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49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5
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用于防止人员在室内高空作业时坠落摔伤,并方便人员坠落后自救,所述防坠落装置包括防坠单元、自救单元和滑轮组,所述防坠单元包括安全绳、连接绳和安全防护服,所述安全绳设置在室内的两根立柱之间,所述安全绳穿过滑轮组设置,所述滑轮组包括滑动轮和自救轮,所述滑动轮和自救轮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安全绳设置在滑动轮下方,所述安全防护服的背部通过连接绳与滑轮组连接,所述自救单元包括救援绳,所述救援绳的一端固定在立柱的表面,另一端穿过滑轮组的自救轮。当施工人员失足坠落悬空时,能够及时拉拽救援绳,移动到架子上完成自救,避免长时间悬挂。避免长时间悬挂。避免长时间悬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空施工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空作业通常指的是高处作业,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T3608

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高处作业为:“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0003]室内在进行高于基准面2m的架子上进行操作时即为高空作业,需要提供一定的防护措施。目前室内施工的高空防护措施多数是为施工人员穿上安全带,安全带与空中固定的安全绳连接。但该保护措施下的施工人员虽然不容易因意外坠落而受伤,但却没有合适的自救措施,很可能出现坠落人员独自被吊在半空等待救援的场面,十分的耽误时间,且坠落人员长期被悬吊,在重力和安全带的束缚下,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甚至缺氧窒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该防坠落装置采用滑轮组连接安全绳和施工人员,方便施工人员进行移动,还设置有救援绳穿过滑轮组,当施工人员从架子上坠落后,悬在空中时,能够抓住救援绳,通过拉动救援绳回到架子上完成自救,避免长时间悬挂影响身体健康,也避免浪费施工时间。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用于防止人员在室内高空作业时坠落摔伤,并方便人员坠落后施行自救,所述防坠落装置包括防坠单元、自救单元和滑轮组,所述防坠单元包括安全绳、连接绳和安全防护服,所述安全绳设置在室内的两根立柱之间,所述安全绳穿过滑轮组设置,所述滑轮组包括滑动轮和自救轮,所述滑动轮位于自救轮上方,所述滑动轮和自救轮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安全绳设置在滑动轮下方,所述安全防护服穿在高空作业人员身上,所述安全防护服的背部通过连接绳与滑轮组连接,所述自救单元包括救援绳,所述救援绳的一端固定在立柱的表面,另一端穿过滑轮组的自救轮,紧贴自救轮设置。所述防坠落装置的防坠落功能和自救功能均整合到滑轮组来实现,尽可能的减小所述防坠落装置的体积,降低成本,也避免所述防坠落装置妨碍工人工作。当施工人员失足坠落悬空时,能够及时拉拽救援绳,移动到架子上完成自救,避免长时间悬挂。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所述滑轮组的连接板包括设置在滑动轮和自救轮后方的后板和前方的前板,所述后板为采用一整块钢板切割而成,所述后板的正面设置有凸起的导向块,所述后板围绕导向块设置有数个第一销轴孔,所述第一销轴孔中穿过销轴,所述滑动轮和自救轮分别套在对应的销轴上。
[0008]优选的,所述滑动轮和自救轮与各自的销轴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
能够减小滑动轮和自救轮与销轴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磨损,增加滑轮组的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轮为一个,所述自救轮为两个,所述滑动轮位于两个自救轮中间位置的上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前板包括数块固定板和活动板,每个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销轴孔,所述第二销轴孔与后板的第一销轴孔之间通过销轴穿有滑动轮或自救轮,每个固定板内侧都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打开时,可以将安全绳直接设置在滑动轮下方,所述救援绳也可以直接围绕自救轮设置,方便快捷,减少安装拆卸所述防坠落装置的时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前板的形状与后板相同。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轮设置在导向块上方,所述自救轮设置在导向块下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远离固定板一端活动连接在导向块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的侧面在面向滑动轮和自救轮的位置设置有向内凹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的形状包括三角形,所述导向块的角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能够将安全绳与救援绳隔离开来,避免滑动轮和自救轮转动和时,安全绳与救援绳互相干扰。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形状包括弧形,且导向槽的圆心与第一销轴孔的圆心对齐。所述导向槽为安全绳与救援绳在滑轮组中的滑动提供的足够的空间。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围绕所述滑动轮和自救轮设置有凹陷的导绳槽,所述导绳槽中设置有凸起的防滑纹路。所述防滑纹路能够防止安全绳与救援绳在导绳槽中滑动,使坠落人员拉动救援绳自救时更容易。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所述连接绳的长度小于所述防坠落装置的设置高度,所述连接绳的长度如果过长会使施工人员坠落时直接接触地面,导致所述防坠落装置失效。所述救援绳的长度不小于连接绳的长度加安全绳的长度,如果救援绳过短,坠落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救援绳从滑轮组中脱出,从而导致坠落人员无法抓到救援绳自救。
[0018]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所述防坠落装置在能够保护施工人员不会受到坠落伤害的同时,能够为坠落人员提供自救的机会,坠落人员可通过拉拽救援绳,滑动到架子旁,攀上架子完成自救。所述防坠落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不会妨碍施工人员的正常施工。所述防坠落装置设置了活动板,在安装时,打开活动板,可以直接将安全绳和救援绳直接塞入对应的位置,不需要找绳子的头端,十分的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附图中:
[0022]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1中滑轮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1中滑轮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1中后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实施例1中滑动轮侧视图;
[0027]图6为实施例1中滑动轮正视图;
[0028]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0029]1、防坠单元,11,安全绳,12、连接绳,13、安全防护服,2、自救单元,21、救援绳,3、滑轮组,31、滑动轮,32、自救轮,33、导绳槽,331、防滑纹路,34、连接板,341、前板,3411、固定板,3412、活动板,3413、第二销轴孔,3414、连接螺栓,342、后板,3421、导向块,3422、第一销轴孔,3423、导向板,3424、导向槽,35、销轴,4、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用于防止人员在室内高空作业时坠落摔伤,并方便人员坠落后施行自救,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坠单元(1)、自救单元(2)和滑轮组(3),所述防坠单元(1)包括安全绳(11)、连接绳(12)和安全防护服(13),所述安全绳(11)设置在室内的两根立柱(4)之间,所述安全绳(11)穿过滑轮组(3)设置,所述滑轮组(3)包括滑动轮(31)和自救轮(32),所述滑动轮(31)位于自救轮(32)上方,所述滑动轮(31)和自救轮(32)两侧设置有连接板(34),所述安全绳(11)设置在滑动轮(31)下方,所述安全防护服(13)穿在高空作业人员身上,所述安全防护服(13)的背部通过连接绳(12)与滑轮组(3)连接,所述自救单元(2)包括救援绳(21),所述救援绳(21)的一端固定在立柱(4)的表面,另一端穿过滑轮组(3)的自救轮(32),紧贴自救轮(32)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3)的连接板(34)包括设置在滑动轮(31)和自救轮(32)后方的后板(342)和前方的前板(341),所述后板(342)为采用一整块钢板切割而成,所述后板(342)的正面设置有凸起的导向块(3421),所述后板(342)围绕导向块(3421)设置有数个第一销轴孔(3422),所述第一销轴孔(3422)中穿过销轴(35),所述滑动轮(31)和自救轮(32)分别套在对应的销轴(3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自救的室内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轮(31)为一个,所述自救轮(32)为两个,所述滑动轮(31)位于两个自救轮(32)中间位置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锐于滨李志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固特邦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