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鱼类养殖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鱼类养殖用投喂装置,具体有底座、壳体,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与壳体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的顶端面中心设置有电机壳体二所述壳体的顶端面,电机壳体二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内腔,沿竖直方向设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平台,壳体的内腔左下处设置有电机壳体一,所述电机一的电机转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连接杆二,壳体的内腔之中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连接杆二不与电机一连接的一端与输送管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二外壁设置有环绕的提升螺旋,所述输送管道的下端面最右侧处设置有投放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鱼类养殖人工投放效率低下的问题。型旨在解决鱼类养殖人工投放效率低下的问题。型旨在解决鱼类养殖人工投放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鱼类养殖用投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鱼类养殖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鱼类养殖用投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鱼类养殖即鱼的繁殖、饲养和放养,鱼类养殖,也称作水产养殖、养鱼和养鱼业,在维持食物的供应、垂钓以及扩大捕鱼区这些方面是重要的,通过鱼类养殖,许多种类被成功地引进新的区域。有一种鱼类养殖是将饲养金鱼和热带鱼作为职业和业余爱好,其他的则包括饲养鲤科小鱼当作诱饵以及在私人水域饲养其他鱼类,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养殖着大量的鱼类且大多用于商业销售,目前在鱼类养殖过程中,一些小型鱼塘的养殖户主要采用人工投料的方式进行食料的投喂,这种手动投喂的方式需工作人员沿着池塘边缘慢慢投喂,这样投喂方式不仅仅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同时还要消耗工作人员的大量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鱼类养殖用投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动投喂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鱼类养殖用投喂装置,具体有底座、壳体,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与壳体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的下端面靠近四个角处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的顶端面中心设置有电机壳体二,且电机壳体二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电机壳体二的内腔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电机二,所述壳体的顶端面,电机壳体二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内腔,沿竖直方向设有连接杆一,且连接杆一的顶端与电机二的电机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为两组支撑杆垂直组合,连接杆一通过轴承与支撑平台活动连接,支撑平台与壳体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的外壁设置有三组活动连接的搅拌杆,所述支撑平台的下方设置有料斗,且料斗与壳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料斗的下方,壳体的内腔左下处设置有电机壳体一,且电机壳体一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壳体一的内腔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电机转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的四周,电机壳体一的右侧端面,料斗的下方,壳体的内腔之中设置有输送管道,且输送管道与壳体内壁可拆卸连接,输送管道与料斗、电机壳体一活动连接,所述输送管道与料斗连接处设置有开口,输送管道通过开口与料斗、壳体内腔连通,所述连接杆二不与电机一连接的一端与输送管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二外壁设置有环绕的提升螺旋,且提升螺旋与连接杆二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下端面最右侧处设置有投放壳体,且投放壳体与输送管道内腔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投放壳体的后端面设置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电机转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投放器,所述投放器为六组支撑板组成,且均匀与电机三的电机转轴连接,所述投放壳体的右侧端面设置有投放口。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端外壁中心设置有舷窗,且舷窗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舷窗与壳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层。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端外壁,舷窗的上方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把手设置有防滑套。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面的进料口通过合页安装相匹配的合页开门,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在电机壳体一处设置有矩形开口,且在开口处设通过合页设置有维修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壳体的中心采用搅拌杆的设置在进行饲料的倒入时能够对于饲料进行搅拌,让饲料不在壳体的内腔堆积,同时也能增加不同饲料的混合能力,之后电机一开始工作,让提升螺旋带着饲料慢慢的向投放壳体运动,投喂速度快且投料均匀,达到了方便投喂的目的,而且前端面设置有把手底座设置有万向轮能够帮助人们在投放的过程中不断的移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前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支撑平台组合示意图。
[0014]图中:1.万向轮;2.底座;3.电机壳体一;4.料斗;5.支撑平台;6.连接杆一;7.电机壳体二;8.搅拌杆;9.壳体;10.提升螺旋;11.输送管道;12.连接杆二;13.投放壳体;14.投放口;15.投放器;16.把手;17.舷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0017]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鱼类养殖用投喂装置,请参阅图1,具体有底座2、壳体9,底座2的上端面与壳体9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底座2的下端面靠近四个角处设置有万向轮1,且万向轮1与底座2可拆卸连接,在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万向轮1进行移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0018]请参阅图1,壳体9的顶端面中心设置有电机壳体二,且电机壳体二7与壳体9活动连接,电机壳体二7的内腔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电机二,为搅拌饲料提供动力支撑。
[0019]请参阅图1,壳体9的顶端面,电机壳体二7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在进行饲料倒入能够通过进料口进入壳体9的内腔。
[0020]请参阅图1,壳体9的内腔,沿竖直方向设有连接杆一6,且连接杆一6的顶端与电机二的电机转轴活动连接,连接杆一6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平台5,支撑平台5为两组支撑杆垂直组合,连接杆一6通过轴承与支撑平台5活动连接,支撑平台5与壳体9内壁活动连接,连接杆一6的外壁设置有三组活动连接的搅拌杆8,在进行搅拌时能够通过电机二的带动使得连接
杆一6在支撑平台5上能够进行转动,继而让搅拌杆8能够进行对饲料的搅动,防止出现饲料堵塞的现象,同时也能增加饲料的混合程度。
[0021]请参阅图1,支撑平台5的下方设置有料斗4,且料斗4与壳体9的内壁可拆卸连接,让饲料能够进入下一个输送的环节。
[0022]请参阅图1,料斗4的下方,壳体9的内腔左下处设置有电机壳体一3,且电机壳体一3与壳体9可拆卸连接,电机壳体一3的内腔设置有电机一,电机一的电机转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连接杆二12,连接杆二12的四周,电机壳体一 3的右侧端面,料斗4的下方,壳体9的内腔之中设置有输送管道11,且输送管道11与壳体9内壁可拆卸连接,输送管道11与料斗4、电机壳体一3活动连接,输送管道11与料斗4连接处设置有开口,输送管道11通过开口与料斗4、壳体9内腔连通,连接杆二12不与电机一连接的一端与输送管道11活动连接,连接杆二12外壁设置有环绕的提升螺旋10,且提升螺旋10与连接杆二12固定连接,当饲料通过上部分料斗进入输送管道11的内腔时电机一开始工作,电机一带动连接杆二12进行转动,然后连接杆二12带动提升螺旋10均匀的将饲料送入下一个环节。
[0023]请参阅图1和图3,输送管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鱼类养殖用投喂装置,具体有底座(2)、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与壳体(9)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2)的下端面靠近四个角处设置有万向轮(1),且万向轮(1)与底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9)的顶端面中心设置有电机壳体二,且电机壳体二(7)与壳体(9)活动连接,所述电机壳体二(7)的内腔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电机二,所述壳体(9)的顶端面,电机壳体二(7)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9)的内腔,沿竖直方向设有连接杆一(6),且连接杆一(6)的顶端与电机二的电机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6)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平台(5),所述支撑平台(5)为两组支撑杆垂直组合,连接杆一(6)通过轴承与支撑平台(5)活动连接,支撑平台(5)与壳体(9)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6)的外壁设置有三组活动连接的搅拌杆(8),所述支撑平台(5)的下方设置有料斗(4),且料斗(4)与壳体(9)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料斗(4)的下方,壳体(9)的内腔左下处设置有电机壳体一(3),且电机壳体一(3)与壳体(9)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壳体一(3)的内腔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电机转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连接杆二(12),所述连接杆二(12)的四周,电机壳体一(3)的右侧端面,料斗(4)的下方,壳体(9)的内腔之中设置有输送管道(11),且输送管道(11)与壳体(9)内壁可拆卸连接,输送管道(11)与料斗(4)、电机壳体一(3)活动连接,所述输送管道(1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领,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恒兴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