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产儿造口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75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早产儿造口袋。包括:管体,其内部设有管腔,前部用于插入小肠肠管内,中后部伸出造口外部;漏斗形气囊,其设置在所述管体前端,用于充气后鼓起将管体固定在肠管内;导气管,其设置在所述管腔内,前端与所述漏斗形气囊连通,后部自管体中部伸出,在所述导气管的末端设有用于与打气装置或测压装置连接的打气接口;以及引流袋,其上端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管体末端可拆卸连接,用于盛装引流出的肠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与引流袋连接的管体,在管体前端设有漏斗形气囊,能够将管体固定在肠管内,避免漏液。避免漏液。避免漏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早产儿造口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早产儿造口袋。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早产儿肠坏死术后合并短肠综合征而言,此类患儿小肠造口的特点如下:首先、小肠造口易凹陷,导致造口袋渗漏的发生率增加,导致造口周围的皮肤容易糜烂、出血,增加肠造口的护理难度,加剧早产儿的疼痛;其次,由于短肠患儿因为小肠坏死,肠管的大量丢失,营养吸收障碍,造口排出物稀、量多,为水样便,增加造口袋更换的频率。
[0003]现有的造口袋通常为粘贴于造口处,呼吸会影响肠造口与造口袋的贴合度,对于造口凹陷的早产儿会出现肠造口脱离造口袋,导致频繁更换造口袋、造口周围皮肤糜烂、早产儿疼痛增加等问题,造口袋也不能随时拆卸清洗,增加早产儿感染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早产儿造口袋,其设有与引流袋连接的管体,在管体前端设有漏斗形气囊,能够将管体固定在肠管内,避免漏液。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0006]管体,其内部设有管腔,前部用于插入小肠肠管内,中后部伸出造口外部;
[0007]漏斗形气囊,其设置在所述管体前端,用于充气后鼓起将管体固定在肠管内;
[0008]导气管,其设置在所述管腔内,前端与所述漏斗形气囊连通,后部自管体中部伸出,在所述导气管的末端设有用于与打气装置或测压装置连接的打气接口;以及
[0009]引流袋,其上端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管体末端可拆卸连接,用于盛装引流出的肠液。
[0010]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1]造口防护罩,其设置在所述管体中部,用于覆盖在造口处。
[0012]优选的是,所述造口防护罩包括:
[0013]弹性罩体,其中心设有中心孔,用于贴合造口处的皮肤;
[0014]弹性硅胶套管,其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处,用于将所述罩体固定在管体上。
[0015]优选的是,在所述引流袋的下端设有排液管,在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控制阀。
[0016]优选的是,在所述引流袋上设有刻度线。
[0017]优选的是,在所述管体后部设有管路夹。
[0018]优选的是,在所述打气接口处设有端盖。
[0019]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与引流袋连接的管体,在管体前端设有漏斗形气囊,能够将管体固定在肠管内,避免漏液。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早产儿造口袋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中管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3]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4]如图1

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0025]管体110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软性管状结构。管体110的内部设有管腔,管体110前部用于插入小肠肠管内,管体110中后部伸出造口外部。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管体110由硅胶材料制成。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管体110的末端设有引流袋接口111。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管体110中部设有用于覆盖在造口处的造口防护罩150。
[0026]漏斗形气囊120设置在所述管体110的前端,用于充气后鼓起将管体固定在肠管内。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漏斗形气囊120与管体110一体成型。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漏斗形气囊120的容积为1~10ml。
[0027]导气管130设置在所述管腔内,导气管130前端与所述漏斗形气囊120连通,后部自管体110中部伸出,在所述导气管130的末端设有用于与打气装置或测压装置连接的打气接口13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气管130直径为管腔直径的1/5~1/4。
[0028]引流袋140的上端设有引流管141,所述引流管141与管体末端可拆卸连接,用于盛装引流出的肠液。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引流管141上端设有插头,所述插头与引流袋接口111可拆卸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引流袋接口111的内周和插头的外周设有相匹配的圆锥面。
[0029]在使用过程中,先将管体110前部用于插入小肠肠管内,然后通过导气管130向漏斗形气囊120内充气,使漏斗形气囊120鼓起贴合肠管内壁,进而将管体110固定,然后,将造口防护罩150调整拉动至造口处,是其覆盖在造口处,然后将引流袋接口111与引流袋140连接,即可使用。当引流袋140内容物超过2/3时,即可开启控制阀143,通过排液管142将内容物排出。
[003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31]造口防护罩150,其设置在所述管体110中部,用于覆盖在造口处。
[003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造口防护罩150包括:弹性罩体151,其中心设有中心孔,用于贴合造口处的皮肤;弹性硅胶套管152,其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处,用于将所述罩体151固定在管体上。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性罩体151和弹性硅胶套管152一体成型,由硅胶材料制成。
[003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引流袋140的下端设有排液管142,在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控制阀143。
[003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引流袋140上设有刻度线144。
[003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管体110的后部设有管路夹160。
[003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打气接口131处设有端盖132。
[0037]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早产儿造口袋1,设有与引流袋140连接的管体110,在管体110前端设有漏斗形气囊120,能够将管体110固定在肠管内,避免漏液。
[0038]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早产儿造口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其内部设有管腔,前部用于插入小肠肠管内,中后部伸出造口外部;漏斗形气囊,其设置在所述管体前端,用于充气后鼓起将管体固定在肠管内;导气管,其设置在所述管腔内,前端与所述漏斗形气囊连通,后部自管体中部伸出,在所述导气管的末端设有用于与打气装置或测压装置连接的打气接口;以及引流袋,其上端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管体末端可拆卸连接,用于盛装引流出的肠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产儿造口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造口防护罩,其设置在所述管体中部,用于覆盖在造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芳胡艳张璐叶莺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