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石墨烯固液两用热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5371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49
便携式石墨烯固液两用热灸仪,壳体内下部设置环形的石墨烯加热膜A,石墨烯加热膜A下方设置形状匹配的导热板,导热板下方加热同样形状的艾粉压片;壳体内中间设置石墨烯加热膜B,石墨烯加热膜B下方设置艾油容室,艾油容室的下端面为微孔板,微孔板形状与艾粉压片环形中孔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进行艾片热灸和艾油的热灸操作,同时利用石墨烯加热膜的加热和红外保健功能,具有保健效果好,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便快捷的优点。便快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石墨烯固液两用热灸仪


[0001]本技术涉及保健器械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石墨烯固液两用热灸仪。

技术介绍

[0002]热灸是与冷灸相对而言,利用各种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热灸。如艾灸、灯火灸、电热灸等。最主要的热灸材料有艾绒,艾绒通过艾叶的燃烧,靠近人体皮肤,使艾草中所含的挥发油,在中高温的状态下,发散毛孔,药物挥发成分充分由皮肤吸收以起到治疗保健功效。传统的热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用阴火燃烧,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此种方法操作复杂,比较耗费人力手持艾条,热灸过程中烟雾缭绕,室内环境受到影响。
[0003]近年来,热灸发展出了很多新形式。由于电子微型化的发展,电子热灸仪等电加热热灸仪等装置逐渐兴起,起用电力加热替代传统燃烧,温度可控,艾条或艾柱由轻薄的艾片替代,进一步减小了热灸工具的体积。另一方面,还将艾叶中的挥发药物成分提取,制作成液体艾油,其具有浓缩的艾草药物成分,使热灸的效果更明显,皮肤吸收药物成分更快。由此以上各种新式热灸方法和设备各有优点,感受各不同,均具有相应的受众,无烟热灸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石墨烯固液两用热灸仪,可同时进行艾片热灸和艾油的热灸操作,同时利用石墨烯加热膜的加热和红外保健功能,具有保健效果好,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便携式石墨烯固液两用热灸仪,壳体内下部设置环形的石墨烯加热膜A,石墨烯加热膜A下方设置形状匹配的导热板,导热板下方加热同样形状的艾粉压片;壳体内中间设置石墨烯加热膜B,石墨烯加热膜B下方设置艾油容室,艾油容室的下端面为微孔板,微孔板形状与艾粉压片环形中孔匹配。
[0007]壳体下部形成一个环形热灸区和一个中心热灸区,环形热灸区加热艾粉压片,中心热灸区加热艾油容室内的艾油,艾油受热后从微孔板逸出,微孔板直接接触皮肤,皮肤对受热艾油完全吸收,由此达到双重热灸的效果。石墨烯加热膜A和B为:石墨烯加热膜为透明基底、石墨烯层、导电电极和保护膜多层粘贴热压制成;透明基底可使用PVC、PE等透明薄膜,石墨烯层为在高分子基膜上涂覆了石墨烯浆料固化,在石墨烯层上铺设铜箔导电电极,导电电极通过导线连接电池组件,通电后石墨烯加热膜发热。此类石墨烯加热膜发热时所发出的远红外波长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微孔板为不锈钢材质,其上密布直径0.2

0.3mm的微孔,艾油和艾油药物挥发气体从微孔中慢慢渗出到皮肤吸收。
[0008]所述壳体上端面设置艾片加热开关和艾液加热开关,在其下方壳体内设置控制电路板和若干电池,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电池、艾片加热开关、艾液加热开关、石墨烯加热膜A和石墨烯加热膜B连接。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接触式开关电路,当按压上方加热开关时,控制加
热膜的电路通断;还集成了时间控制芯片,用于电路开启15分钟后,自动断电,完成一个疗程的保健热灸,同时也保护电路安全和人体加热安全。
[0009]所述壳体上端面设置充电插口,充电插口与控制电路板连接。采用家用交流电源经过转换后的5V直流电进行充电,插口同手机通用充电插口。电流通过控制电路分配到电池处充电,电池为若干均布的并联锂电池。
[0010]所述艾油容室下端面设置注油口,注油口末端设置单向阀。采用专用注射工具对艾油容室注入艾油,注射工具的尖端顶开单向阀弹性阀板,向内注入艾油,工具抽出后,单向阀自动锁闭,防止艾油漏出。
[0011]所述艾粉压片粘贴固定在环形的无纺布下端面,无纺布环形下端面外圆处为热熔胶B,无纺布与导热板上端面接触位置为热熔胶A。热熔胶A用于粘贴热灸片与热灸仪,防止两者脱离移位;热熔胶B用于粘贴于人体皮肤上,防止热灸片脱离人体皮肤;经过热熔胶A和B的粘贴固定作用,热灸仪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粘附在人体皮肤上不会掉落或滑落,大大增加使用者自由活动的能力。
[0012]所述石墨烯加热膜A、石墨烯加热膜B与上方的电路板、电池之间设置隔热层。隔热层为酚醛泡沫制成,保护石墨烯加热膜的热量对上方的电路产生不利影响。
[0013]本技术的优点:
[0014](1)本技术实现可同时进行艾片热灸和艾油的热灸操作,还可利用石墨烯加热膜的加热和红外保健功能进一步对人体进行保健热灸。
[0015](2)本技术结构紧凑,并且采用了轻薄的石墨烯加热膜作为加热组件,大大减轻了设备整体重量,使得热灸仪粘附在使用者皮肤上成为可能,操作者无需时刻手持固定热灸仪,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活动自由。
[0016](3)本技术加热开关设计为太极圆形形状,造型美观,太极形状的原点部位还可以设置指示灯,方便使用者了解加热状态。
[0017]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上侧位立面结构示意图(热灸仪与热灸片分离);
[0019]图2为本技术下侧位立面结构示意图(热灸仪与热灸片分离);
[0020]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热灸仪与热灸片分离);
[0021]图4为图3中Ⅰ处的放大结构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各部件标识为:11、艾片加热开关;12、艾液加热开关;2、控制电路板;21、充电插口;3、电池;4、隔热层;51、石墨烯加热膜A;52、导热板;61、石墨烯加热膜B;62、艾油容室;63、微孔板;64、注油口;7、热灸片;71、无纺布;72、热熔胶A;73、热熔胶B;74、艾粉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便携式石墨烯固液两用热灸仪,壳体内下部设置环形的石墨烯加热膜A51,石墨烯加热膜A51下方设置形状匹配的导热板52,导热板52下方加热同样形状的艾粉压片74;壳体内中间设置石墨烯加热膜B61,石墨烯加热膜B61下方设置艾油容室62,艾油容室62的下端面为微孔板63,微孔板63形状与艾粉压片74环形中孔匹配;
[0026]所述壳体上端面设置艾片加热开关11和艾液加热开关12,在其下方壳体内设置控制电路板2和若干电池3,控制电路板2分别与电池3、艾片加热开关11、艾液加热开关12、石墨烯加热膜A51和石墨烯加热膜B61连接;
[0027]所述壳体上端面设置充电插口21,充电插口21与控制电路板2连接;
[0028]所述艾油容室62下端面设置注油口64,注油口64末端设置单向阀;
[0029]所述艾粉压片74粘贴固定在环形的无纺布71下端面,无纺布71环形下端面外圆处为热熔胶B73,无纺布71与导热板52上端面接触位置为热熔胶A72;
[0030]所述石墨烯加热膜A51、石墨烯加热膜B61与上方的电路板2、电池3之间设置隔热层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石墨烯固液两用热灸仪,其特征在于:壳体内下部设置环形的石墨烯加热膜A(51),石墨烯加热膜A(51)下方设置形状匹配的导热板(52),导热板(52)下方加热同样形状的艾粉压片(74);壳体内中间设置石墨烯加热膜B(61),石墨烯加热膜B(61)下方设置艾油容室(62),艾油容室(62)的下端面为微孔板(63),微孔板(63)形状与艾粉压片(74)环形中孔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石墨烯固液两用热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面设置艾片加热开关(11)和艾液加热开关(12),在其下方壳体内设置控制电路板(2)和若干电池(3),控制电路板(2)分别与电池(3)、艾片加热开关(11)、艾液加热开关(12)、石墨烯加热膜A(51)和石墨烯加热膜B(61)连接。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