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金属滤网,所述水箱的内底壁安装有相互对称的两个支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保持一定转速持续转动,从而通过转轴、转盘和转杆带动食用菌培养棒移动,进而使食用菌培养棒内羊肚菌在暖棚内得到较为充分的光照,有利于其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控制面板储存有预设的湿度值,用于与安装座传送的当前湿度值进行比较,当实际值低于预设值时,表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周围的湿度较低,并启动水泵,水箱内的水经过水管由喷头喷洒至食用菌培养棒上,进而方便浇灌食用菌培养棒内的羊肚菌和调节暖棚内的湿度。肚菌和调节暖棚内的湿度。肚菌和调节暖棚内的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传统的羊肚菌主要依靠野生采集而得,但其存在着产量少、采集困难的缺点,近些年以来,羊肚菌的市场价值一直推动着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在栽培过程中,生长环境对其品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0808580U)公开了一种新型羊肚菌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箱、营养液储槽、气液混合槽以及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栽培箱为六面体状,其顶端盖板上开设有若干种植口,内腔中填充有栽培基质,且贯穿所述栽培箱的内腔水平设有滴灌主管;所述滴灌主管的一个端面呈封口状,另一个端面上连接有快速接头;所述滴灌主管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滴灌分管,在滴灌分管的末端设有滴灌头;所述营养液储槽通过营养液输送管连接至气液混合槽;所述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送气管连接至气液混合槽;所述气液混合槽通过气液排出管与快速接头连接,该装置可为羊肚菌栽培生长过程提供充足有效的氧气供应,有利于羊肚菌的生长,提高羊肚菌的品质。
[0004]羊肚菌的生产栽培过程中,羊肚菌的品质好坏与否,除了菌种品质要求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例如光照和湿度等,与此同时,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和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近些年以来兴起了利用立体栽培架对羊肚菌进行种植,因此该新型羊肚菌栽培装置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且传统立体栽培架不具有转动机构,无法充分保证栽培的食用菌光照条件,因而制约了产品品质的提高,同时无法实时调控羊肚菌生长环境的湿度,并不方便对其浇灌。
[0005]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解决了现有羊肚菌栽培装置空间利用率较低、无法充分保证栽培的食用菌光照条件和无法实时调控羊肚菌生长环境湿度的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金属滤网,所述水箱的内底壁安装有相互对称的两个支柱,所述金属滤网与支柱滑动连接,所述支柱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水箱的正上方。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支柱的顶端,所述轴承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安装有相互对称的两个转盘,两个所述转盘位于两个支柱之间,所述转盘上贯穿开设有通风槽,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转盘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每个所述转杆上均转动连接有多个食用菌培养棒,启动电机并保持一定转速持续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上的转
盘,转杆跟随转盘的转动而带动食用菌培养棒移动,因食用菌培养棒与转杆为转动连接,进而确保食用菌培养棒的朝向,使食用菌培养棒内羊肚菌在暖棚内得到较为充分的光照。
[0009]优选的,还包括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水箱的内底壁上,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为“L”型结构,所述水管的外壁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水管的外壁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前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延伸至控制盒的外部,所述电机、水泵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储存有预设的湿度值,用于与安装座传送的当前湿度值进行比较,当实际值低于预设值时,表示本技术周围的湿度较低,并启动水泵,水箱内的水经过水管由喷头喷洒至食用菌培养棒上,进而方便浇灌食用菌培养棒内的羊肚菌和调节暖棚内的湿度。
[0010]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安装有手轮,所述手轮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套,另一个所述轴承座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与转轴的外壁相抵触,通过设置手轮、握把和固定螺栓,便于工作人员手动旋转并固定转轴。
[0011]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底壁设置有安装座,所述水泵安装在安装座上,提高了水泵运行时的稳定性。
[0012]优选的,所述水箱和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提升了水箱和水管连接处的密封性。
[0013]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锁止万向轮,通过设置多个固定螺栓,不仅方便了本技术的移动和定位,且便于移动中改变方向。
[0014]优选的,所述水箱和水管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固杆,通过设置加固杆,提升了水管的稳定性。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中,羊肚菌暖棚内的顶部设置有光照装置,本技术位于羊肚菌暖棚内,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保持一定转速持续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上的转盘,转杆跟随转盘的转动而带动食用菌培养棒移动,因食用菌培养棒与转杆为转动连接,进而确保食用菌培养棒的朝向,使食用菌培养棒内羊肚菌在暖棚内得到较为充分的光照,有利于其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通过控制面板制动电机时,方便通过食用菌培养棒栽培羊肚菌,且便于取放羊肚菌。
[0017]2、本技术中,控制面板储存有预设的湿度值,用于与安装座传送的当前湿度值进行比较,当实际值低于预设值时,表示本技术周围的湿度较低,并启动水泵,水箱内的水经过水管由喷头喷洒至食用菌培养棒上,进而方便浇灌食用菌培养棒内的羊肚菌和调节暖棚内的湿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中水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1]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2]图5为图1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3]图6为图1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4]图中标号:1、水箱;2、金属滤网;3、支柱;4、轴承座;5、转轴;6、转盘;7、通风槽;8、电机;9、转杆;10、食用菌培养棒;11、水泵;12、水管;13、喷头;14、控制盒;15、控制面板;16、湿度传感器;17、手轮;18、握把;19、固定螺栓;20、安装座;21、密封圈;22、锁止万向轮;23、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由图1
‑
6给出,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金属滤网2,水箱1的内底壁安装有相互对称的两个支柱3,金属滤网2与支柱3滑动连接,支柱3上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位于水箱1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金属滤网(2),所述水箱(1)的内底壁安装有相互对称的两个支柱(3),所述金属滤网(2)与支柱(3)滑动连接,所述支柱(3)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水箱(1)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安装在支柱(3)的顶端,所述轴承座(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壁安装有相互对称的两个转盘(6),两个所述转盘(6)位于两个支柱(3)之间,所述转盘(6)上贯穿开设有通风槽(7),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座(4)上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驱动端与转轴(5)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转盘(6)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9),每个所述转杆(9)上均转动连接有多个食用菌培养棒(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暖棚羊肚菌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包括水泵(11),所述水泵(11)设置在水箱(1)的内底壁上,所述水泵(11)的出水端连接有水管(12),所述水管(12)为“L”型结构,所述水管(12)的外壁安装有多个喷头(13),所述水管(12)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渭源县田家河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