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530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包括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的内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位于集油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箱体,所述集油槽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的底部设置有监测盒,且出油口的外壁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的顶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底部位于注油口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该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当箱体出现漏油现象时,通过集油槽将润滑油集中输送至监测盒中,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察,且通过可拆卸安装的监测盒,方便工作人员对漏出的润滑油进行收集再利用,节省成本。节省成本。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油雾润滑设备
,具体为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油雾润滑技术是利用压缩风的能量,将液态的润滑油雾化成1u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

3u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的小颗粒,悬浮在压缩风中形成一种油雾,油雾润滑属于气液两相流体冷却润滑技术,它作为一种较先进的微量的润滑方式,曾经成功地应用于滚动轴承、滑动轴承、齿轮、蜗轮、链轮等各种摩擦副,这种润滑方式的润滑效率高。
[0003]油雾润滑箱体在长时间使用的条件下,箱体的外壁容易出现破损,箱体内的润滑油则会溢出箱体,而现有的箱体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监测,且泄露的润滑油无法进行收集再利用,并且在对润滑油中的残渣进行过滤后,不方便对滤网进行拆卸安装。
[0004]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箱体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监测,且泄露的润滑油无法进行收集再利用,并且在对润滑油中的残渣进行过滤后,不方便对滤网进行拆卸安装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包括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的内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位于集油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箱体,所述集油槽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的底部设置有监测盒,且出油口的外壁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的顶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底部位于注油口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且支撑环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置有移动板,所述顶盖的顶端设置有贯穿移动板顶端的限位杆,所述箱体的顶端位于顶盖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顶盖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卡块,且顶盖的外壁与转动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卡杆、固定块和一号弹簧,所述出油口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杆,所述监测盒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卡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监测盒设置为透明玻璃材质,且出油口的外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组卡杆,并且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卡杆的外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注油口与支撑环的直径大小相同,且滤网的外壁与注油口的内壁相贴合,并且顶盖的内壁与注油口的外壁相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移动板设置为螺纹连接,且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杆外壁相契合的通孔,并且移动板与限位杆构成滑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开设有与卡块外壁相契合的凹槽,且顶盖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转动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
[0013]一、当箱体出现漏油现象时,通过集油槽将润滑油集中输送至监测盒中,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察,且通过可拆卸安装的监测盒,方便工作人员对漏出的润滑油进行收集再利用,节省成本;
[0014]二、通过移动板的纵向移动带动两组卡杆同时在顶盖的外壁转动,使得卡杆内壁的卡块卡入或移出固定环外壁的凹槽,方便对滤网进行拆卸安装,从而清理滤网内的残渣。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移动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中:1、集油槽;2、连接柱;3、箱体;4、出油口;5、监测盒;6、卡合结构;601、卡杆;602、固定块;603、一号弹簧;7、注油口;8、支撑环;9、滤网;10、顶盖;11、螺纹杆;12、移动板;13、限位杆;14、固定环;15、转动杆;16、卡块;17、二号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包括集油槽1,集油槽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柱2,连接柱2的一端位于集油槽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箱体3,集油槽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出油口4,出油口4的底部设置有监测盒5,且出油口4的外壁设置有卡合结构6,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注油口7,注油口7的顶端设置有支撑环8,支撑环8的底部位于注油口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9,且支撑环8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0,顶盖1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外壁设置有移动板12,顶盖10的顶端设置有贯穿移动板12顶端的限位杆13,箱体3的顶端位于顶盖10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环14,顶盖10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卡块16,且顶盖10的外壁与转动杆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7。
[0023]卡合结构6包括卡杆601、固定块602和一号弹簧603,出油口4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杆601,监测盒5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602,卡杆6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603,上述的结构设计通过卡合结构6方便对监测盒5进行拆卸安装。
[0024]监测盒5设置为透明玻璃材质,且出油口4的外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组卡杆601,并且一号弹簧603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卡杆601的外壁固定连接,上述的结构设计方便工作人员
检测箱体3的漏油情况,且通过两组卡杆601的一端卡在固定块602的底端进行监测盒5的固定。
[0025]注油口7与支撑环8的直径大小相同,且滤网9的外壁与注油口7的内壁相贴合,并且顶盖10的内壁与注油口7的外壁相贴合,上述的结构设计通过顶盖10卡在注油口7与固定环14之间,将注油口7顶部的支撑环8压紧,从而将支撑环8底部的滤网9固定。
[0026]螺纹杆11与移动板12设置为螺纹连接,且移动板12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杆13外壁相契合的通孔,并且移动板12与限位杆13构成滑动结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便于螺纹杆11转动带动移动板12进行纵向移动,且通过移动板12在限位杆13的外壁滑动进行限位。
[0027]固定环14的外壁开设有与卡块16外壁相契合的凹槽,且顶盖10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转动杆15,上述的结构设计两组转动杆15带动内壁的卡块16卡入固定环14外壁的凹槽内,从而将顶盖10压紧固定在注油口7的外壁。
[0028]工作原理:根据图1和图4所示,当箱体3出现破损漏油现象时,润滑油则通过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包括集油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一端位于集油槽(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箱体(3),所述集油槽(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出油口(4),所述出油口(4)的底部设置有监测盒(5),且出油口(4)的外壁设置有卡合结构(6),所述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注油口(7),所述注油口(7)的顶端设置有支撑环(8),所述支撑环(8)的底部位于注油口(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9),且支撑环(8)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0),所述顶盖(1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外壁设置有移动板(12),所述顶盖(10)的顶端设置有贯穿移动板(12)顶端的限位杆(13),所述箱体(3)的顶端位于顶盖(10)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环(14),所述顶盖(10)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卡块(16),且顶盖(10)的外壁与转动杆(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雾润滑储油箱漏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6)包括卡杆(601)、固定块(602)和一号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赛洛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