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46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及车辆,所述悬置支架结构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支撑于所述车辆的车身上;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上且与动力总成相连;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和所述减振结构上且构造为在所述减振结构与所述悬置支架相对转动后止抵。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该悬置支架结构可以在悬置支架和减振结构相对转动时阻止减振结构继续转动,使悬置支架结构具有防转功能。防转功能。防转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现有燃油车辆左悬置布置大多为纯橡胶悬置结构,该纯橡胶悬置结构由内芯、外支架、胶体组成,并且该橡胶悬置通过与过渡连接外支架配合实现限位,但是现有橡胶悬置结构扭转限位能力不足,动力总成后端支架、壳体结构受到冲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该悬置支架结构可以在悬置支架和减振结构相对转动时阻止减振结构继续转动,使悬置支架结构具有防转功能。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悬置支架结构的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悬置支架结构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支撑于所述车辆的车身上;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上且与动力总成相连;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和所述减振结构上且构造为在所述减振结构与所述悬置支架相对转动后止抵。
[0006]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该悬置支架结构的悬置支架和减振结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当悬置支架和减振结构相对转动时,通过将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止抵,阻止减振结构继续转动,使悬置支架结构具有防转功能。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件构造为凸出于所述减振结构外周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件构造为形成于所述悬置支架上且适于容纳所述限位凸起的限位缺口,所述限位凸起的外周壁与所述限位缺口的内周壁在所述减振结构与所述悬置支架相对转动的方向上彼此正对。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凸起包括在所述减振结构的转动方向上背离彼此的第一止抵面和第二止抵面,所述限位缺口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抵面正对的第一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止抵面正对的第二配合面。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缺口构造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凸起对称设置于所述减振结构的外周。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悬置支架结构还包括:动力总成支架,所述动力总成支架设置于所述减振结构上且适于连接动力总成;其中所述悬置支架上设置有第三限位件,所述动力总成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限位件在所述动力总成支架与所述悬置支架相对转动方向上正对的第四限位件。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限位件构造为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上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第一限位支脚,所述第四限位件构造为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支脚之
间的两个第二限位支脚。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支脚朝向彼此的一侧和/或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支脚背离彼此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振结构包括:第一减振件,所述第一减振件分别与所述动力总成以及悬置支架连接且上端与所述悬置支架止抵,所述第一减振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减振件,所述第二减振件与所述悬置支架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减振件下侧,所述第二减振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减振件的下端止抵。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减振件的上端设置有适于与所述悬置支架止抵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减振件的下端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二减振件止抵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止抵凸起。
[0015]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车辆。
[0016]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由于本技术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因此该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的悬置支架和减振结构相对转动时,通过将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止抵,进而阻止减振结构继续转动,使该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的具有防转功能。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减振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减振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支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悬置支架结构1,悬置支架11,
[0027]第一支脚部111,第二支脚部112,横梁113,卡接槽114,卡接配合槽115,车身安装孔116,外连接支架117,第一限位支脚118,
[0028]减振结构12,第一减振件121,第一接触面1211,第二接触面1212,止抵凸起1213,螺栓安装孔1214,安装凸台1215,主体部1216,支架连接臂1217,卡接板1218,限位翻边1219,
[0029]第二减振件122,限位橡胶件1221,固定支架1222,卡接配合部1223,
[0030]限位凸起13,限位缺口14,动力总成支架15,定位螺栓151,动力总成安装孔152,第二限位支脚153,缓冲垫1531,支架定位柱154。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下面参考图1

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1,悬置支架结构1包括悬置支架11、减振结构12、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悬置支架11支撑于车辆的车身上,减振结构12设置于悬置支架11上且与动力总成相连,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悬置支架11和减振结构12上且构造为在减振结构12与悬置支架11相对转动后止抵。
[0033]相关技术中,现有燃油车辆左悬置布置大多为纯橡胶悬置结构,该纯橡胶悬置结构由内芯、外支架、胶体组成,并且该橡胶悬置通过与过渡连接外支架配合实现限位,但是现有橡胶悬置结构扭转限位能力不足,动力总成后端支架、壳体结构受到冲击较大。
[0034]具体而言,悬置支架结构1包括悬置支架11、减振结构12、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悬置支架11支撑在车辆的车身上,并且悬置支架11与车身固定连接,在悬置支架11的自由端设置有车身安装孔116,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悬置支架(11),所述悬置支架(11)支撑于所述车辆的车身上;减振结构(12),所述减振结构(12)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11)上且与动力总成相连;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11)和所述减振结构(12)上且构造为在所述减振结构(12)与所述悬置支架(11)相对转动后止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构造为凸出于所述减振结构(12)外周的限位凸起(13);所述第二限位件构造为形成于所述悬置支架(11)上且适于容纳所述限位凸起(13)的限位缺口(14),所述限位凸起(13)的外周壁与所述限位缺口(14)的内周壁在所述减振结构(12)与所述悬置支架(11)相对转动的方向上彼此正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13)包括在所述减振结构(12)的转动方向上背离彼此的第一止抵面和第二止抵面,所述限位缺口(14)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抵面正对的第一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止抵面正对的第二配合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13)与所述限位缺口(14)构造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凸起(13)对称设置于所述减振结构(12)的外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总成支架(15),所述动力总成支架(15)设置于所述减振结构(12)上且适于连接动力总成;其中所述悬置支架(11)上设置有第三限位件,所述动力总成支架(1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限位件在所述动力总成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