调节可充气气囊使患者头部保持麻醉姿态,进而利用支撑架体抬起患者下颌;在患者面部放置敷贴,利用绳体固定敷贴两侧,放置敷贴滑落,将面罩放置于敷贴上表面的气囊卡槽内,进行实现气囊的卡紧;上述设置在抬起患者下颌的同时,既实现了面罩的卡紧,又实现了敷贴的固定,同时还保证了患者始终保持麻醉姿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敷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中滑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头枕;2、支撑架体;3、下颌板体;4、面罩;5、敷贴;501、外侧气囊条;502、内侧气囊条;6、绳体;101、卡环;102、充气按钮;104、放气按钮;103、可充气气囊;201、最内层筒体;203、外层筒体;202、中间层筒体;204、滑块;20201、圆形通孔;105、椭圆形凹槽;205、椭圆片体; 206、把手;207、弹簧;208、垫圈;209、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
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下颌支撑装置,其包括:供患者仰卧的头枕1、贴于患者面部的敷贴5;其特征在于,敷贴5的上表面具有可与面罩4插接的气囊凹槽;敷贴5与头枕1绳体6连接;头枕1形状贴合人体头颈曲线,且对应人体颈部在头枕1 上设有可充气气囊103;在头枕1上端面具有可抬起患者下颌的下颌板体3,且在头枕1上设有供下颌板体3进行任一方向轴位移的支撑架体2;使用时预先将头枕1放入患者下方,调节可充气气囊103使患者头部保持麻醉姿态,进而利用支撑架体2抬起患者下颌;在患者面部放置敷贴5,利用绳体6固定敷贴5两侧,放置敷贴5滑落,将面罩4放置于敷贴5上表面的气囊卡槽内,进行实现气囊的卡紧;上述设置在抬起患者下颌的同时,既实现了面罩4的卡紧,又实现了敷贴5的固定,同时还保证了患者始终保持麻醉姿态。
[0024]气囊凹槽为布满敷贴5周缘的内侧气囊条502和外侧气囊条501,内侧气囊条502和外侧气囊条501均为可充气气囊103条,且内侧气囊条502和外侧气囊条501充气后分别卡接面罩4的内侧和外侧;上述设置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颌支撑装置,其包括:供患者仰卧的头枕、贴于患者面部的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的上表面具有可与面罩插接的气囊凹槽;所述敷贴与所述头枕绳体连接;所述头枕形状贴合人体头颈曲线,且对应人体颈部在所述头枕上设有可充气气囊;在所述头枕上端面具有可抬起患者下颌的下颌板体,且在所述头枕上设有供下颌板体进行任一方向轴位移的支撑架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凹槽为布满敷贴周缘的内侧气囊条和外侧气囊条,所述内侧气囊条和所述外侧气囊条均为可充气气囊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气囊条和外侧气囊条充气后分别卡接所述面罩的内侧和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面罩,其另一端与所述头枕活动连接;沿一水平方向在所述头枕上均匀设置供绳体另一端与其活动连接的卡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的可充气气囊为电动充气气囊,且在头枕侧端面分别设有供电动充气气囊充放气操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隆王天龙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