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舷外机储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6939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舷外机储运装置,涉及特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竖主体和横主体,所述竖主体固定在横主体上端偏后端,所述竖主体后侧上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操控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后端装有攀登轮,所述横主体后端装有行走轮,所述横主体后端装有辅助手柄,所述竖主体下端设置有支腿,所述竖主体上装有支架及棘轮锁紧带,所述竖主体上且支架及棘轮锁紧带上方设置有舷外机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变救援队无专用储运装置的现状。该装置经过试制能够满足救援队的使用要求,明显提高舷外机取放能力和快速转运能力,达到预期设计目的。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舷外机储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设备
,具体为一种舷外机储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舷外机储运装置种类很多,但功能及指标与抢险救援的需求有较大差距。现有舷外机储运装置上下运输车过程搬运困难,用时过长,需要3

4名队员搬运,只适合于平坦路面的缓慢行走,且难以满足野外岸边滩涂复杂路面的快速行走。然而紧急情况下,救援队需要快速出动,现由舷外机储运装置难以满足任务需求。基于以上原因和担负抗洪抢险应急任务的要求,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能够实施快速装卸载、班组作业的实战化舷外机储运装置,以满足快速抗洪抢险和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舷外机储运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舷外机储运装置,包括竖主体和横主体,所述竖主体固定在横主体上端偏后端,所述竖主体后侧上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操控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后端装有攀登轮,所述横主体后端装有行走轮,所述横主体后端装有辅助手柄,所述竖主体下端设置有支腿,所述竖主体上装有支架及棘轮锁紧带,所述竖主体上且支架及棘轮锁紧带上方设置有舷外机限位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竖主体包括两根竖杆,每根所述竖杆上装有一支撑杆。
[0007]进一步地,每根所述竖杆上端设有连接孔。
[0008]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支撑杆下端与防护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架下端装有维修挂钩,所述防护架侧面通过连接杆与竖杆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两根所述竖杆之间装有一支架及棘轮锁紧带。
[0010]进一步地,两根所述竖杆之间装有一舷外机限位板。
[0011]进一步地,每根竖杆后侧的同一高度上装有一个安装挂钩和一组安装锁扣,所述安装挂钩和安装锁扣用于安装维修工具箱。
[0012]进一步地,所述维修工具箱包括工作台、油盘、挂绳和水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横主体包括两根横杆,每根横主体后端装有一个行走轮,两根所述横杆之间固定有一辅助手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改变救援队无专用储运装置的现状。该装置经过试制能够满足救援队的使用要求,明显提高舷外机取放能力和快速转运能力,达到预期设计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安装维修工具箱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安装维修工具箱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储存状态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行走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装卸状态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的维修状态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的试车状态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的运输状态示意图。
[0025]图中:1攀登轮,2防护架,3维修挂钩,4竖主体,5安装挂钩,6安装锁扣,7支架及棘轮锁紧带,8行走轮,9连接孔,10操控手柄,11舷外机限位板,12辅助手柄,13横主体,14支腿,15维修工具箱,1501工作台,1502油盘,1503挂绳,1504水囊,1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照图1

4,一种舷外机储运装置,包括竖主体4和横主体13,所述横主体13与所述竖主体4均采用铝合金矩管制成,所述横主体13与所述竖主体4均通过焊接而成,整体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具有重量轻;所述竖主体4固定在横主体13上端偏后端,所述竖主体4靠近横主体13后端的一侧为后侧,所述竖主体4后侧上端固定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与操控手柄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6后端装有攀登轮1,攀登轮1为尼龙轮,所述横主体13后端装有行走轮8,行走轮8为橡胶轮,所述横主体13后端装有辅助手柄12,操作手柄与辅助手柄12均采用铝合金圆管制成,所述竖主体4下端设置有支腿14,所述竖主体4上装有支架及棘轮锁紧带7,所述竖主体4上且支架及棘轮锁紧带7上方设置有舷外机限位板11。所述竖主体4包括两根竖杆,每根所述竖杆上装有一支撑杆16。每根所述竖杆上端设有连接孔9。每根所述支撑杆16下端与防护架2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架2下端装有维修挂钩3,所述防护架2侧面通过连接杆与竖杆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竖杆之间装有一支架及棘轮锁紧带7。两根所述竖杆之间装有一舷外机限位板11。每根竖杆后侧的同一高度上装有一个安装挂钩5和一组安装锁扣6,所述安装挂钩5和安装锁扣6用于安装维修工具箱15。
[0028]所述维修工具箱15包括工作台1501、油盘1502、挂绳1503和水囊1504。本舷外机储运装置根据实际任务需要设有的设有维修工具箱15,维修工具箱15由工作台1501和油盘1502以及箱内的维修工具、水囊1504、挂绳1503、备件等组成,工作台1501和油盘1502设计的开口处尺寸相同,两者用固定在主体和油盘1502上的搭扣链接合并为一箱体,箱内的维修工具、水囊1504、挂绳1503、备件均装在箱体内,固定在框架上,用于维修舷外机及舷外机储运装置。维修工具箱15数量可视情况配备。
[0029]所述横主体13包括两根横杆,每根横主体13后端装有一个行走轮8,两根所述横杆之间固定有一辅助手柄12。
[0030]舷外机安装时首先通过舷外机限位板11限位,然后把舷外机基座上的2个固定孔与在横主体13上端焊接的螺母对接,利用配备的螺栓紧固,最后紧固支架及棘轮锁紧带7辅助固定。
[0031]图5为本技术的储存状态,存储状态时,舷外机储运装置站立,四个支撑着地,重心在支撑点之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占地面积小,并排储存,排列整齐,存取方便。加防护罩可长期储存。
[0032]图6为本技术的行走状态,推拉状态时,手握上端操控手柄10,利用下端行走轮8推拉行走,操作简单。舷外机在竖主体4和横主体13组成的主体框架内,保护舷外机在复杂路况行走时叶轮等部件不受损坏。卸车后该装置可通过河滩复杂路面将舷外机运送至冲锋舟旁边,减少了舷外机往冲锋舟上安装距离。舷外机使用该装置行走状态时,1人可在水泥路面轻易操控,2人可轻松在野外复杂路面操控。
[0033]图7为本技术的装卸状态,装卸状态时,舷外机储运装置靠近汽车车厢底板,上端两侧的两个攀登轮1轮与车厢底板接触,通过横主体13抬起装置底部,利用攀登轮1在车厢底板上滚动,向前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外机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主体(4)和横主体(13),所述竖主体(4)固定在横主体(13)上端偏后端,所述竖主体(4)后侧上端固定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与操控手柄(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6)后端装有攀登轮(1),所述横主体(13)后端装有行走轮(8),所述横主体(13)后端装有辅助手柄(12),所述竖主体(4)下端设置有支腿(14),所述竖主体(4)上装有支架及棘轮锁紧带(7),所述竖主体(4)上且支架及棘轮锁紧带(7)上方设置有舷外机限位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主体(4)包括两根竖杆,每根所述竖杆上装有一支撑杆(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外机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竖杆上端设有连接孔(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外机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支撑杆(16)下端与防护架(2)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光侯沙沙李中泽胡定飞陈若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萨博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