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过床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05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障碍过床轮椅,包括座位、第一电动伸缩模块、第一扶手、第二扶手、主车轮、副车轮、转移板、按钮、车架、控制器和电池,所述主车轮安装于车架的两侧,所述副车轮安装于车架的支撑杆,所述座位安装于车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扶手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模块安装于座位的一侧,所述第二扶手安装于座位的另一侧,所述转移板的一端与第一扶手的支撑块连接,所述转移板的另一端安装于车架的容纳室,所述按钮、第一电动伸缩模块和电池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者过床过程中提供转移板,不需要他人或者辅助器具的帮助,通过自身的力量挪动便可以实现过床;通过挪动的方式转移,相比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的过床方式更加省力更加安全。力更加安全。力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障碍过床轮椅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工具的
,尤其涉及无障碍过床轮椅。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对腿部残疾人士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他们在使用轮椅的过程中,上下床是一个十分不方便的过程,一般需要其他人搀扶,或者拐杖和转移板等辅助工具的帮助来完成,如果独自上下床,则存在摔倒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腿部残疾人士过床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无障碍过床轮椅。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无障碍过床轮椅,包括座位、第一电动伸缩模块、第一扶手、第二扶手、主车轮、副车轮、转移板、按钮、车架、控制器和电池,所述主车轮安装于车架的两侧,所述副车轮安装于车架的支撑杆,所述座位安装于车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扶手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模块安装于座位的一侧,所述第二扶手安装于座位的另一侧,所述转移板的一端与第一扶手的支撑块连接,所述转移板的另一端安装于车架的容纳室,所述按钮、第一电动伸缩模块和电池均与控制器连接。
[0005]更优的选择,还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模块,所述第二扶手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模块与座位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0006]更优的选择,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模块包括第二伸缩板、第二伸缩外壳、第三电机、第三滑轨、第三丝杆、第三滑块、第四电机、第四滑轨、第四丝杆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轨通过第二伸缩外壳安装于座位的另一侧,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块通过第三丝杆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四电机通过第四滑轨与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四滑块通过第四丝杆与第四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扶手通过第二伸缩板安装于第四滑块,所述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
[0007]更优的选择,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模块包括第一伸缩板、第一伸缩外壳、第一电机、第一滑轨、第一丝杆、第一滑块、第二电机、第二滑轨、第二丝杆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轨通过第一伸缩外壳安装于座位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丝杆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滑轨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二丝杆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扶手通过第一伸缩板安装于第二滑块,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
[0008]更优的选择,所述第一扶手设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第一扶手的支撑块,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0009]更优的选择,还包括两个脚踏板,一个脚踏板与第一扶手连接,另一个脚踏板与第二扶手连接。
[0010]更优的选择,所述第一扶手与脚踏板通过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二扶手与脚踏板
通过一体成型连接。
[0011]更优的选择,所述副车轮为万向轮。
[0012]更优的选择,还包括手推圈,所述手推圈与主车轮连接。
[0013]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座位、第一电动伸缩模块、第一扶手、第二扶手、主车轮、副车轮、转移板、按钮、车架、控制器和电池,在使用者过床过程中提供可以侧坐挪动的移动板,不需要他人或者辅助器具的帮助,通过自身的力量挪动便可以实现过床;本技术相比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的过床方式更加省力更加安全。
[0015]2、本技术通过第一扶手、第一电动伸缩模块、第二电动伸缩模块和第二扶手,两侧伸出的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将用户围住,避免用户在过床挪动过程中摔倒,同时为使用者提供可以支撑发力的地方。
[0016]3、本技术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在按按钮前需先将双腿移动到座位上提醒线的左侧,否则即使按下展开按钮,扶手和转移板等部件也不会移动,可以避免使用者因误触按钮而可能带来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无障碍过床轮椅展开形态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无障碍过床轮椅折叠形态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无障碍过床轮椅的第一电动伸缩模块的爆炸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无障碍过床轮椅的第一电动伸缩模块的正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无障碍过床轮椅的第二电动伸缩模块的爆炸图;
[0022]图6是本技术无障碍过床轮椅的第二电动伸缩模块的正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无障碍过床轮椅的电子元件连接图;
[0024]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1、第一扶手;2、第二扶手;3、第一电动伸缩模块;301、第一电机;302、第一滑轨;303、第一丝杆;304、第一滑块;305、第二电机;306、第二丝杆;307、第二滑轨;308、第二滑块;309、第一伸缩板;310、第一伸缩外壳;4、第二电动伸缩模块;401、第三电机;402、第三滑轨;403、第三丝杆;404、第三滑块;405、第四电机;406、第四丝杆;407、第四滑轨;408、第四滑块;409、第二伸缩板;410、第二伸缩外壳;5、座位;6、车架;7、转移板;8、支撑块;9、副车轮;10、主车轮;1001、手推圈;11、提醒线;12、脚踏板;13、展开按钮;14、收回按钮;15、容纳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0026]如图1和2所示,无障碍过床轮椅,包括座位5、第一电动伸缩模块3、第二电动伸缩模块4、第一扶手1、第二扶手2、主车轮10、副车轮9、转移板7、两个按钮(包括展开按钮13和收回按钮14)、车架6、控制器和电池,两个主车轮10安装在车架6的两侧,车架6的前部分设有两根支撑杆,副车轮9安装在支撑杆的底部,该副车轮9为万向轮。座位5安装在车架6的顶部,第一电动伸缩模块3和第二电动伸缩模块4分别安装在座位5的两侧。第一扶手1安装在
第一电动伸缩模块3上,第二扶手2安装在第二电动伸缩模块4上。
[0027]座位5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坐立环境;第二电动伸缩模块4用于将第二扶手2向外拉出,让使用者自身均在轮椅内,方便使用者支撑防止跌倒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可以用现有技术中的伸缩结构代替。第一扶手1和第二扶手2均为了方便使用者在过床时支撑身体,使用者可以放置手来提高舒适度。主车轮10主要承载整个轮椅和使用者的重量,使用者可以手动旋转主车轮10上的手推圈1001从而实现轮椅的转弯或者前后移动。副车轮9为万向轮,起到平衡支撑的作用,同时也为轮椅转换方向。转移板7是为了使用者从轮椅转移到床上的过渡工具,在不使用时,隐藏在车架6的容纳室15内。展开按钮13、收回按钮14是方便使用者操控第一电动伸缩模块3和第二电动伸缩模块4,可以控制其展开或者隐藏于容纳室15内。车架6起到支架的作用,同时用于安装控制器和电池。控制器为单片机,为整个轮椅的控制中心,对传感器的数据收集并对轮椅的伸缩进行控制。电池为锂电池,为整个电子元件提供动力。超声波传感器是用于检测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障碍过床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位、第一电动伸缩模块、第一扶手、第二扶手、主车轮、副车轮、转移板、按钮、车架、控制器和电池,所述主车轮安装于车架的两侧,所述副车轮安装于车架的支撑杆,所述座位安装于车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扶手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模块安装于座位的一侧,所述第二扶手安装于座位的另一侧,所述转移板的一端与第一扶手的支撑块连接,所述转移板的另一端安装于车架的容纳室,所述按钮、第一电动伸缩模块和电池均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障碍过床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模块,所述第二扶手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模块与座位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模块与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障碍过床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模块包括第二伸缩板、第二伸缩外壳、第三电机、第三滑轨、第三丝杆、第三滑块、第四电机、第四滑轨、第四丝杆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轨通过第二伸缩外壳安装于座位的另一侧,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块通过第三丝杆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四电机通过第四滑轨与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四滑块通过第四丝杆与第四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扶手通过第二伸缩板安装于第四滑块,所述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均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溉善王枫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