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耗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72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耗材盒,包括壳体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密封圈,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圈安装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以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后内部形成一密封的且能够用于存放打印耗材的容纳腔室;矫正机构,所述第一壳体上安装有出料构件,所述出料构件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贯穿所述出料构件,其连通所述壳体机构外部与容纳腔室,所述矫正机构设置于出料口内,所述矫正机构与出料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矫正机构内设置有供打印耗材的端头部分插入的矫正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耗材存放方式会导致耗材出现变脆或变形等不良状况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耗材盒


[0001]本技术属于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耗材盒。

技术介绍

[0002]熔融沉积成型,是一种将各种热熔性的丝状材料(蜡、ABS和尼龙等)加热熔化并成形的方法,是3D打印技术的一种。其通常采用耗材有PLA、ABS和尼龙等。3D打印耗材的质量是影响3D打印成品的质量一个重要因素。
[0003]PLA不溶于水,但其吸水率高。当暴露于空气或水中时,会导致PLA趋向变质,容易导致PLA耗材变硬变脆,没有妥善储存的耗材会吸附灰尘,吸收水分,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南方地区,湿度总体比较大,北方则要好一些,气候相对干燥。暴露在空气中,会导致耗材在挤出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打印物的质量也会下降。如果耗材吸收了水分,在挤出时会发出爆裂的脆响。同时耗材在使用时,其耗材末端通常会出现弯曲变形,导致耗材不便于插入送料机构内。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纳和存放耗材的耗材盒。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1662636U)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耗材材料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焊接有万向架,所述万向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内侧分别焊接有推杆和固定杆。
[0005]但是现有技术任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6]现有技术的耗材存放方式仍然会导致耗材出现各种问题,会导致耗材出现变脆或是变形等不良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耗材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耗材存放方式仍然会导致耗材出现各种问题,会导致耗材出现变脆或是变形等不良状况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3D打印耗材盒,包括:
[0010]壳体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密封圈,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圈安装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以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后内部形成一密封的且能够用于存放打印耗材的容纳腔室;
[0011]矫正机构,所述第一壳体上安装有出料构件,所述出料构件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贯穿所述出料构件,其连通所述壳体机构外部与容纳腔室,所述矫正机构设置于出料口内,所述矫正机构与出料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矫正机构内设置有供打印耗材的端头部分插入的矫正孔。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还设置有安装于第一壳体上部的扣合板和安装于第一壳体下部的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二壳体上部固定连接的卡扣及与第二壳体下部固定连接的凸块,所述凸块插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卡扣与扣合板卡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壳体
与第二壳体的扣合。
[0013]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中部设置有安装槽口,所述安装槽口内设置有夹持滚轮构件,所述夹持滚轮构件与安装槽口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出料构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盖板,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后,所述出料盖板抵接在出料构件的侧部。
[0014]优选的,所述夹持滚轮构件设置有多对,多对所述夹持滚轮构件对称设置于出料口两侧,所述夹持滚轮构件包括一端活动连接于安装槽口内的遥杆、活动连接于遥杆另一端的夹持轮及一端与遥杆中部连接的滚轮弹簧,所述滚轮弹簧另一端与安装槽口内壁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上固定设置有透明视窗。
[0016]优选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本体、固定连接于本体上部的握持部、设置于本体内部的矫正孔、设置于矫正孔侧部的夹持槽口及安装于夹持槽口内的弹性夹持构件,用于矫正耗材端头部分,并对耗材进行夹紧。
[0017]优选的,所述矫正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本体侧部的磁铁,所述出料构件的出料口也对应安装有磁铁,用于将矫正机构临时吸附于出料构件上。
[0018]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持构件为弹片,所述弹片为片状结构,所述弹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弹片圆周阵列设置于矫正孔圆周面上,实现对耗材的夹持。
[0019]优选的,还包括滚轴机构,所述滚轴机构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内壁的安装筒、安装于安装筒外圆周上的轴承及安装于轴承外圆周上的滚动筒,所述轴承将滚动筒活动连接于安装筒上,耗材卷安装在所述滚动筒上。
[0020]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安装于第一壳体底部的配重腔室及安装于配重腔室内部的配重。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的一种3D打印耗材盒,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耗材存放方式会导致耗材出现变质,通过3D打印耗材盒可以使耗材处于一个隔绝空气的条件,防止耗材变质,尤其是PLA 耗材变脆或端头变形的问题,影响下次打印。
[0023]本技术的壳体机构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密封圈,形成一个可拆卸的密闭容腔,将耗材放入容腔内,用于隔绝空气,防止PLA耗材变质,再增加了矫正机构,用于将耗材端头的端头插入矫正机构的矫正孔,防止端头翘曲变形,并且进行矫形,将弯曲的耗材进行矫正,便于耗材在使用时,插入3D打印机内。
[0024]本技术中该耗材盒在使用时,先将凸块插入凹槽,然后将卡扣与扣合板卡接,实现将耗材密封在第一壳体内,防止耗材与空气接触,进而防止耗材出现变质。其中的出料构件的设置,便于将耗材从第一壳体拉出,将耗材从第一壳体中直接拉出,并送入3D打印机内,可以使得耗材可以在该耗材盒中直接被使用,待打印完成后,可以直接将耗材端头部分从3D 打印机中拔出,并将耗材端头部分直接插入矫正机构中,再将矫正机构插入出料构件的出料口中,即可完成耗材整理。其中的夹持滚轮构件的设置,可以减小耗材从出料口拉出的摩擦力,使得耗材使用更加顺滑,不会出现卡顿,有利于打印机的正常工作,同时,耗材被拔出后,其耗材两侧的夹持滚轮构件可以对耗材起到夹持作用,防止耗材收缩至容纳腔室内。
及与第二壳体12下部固定连接的凸块123,凸块123插入凹槽114中,卡扣121与扣合板 112卡接,用于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扣合。
[0050]其中该耗材盒在使用时,先将凸块123插入凹槽114,然后将卡扣121与扣合板112卡接,实现将耗材密封在第一壳体11内,防止耗材与空气接触,进而防止耗材出现变质。
[0051]如图1、4和6所示,出料口115中部设置有安装槽口117,安装槽口117内设置有夹持滚轮构件116,夹持滚轮构件116与安装槽口117内壁连接,第二壳体12上对应出料构件 1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盖板12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连接后,出料盖板122抵接在出料构件111的侧部。
[0052]其中的出料构件111的设置,便于将耗材从第一壳体11拉出,将耗材从第一壳体11中直接拉出,并送入3D打印机内,可以使得耗材可以在该耗材盒中直接被使用,待打印完成后,可以直接将耗材端头部分从3D打印机中拔出,并将耗材端头部分直接插入矫正机构2 中,再将矫正机构2插入出料构件111的出料口115中,即可完成耗材整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耗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构(1),所述壳体机构(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密封圈(13),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圈(13)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连接处,以使得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连接后内部形成一密封的且能够用于存放打印耗材的容纳腔室;矫正机构(2),所述第一壳体(11)上安装有出料构件(111),所述出料构件(111)上设置有出料口(115),所述出料口(115)贯穿所述出料构件(111),其连通所述壳体机构(1)外部与容纳腔室,所述矫正机构(2)设置于出料口(115)内,所述矫正机构(2)与出料口(115)可拆卸连接,所述矫正机构(2)内设置有供打印耗材的端头部分插入的矫正孔(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耗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还设置有安装于第一壳体(11)上部的扣合板(112)和安装于第一壳体(11)下部的凹槽(114),所述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与第二壳体(12)上部固定连接的卡扣(121)及与第二壳体(12)下部固定连接的凸块(123),所述凸块(123)插入所述凹槽(114)中,所述卡扣(121)与扣合板(112)卡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扣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耗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15)中部设置有安装槽口(117),所述安装槽口(117)内设置有夹持滚轮构件(116),所述夹持滚轮构件(116)与安装槽口(117)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2)上对应所述出料构件(1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盖板(122),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连接后,所述出料盖板(122)抵接在出料构件(111)的侧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耗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滚轮构件(116)设置有多对,多对所述夹持滚轮构件(116)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勇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萤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