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泵以及车辆装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22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抑制飞石等异物进入电动泵与车轴之间的电动泵、以及车辆装载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泵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马达部,具有在中心轴的轴方向上延伸的轴;泵部,与轴连结;逆变器部,控制马达部的旋转;以及壳体,收容马达部、泵部及逆变器部。壳体具有从壳体的外侧面突出的异物弹回突起。体的外侧面突出的异物弹回突起。体的外侧面突出的异物弹回突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泵以及车辆装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泵以及车辆装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载用的电动泵例如安装在驱动装置或变速器等车辆装载装置。驱动装置或变速器等由于与地面的距离近,因此有时在车辆的行驶中接触飞石等异物。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将电接头配置于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液状流体供给装置的第二侧面相向的位置。由此,保护电接头不受飞石等影响。
[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007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在将电动泵与车轴接近来配置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飞石等异物进入电动泵与车轴之间的担忧。
[0008]鉴于所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飞石等异物进入电动泵与车轴之间的电动泵、以及车辆装载装置。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0]本技术的电动泵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马达部,具有在中心轴的轴方向上延伸的轴;泵部,与所述轴连结;逆变器部,控制所述马达部的旋转;以及壳体,收容所述马达部、所述泵部及所述逆变器部。所述壳体具有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突出的异物弹回突起。
[0011]本技术的电动泵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异物弹回突起具有位于所述异物弹回突起的径向外端面,并在轴方向上延伸的异物弹回肋部,所述异物弹回肋部的轴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壳体的轴方向的长度短。
[0012]本技术的电动泵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壳体具有:壳体本体部,至少收容所述马达部;以及逆变器机箱,收容所述逆变器部,配置在所述壳体本体部的轴方向一侧;所述异物弹回突起具有:第一突起部,从所述壳体本体部的外侧面朝径向外侧突出;以及第二突起部,从所述逆变器机箱的外侧面朝径向外侧突出,在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突起部相向,所述第一突起部的径向外端部的径向位置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径向外端部的径向位置相同。
[0013]本技术的电动泵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第二突起部的轴方向的长度比所述逆变器机箱的轴方向的长度短。
[0014]本技术的电动泵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壳体本体部具有从所述壳体本体部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凸缘部,所述逆变器机箱具有从所述逆变器机箱朝径向外侧突出,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凸缘部的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突起部从所述第一凸缘部朝径向外侧突
出,所述第二突起部从所述第二凸缘部朝径向外侧突出。
[0015]本技术的电动泵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异物弹回突起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外端面为平面状及凹曲面状的任一种。
[0016]本技术的电动泵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异物弹回突起的至少一部分为金属。
[0017]另外,本技术的车辆装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所述电动泵;被安装体,安装所述电动泵;以及车轴,可相对于所述被安装体进行旋转,空开间隙与所述异物弹回突起相向。所述异物弹回突起与所述车轴之间的距离为10mm以下。
[0018]技术的车辆装载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异物弹回突起与所述车轴之间的距离为5mm以下。
[0019]技术的车辆装载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异物弹回突起与所述车轴相互平行地延伸。
[0020][技术的效果][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抑制飞石等异物进入电动泵与车轴之间的电动泵、以及车辆装载装置。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泵的立体图,省略泵盖的图示。
[0023]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装载装置的一部分的侧面图。
[0024]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装载装置的一部分的剖面图,表示图2的 III

III剖面。
[0025][符号的说明][0026]1:车辆装载装置
[0027]10:电动泵
[0028]20:马达部
[0029]22:轴
[0030]30:泵部
[0031]40:壳体
[0032]41:壳体本体部
[0033]42:第一凸缘部
[0034]43:第二凸缘部
[0035]50:逆变器部
[0036]60:逆变器机箱
[0037]70:异物弹回突起
[0038]70a:外端面
[0039]70b:异物弹回肋部
[0040]71:第一突起部
[0041]72:第二突起部
[0042]100:被安装体
[0043]110:车轴
[0044]J:中心轴
[0045]L: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46]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泵10及车辆装载装置1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电动泵10包括:马达部20、泵部30、逆变器部50、壳体40、以及连接器部80。车辆装载装置1包括:电动泵10、被安装体100、以及车轴110。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泵10与车轴110 并列配置,具体而言,空开间隙而接近配置。
[0047]如图3所示,马达部20具有将中心轴J作为中心的轴22,中心轴J沿着 Z轴方向延伸。轴22的中心轴J相当于电动泵10的中心轴。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中心轴J平行的方向仅称为“轴方向”。轴方向是中心轴J延伸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部20的轴方向位置与逆变器部50的轴方向位置互不相同。即,马达部20与逆变器部50在轴方向上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将轴方向之中,从马达部20朝向逆变器部50的方向称为轴方向一侧(+Z侧),将从逆变器部50朝向马达部20的方向称为轴方向另一侧(

Z侧)。如图2 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方向相当于车轴110延伸的方向。即,轴22的中心轴J与车轴110的中心轴C相互平行。因此,也可以将中心轴J的轴方向改称为车轴110的中心轴C的轴方向。
[0048]将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径向仅称为“径向”。将径向之中,靠近中心轴J 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J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将以中心轴J 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即环绕中心轴J的轴仅称为“圆周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行的方向”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包含大致正交的方向。
[0049]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泵10例如吸入、喷出油等流体。电动泵10例如具有使流体在流路中循环的功能。在流体为油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电动泵10改称为电动油泵。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泵10安装在作为车辆的驱动装置的框体的被安装体100。即,电动泵10装载在车辆。虽然未特别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是马达单元。另外,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发动机。另外,驱动装置也可以包括马达单元与发动机。
[0050]如图3所示,被安装体100具有安装面104、凹部101、入口102、以及出口103。安装面104朝向轴方向一侧。凹部101从安装面104朝轴方向另一侧凹陷。凹部101为有底的圆孔状。入口102在凹部101的底面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部,具有在中心轴的轴方向上延伸的轴;泵部,与所述轴连结;逆变器部,控制所述马达部的旋转;以及壳体,收容所述马达部、所述泵部及所述逆变器部,所述壳体具有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突出的异物弹回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弹回突起具有位于所述异物弹回突起的径向外端面,并在轴方向上延伸的异物弹回肋部,所述异物弹回肋部的轴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壳体的轴方向的长度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壳体本体部,至少收容所述马达部;以及逆变器机箱,收容所述逆变器部,配置在所述壳体本体部的轴方向一侧;所述异物弹回突起具有:第一突起部,从所述壳体本体部的外侧面朝径向外侧突出;以及第二突起部,从所述逆变器机箱的外侧面朝径向外侧突出,在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突起部相向,所述第一突起部的径向外端部的径向位置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径向外端部的径向位置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轴方向的长度比所述逆变器机箱的轴方向的长度短。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祐树村田大辅坂田智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