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灌肠仿真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55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医用灌肠仿真教学装置,包括盛液瓶、输液架、输液管、灌肠管、模拟肠管、可伸缩海绵体和模拟臀部,输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盛液瓶且连通盛液瓶的内腔,输液管的另一端与灌肠管的一端对接,灌肠管另一端的端头分别装设有温感仪、测压仪和测距仪,灌肠管可活动套接于模拟肠管,模拟肠管内置于模拟臀部内,可伸缩海绵体内置套接于模拟肠管,模拟臀部上部装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温感仪、测压仪和测距仪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输液管的测速仪,灌肠管的温感仪、测压仪和测距仪,将相关数据显示到显示屏,查看灌肠液的流速、压强、温度和进入模拟肠管的长度,提高肠道的逼真场景,提高学员训练水平,结构简单,适合推广。合推广。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灌肠仿真教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医疗教学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灌肠仿真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肠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通过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应用于教学和练习时的灌肠模型大部分只有一段肛管,不能进行实际的灌水操作,还有,目前很多灌肠教学采用真空状态的肛管,无法模拟真实的人体肠道状况,而且注入的灌肠液无法进行回收利用,造成浪费。
[0003]现有的灌肠教学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考虑灌肠训练中需要关注灌肠液温度和流速以及灌肠管插入模拟肠管的长度等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8630080A),其公开了医护教学用灌肠训练模型,通过设置灌肠模型体和第二调控单元;第二矩形凹槽内凹端面所开设的两处T形滑槽内也均滑动连接一组由所述水滴状薄块和T 形滑块共同组成的指向装置,通过对不同灌肠操作及相应的训练目标应该设定的溶液容量及温度、肛管长度、保留时间、抬高高度和记录操作,加快新手训练的医护人员对于灌肠训练的熟练和准确程度,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0004]该方案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灌肠训练和教学还包括灌肠液的温度控制以及灌肠液流速,当遇到灌肠液温度控制不当或者流速过快时,很容易引起患者不适加重病情的情况,同时,由于通常实际灌肠过程中,往往肠道会有未排出粪便等,这些粪便会有一定的阻尼效果产生。所以,需要进一步地提高灌肠训练或教学的实用性和贴近实际场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医用灌肠仿真教学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包括盛液瓶、输液架、输液管、灌肠管、模拟肠管、可伸缩海绵体和模拟臀部,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盛液瓶且连通盛液瓶的内腔,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与灌肠管的一端对接,所述灌肠管另一端的端头分别装设有温感仪、测压仪和测距仪,所述灌肠管可活动套接于所述模拟肠管,所述模拟肠管内置于所述模拟臀部内,所述可伸缩海绵体内置套接于所述模拟肠管,所述模拟肠管沿所述模拟臀部前后侧贯通且设有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前开口装设有盖体,所述模拟臀部上部装设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温感仪、所述测压仪和所述测距仪连接。
[0008]更进一步,所述输液管中部装设有流速调节器。
[0009]更进一步,所述输液架中部装设有显示屏,该显示屏内置有语音提醒模块,该语音
提醒模块和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0010]更进一步,所述模拟臀部中部设有肛门开口,该肛门开口与所述后开口连通,该肛门开口环设有圆筒形的软胶套。
[0011]更进一步,所述输液管上部设有滴壶,该滴壶内置一测速仪,该测速仪与控制装置连接。
[0012]更进一步,所述盖体下部套接有一灌肠液收集袋。
[0013]更进一步,所述盖体与所述可伸缩海绵体粘合,该可伸缩海绵体通过所述盖体可沿所述模拟肠管内侧壁活动推拉。
[0014]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本技术首先通过设置输液架、盛液瓶、输液管、灌肠管和模拟肠管,输液管上部装设有测速仪,灌肠管一端分别装设有温感仪、测压仪和测距仪,而且测速仪、温感仪、测压仪和测距仪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且可将实时数据显示到输液架上的显示屏,通过该设置,可实时查看灌肠液的流速和压力值、灌肠管进入模拟肠道的温度和长度,可较有效提高学员的日常训练和教学训练,包括灌肠液流速控制,压力值,灌肠管进入模拟肠道的温度和长度等,该设置也适用于学员的考核测试。
[0016]2、本技术通过采用模拟臀部内置模拟肠管且分别在前后侧设有前开口和后开口,后开口用于灌肠管插入,前开口设有盖体,盖体与模拟肠管内置的可伸缩海绵体粘接,可伸缩海绵体通过盖体可沿模拟肠管活动推拉,模拟人体肠道粪便,增加阻尼感,进一步提高肠道的逼真场景,使学员训练更具实用,同时,通过灌肠管流入的灌肠液可被可伸缩海绵体吸收和从前开口流出,前开口设有灌肠液收集袋,可将灌肠液回收再利用,避免浪费,同时,在显示屏内置有语音模块,该语音模块有三种情况的语音提示设置,包括患者出现便意;患者出现腹痛;粪便堵塞,液体无法下降等,可提醒学员做以下操作:减慢观察速度或降低灌肠袋的高度,嘱患者深呼吸,放松腹部肌肉,减轻便意;停止灌肠,报告医生,观察病情,配合处理;旋转肛管或挤压肛管,去除肛管前端堵塞粪便,顺利灌肠,本技术结构简单且具有新颖性,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模拟臀部和灌肠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模拟臀部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可伸缩海绵体和盖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医用灌肠仿真教学装置,包括盛液瓶1、输液架2、输液管3、灌肠管4、模拟肠管5、可伸缩海绵体6和模拟臀部7,所述输液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盛液瓶1且连通盛液瓶1的内腔,所述输液管3 的另一端与灌肠管4的一端对接,所述灌肠管4另一端的端头分别装设有温感仪、测压仪和测距仪,所述灌肠管4可活动套接于所述模拟肠管5,所述模拟肠管5内置于所述模拟臀部7内,所述可伸缩海绵体6内置套接于所述模拟肠管5,所述
模拟肠管5沿所述模拟臀部7前后侧贯通且设有前开口11和后开口12,所述前开口11装设有盖体13,所述模拟臀部7上部装设有控制装置14,该控制装置14分别与所述温感仪、所述测压仪和所述测距仪连接。
[0023]更进一步,所述输液管3中部装设有流速调节器31。
[0024]更进一步,所述输液架2中部装设有显示屏15,该显示屏15内置有语音提醒模块(由于视角原因,示意图未标注),该语音提醒模块和所述显示屏15均与所述控制装置14连接。
[0025]更进一步,所述模拟臀部7中部设有肛门开口16,该肛门开口16与所述后开口12连通,该肛门开口16环设有圆筒形的软胶套。
[0026]更进一步,所述输液管3上部设有滴壶32,该滴壶32内置一测速仪(由于视角原因,示意图未标注),该测速仪与控制装置14连接。
[0027]更进一步,所述盖体13下部套接有一灌肠液收集袋17。
[0028]更进一步,所述盖体13与所述可伸缩海绵体6粘合,该可伸缩海绵体 6通过所述盖体13可沿所述模拟肠管5内侧壁活动推拉。
[0029]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0]1、本技术首先通过设置输液架、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灌肠仿真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液瓶、输液架、输液管、灌肠管、模拟肠管、可伸缩海绵体和模拟臀部,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盛液瓶且连通盛液瓶的内腔,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与灌肠管的一端对接,所述灌肠管另一端的端头分别装设有温感仪、测压仪和测距仪,所述灌肠管可活动套接于所述模拟肠管,所述模拟肠管内置于所述模拟臀部内,所述可伸缩海绵体内置套接于所述模拟肠管,所述模拟肠管沿所述模拟臀部前后侧贯通且设有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前开口装设有盖体,所述模拟臀部上部装设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温感仪、所述测压仪和所述测距仪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灌肠仿真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中部装设有流速调节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灌肠仿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景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