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柜,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机柜的冷却效率。该机柜包括多个业务层,该多个业务层中每个业务层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均液槽,该多个均液槽中的每个均液槽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凸针式导液管,每个业务层的下端设置有一个集液槽;设置于机柜底部的储液槽,该储液槽的进液管与多个业务层的集液槽连通,储液槽的出液管与每个业务层的每个均液槽连通;设置于储液槽内部的换热器。设置于储液槽内部的换热器。设置于储液槽内部的换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柜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机柜。
技术介绍
[0002]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设备不同于服务器,其在机柜中的安装方式决定了其设备的冷却方式。OTN设备的业务板一般是以插入的方式安装在机柜中。
[0003]OTN设备的业务板在工作时,温度会升高。在业务板的温度较高时,会影响业务板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业务板的温度,通常是通过冷气流的方式对OTN设备进行冷却。在同一机房,OTN设备有多种气流冷却形式,机柜制冷很难实现统一的冷却方式。同时,机柜自身还存在串气现象,导致机柜内的OTN设备冷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柜,用于提高机柜的设备的冷却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机柜,该机柜包括:多个业务层,该多个业务层中每个业务层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均液槽,该多个均液槽中的每个均液槽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凸针式导液管,每个业务层的下端设置有一个集液槽;设置于机柜底部的储液槽,该储液槽的进液管与多个业务层的集液槽连通,储液槽的出液管与每个业务层的每个均液槽连通;设置于储液槽内部的换热器。
[0007]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冷却液可以通过业务层的均液槽流经业务板后,汇入集液槽,通过热交换,降低机柜内的业务板的温度,实现对业务层的业务板的冷却。同时,集液槽内的高温冷却液流入设置有换热器的储液槽,通过换热器可以快速的降低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降温后的冷却液可以循环使用。如此,通过冷却液的不断循环流动,一方面降低了业务板的温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柜的均液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
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0013]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001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15]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架构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通信技术的演变和其他设备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0016]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柜,该机柜可以包括:多个业务层(例如,图1中的业务层1和业务层2),该多个业务层均设置有多个卡槽。每个卡槽可以插入业务板10。该多个业务板10为插入式的业务板。该多个业务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均液槽20。一个均液槽20对应一个或多个业务板10。例如,图1中,一个均液槽20对应2个业务板10。也就是说,一个均液槽20的宽度与2个业务板10的总宽度一致。
[0017]其中,均液槽20可以用于存储冷却液。每个均液槽20之间隔离。冷却液可以为电子氟化液。均液槽20的下端可以设置有多个出液口。均液槽20内的冷却液可以通过该多个出液口流入卡槽内,与卡槽内的业务板进行热交换,以降低业务板的温度。
[0018]一种设计中,如图2所示,均液槽20的多个出液口的每个出液口均设置有一个凸针式导液管201。该凸针式导液管的朝向可以为业务板的方向。该凸针式导液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α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位于(0
°
,90
°
)之间,比如,可以为60
°
。如此,可以保证出液口喷出的冷却液可以与业务板充分接触,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0019]其中,每个业务层的下端还设置有一个集液槽30。该集液槽30与一个或多个均液槽20可以通过业务板10之间间隙连通。也即,流出均液槽20的冷却液可以通过业务板之间的间隙流入集液槽30。
[0020]其中,机柜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储液槽40。该储液槽40的进液管与多个业务层的集液槽30的出液管连通。储液槽40的出液管与每个业务层的均液槽20连通。如此,可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使用。
[0021]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储液槽40的冷却液可以流入均液槽20,储液槽40的出液管设置有冷却液循环泵50。该冷却液循环泵工作时,可以使得储液槽40内的冷却液流入均液槽20。
[0022]需要说明的是,储液槽40的容量可以容纳循环流通的冷却液。如此,在机柜进行检修时,可以将循环流通的冷却液存放在储液槽40内,在不影响机柜的检修的情况下,不浪费冷却液。
[0023]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柜,每个业务层还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该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采集业务板的温度。该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与冷却液循环泵50通信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线路连接。
[0024]具体的,冷却液循环泵50可以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调整自身的运行频率。例如,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冷却液循环泵50可以提供
运行频率,用以提高冷却液的流动速率;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冷却液循环泵50可以降低运行频率,用以降低冷却液的流动速率。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予限制。冷却液循环泵可以为变频循环泵。
[0025]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机柜的下方还设置有一个架空层60。该架空层60可以保证机柜的下方的空气流通,加快储液槽40内的冷却液与空气的热交换,降低冷却液的温度。架空层60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为10厘米,不予限制。
[0026]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储液槽40的内部还可以设置有换热器401。该换热器401可以用于降低储液槽40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其中,换热器401的出液管和进液管分别与设置于机柜外部的室外机连通。如此,当室外机以及换热器401工作时,可以通过冷却液的外循环,使得冷却液与机柜的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包括:多个业务层,所述多个业务层中的每个业务层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均液槽,所述多个均液槽中的每个均液槽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凸针式导液管,所述每个业务层的下端设置有一个集液槽;设置于所述机柜底部的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进液管与所述多个业务层的集液槽连通,所述储液槽的出液管与所述每个业务层的每个均液槽连通;设置于所述储液槽内部的换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针式导液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于(0
°
,90
°
)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的下方还设置一个架空层。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机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健,朱清峰,钟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