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送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包括支撑部、驱动部、转动部、甩臂部和送料部,驱动部置于支撑部内部,转动部置于支撑部顶部,转动部底部与驱动部转动连接,甩臂部上端与转动部铰接,送料部与甩臂部下端铰接,提高了该送料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驱动部驱动转动部转动,实现全方位送料,提高了送料范围,送料部内装有原料安装在甩臂部底部,通过甩臂部实现竖直方向的送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生产时送料工作多采用传送带进行平面传输,实现竖直方向传输需要借助起重设备,送料效率不佳,减低了生产效率,在交叉作业时易出现人身伤害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等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
[0001]本技术生产送料
,具体为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生产制造时逐步地采用智能自动化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能够增加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精准度。然而在生产制造时所用到的机械设备中,机械臂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运输设备。
[0003]申请号为CN20142084248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送料机械臂,包括:一移动支架,安装于移动支架上的第一移动机构和安装于第一移动机构上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的移动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机构沿移动支架水平移动;所述的第一移动机构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机构沿第一移动机构上下移动;于第二移动机构上设置有一取料板,该取料板设置有取料吸头。该技术的机械手能够在 X、Y方向移动,并且设置有取料板,取料板上设置有取料吸头,通过取料吸头将钢化玻璃膜吸取并且运输,用智能自动化方式代替传统的手工运输,效率更高。
[0004]但是,目前生产时送料工作多采用传送带进行平面传输,实现竖直方向传输需要借助起重设备,送料效率不佳,减低了生产效率,在交叉作业时易出现人身伤害等诸多不安全因素。本专利通过采用旋转甩臂式送料装置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用以解决生产时送料工作多采用传送带进行平面传输,实现竖直方向传输需要借助起重设备,送料效率不佳,减低了生产效率,在交叉作业时易出现人身伤害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包括支撑部、驱动部、转动部、甩臂部和送料部,所述驱动部置于支撑部内部,所述转动部置于支撑部顶部,所述转动部底部与驱动部转动连接,所述甩臂部上端与转动部铰接,所述送料部与甩臂部下端铰接,所述甩臂部包括多个受电机驱动的甩臂板。
[0008]进一步,所述甩臂部包括第一甩臂板、第一甩臂电机、两个第二甩臂板、多个甩臂连接杆和第二甩臂电机,所述第一甩臂板两端设有U形板,所述第一甩臂板两端的U形板分别与转动部顶部和第二甩臂板顶部铰接,所述第一甩臂电机置于第一甩臂板前端内壁,所述第一甩臂电机出端与第二甩臂板连接。
[0009]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二甩臂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二甩臂板通过中间设置的多个均匀分布的甩臂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甩臂电机置于第二甩臂板底部。
[0010]进一步,所述转动部包括转动底板、转动支撑柱、转动顶板、甩臂铰接座和铰接电机,所述转动底板与支撑部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撑柱连接转动底板和转动顶板,所述
甩臂铰接座置于转动顶板顶部,所述铰接电机置于甩臂铰接座内壁上,所述第一甩臂板一侧壁与铰接电机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底板、多个支撑柱和支撑顶板,多个所述支撑柱连接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与转动底板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支座、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支座置于支撑底板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电机支座上,所述驱动电机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齿轮轴与转动底板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0013]进一步,所述送料部包括送料框和两个铰接片,两个所述铰接片对称置于送料框两侧,两个所述铰接片分别与两个第二甩臂板铰接。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包括支撑部、驱动部、转动部、甩臂部和送料部,支撑部支撑该送料装置的各个零部件,提高了该送料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驱动部驱动转动部转动,实现全方位送料,提高了送料范围,送料部内装有原料安装在甩臂部底部,通过甩臂部实现竖直方向的送料。甩臂部通过第一甩臂电机和第二甩臂电机控制第一甩臂板和第二甩臂板折叠,控制送料部的送料高度,提高了送料工作效率。转动部通过转动底板与支撑部顶部转动连接,实现该送料装置的转动功能,通过底部驱动部的驱动,实现全方位转向,甩臂部与铰接座连接,配合甩臂部进行不同角度的折叠。
[0016]驱动电机置于支撑部内部,合理分配安装空间,在保证驱动电机实现驱动功能的同时,不占用其他额外的空间,驱动电机出端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与从动齿轮传递动力,提高了转动部的转动平稳性。将输送的原料放入送料框内,通过铰接片与甩臂部铰接,使得该送料框传送过程中始终处于开口向上的状态,避免送料过程中送料框倾倒而导致原料倒出,造成人身伤害,在输送至指定位置后,第二甩臂电机控制送料框倒出原料。
[0017]本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生产时送料工作多采用传送带进行平面传输,实现竖直方向传输需要借助起重设备,送料效率不佳,减低了生产效率,在交叉作业时易出现人身伤害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等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视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视图二);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1]支撑部1;支撑底板101;支撑柱102;支撑顶板103;
[0022]驱动部2;驱动电机201;驱动电机支座202;主动齿轮203;从动齿轮204;
[0023]转动部3;转动底板301;转动支撑柱302;转动顶板303;甩臂铰接座304;铰接电机305;
[0024]甩臂部4;第一甩臂板401;第一甩臂电机402;第二甩臂板403;甩臂连接杆404;第二甩臂电机405;
[0025]送料部5;送料框501;铰接片5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
‑
2所示,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包括支撑部1、驱动部2、转动部3、甩臂部4 和送料部5,驱动部2置于支撑部1内部,转动部3置于支撑部1顶部,转动部3底部与驱动部2转动连接,甩臂部4上端与转动部3铰接,送料部5与甩臂部4下端铰接,甩臂部4 包括多个受电机驱动的甩臂板。
[0029]本技术包括支撑部1、驱动部2、转动部3、甩臂部4和送料部5,支撑部1支撑该送料装置的各个零部件,提高了该送料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驱动部2驱动转动部3转动,实现全方位送料,提高了送料范围,送料部5内装有原料安装在甩臂部4底部,通过甩臂部 4实现竖直方向的送料。
[0030]甩臂部4包括第一甩臂板401、第一甩臂电机402、两个第二甩臂板403、多个甩臂连接杆404和第二甩臂电机405,第一甩臂板401两端设有U形板,第一甩臂板401两端的U形板分别与转动部3顶部和第二甩臂板403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驱动部(2)、转动部(3)、甩臂部(4)和送料部(5),所述驱动部(2)置于支撑部(1)内部,所述转动部(3)置于支撑部(1)顶部,所述转动部(3)底部与驱动部(2)转动连接,所述甩臂部(4)上端与转动部(3)铰接,所述送料部(5)与甩臂部(4)下端铰接,所述甩臂部(4)包括多个受电机驱动的甩臂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臂部(4)包括第一甩臂板(401)、第一甩臂电机(402)、两个第二甩臂板(403)、多个甩臂连接杆(404)和第二甩臂电机(405),所述第一甩臂板(401)两端设有U形板,所述第一甩臂板(401)两端的U形板分别与转动部(3)顶部和第二甩臂板(403)顶部铰接,所述第一甩臂电机(402)置于第一甩臂板(401)前端内壁,所述第一甩臂电机(402)出端与第二甩臂板(40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甩臂板(403)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二甩臂板(403)通过中间设置的多个均匀分布的甩臂连接杆(404)连接,所述第二甩臂电机(405)置于第二甩臂板(403)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甩臂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3)包括转动底板(301)、转动支撑柱(302)、转动顶板(303)、甩臂铰接座(304)和铰接电机(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生福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