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508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造粒装置,上料机构的出口与挤压机的进口连接,挤压机的出口与水冷槽的进口连接,水冷槽的出口与切粒机构连接,收纳仓用于收纳切粒机构切断的塑料粒,上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的出口与第二输送装置的进口连接,第一转轴设置第一壳体内,第一电机用于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翅片螺旋缠绕在第一转轴上,第二转轴设置第二壳体内,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翅片螺旋缠绕在第二转轴上,第一翅片的大小以及第一翅片在第一转轴上的螺旋角度均与第二翅片的大小以及第二翅片在第二转轴上的螺旋角度相同。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造粒效果好,能耗低。能耗低。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造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造粒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塑料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反光膜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然而,反光膜重量非常轻,且表面镀有铝层,自然降解能力很差,如果埋到土里容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铝层脱落渗入土壤,还会加剧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减产。目前,对反光膜的有效处理方法是将反光膜回收,经过清洗、脱铝、水洗、撕碎、干燥等工序处理后用于制备PET塑料,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传统的造粒装置多采用下料仓作为进口下料装置,然而由于反光膜重量非常轻,无法依靠自身重力作用实现自动下料,极易导致反光膜堆积在下料仓内无法下料,导致造粒装置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亟需一种塑料造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料造粒装置,结构简单,造粒效果好,能耗低。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塑料造粒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挤压机、水冷槽、切粒机构和收纳仓,所述上料机构的出口与挤压机的进口连接,挤压机的出口与水冷槽的进口连接,水冷槽的出口与切粒机构连接,所述收纳仓用于收纳切粒机构切断的塑料粒,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出口与第二输送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转轴、第一电机和第一翅片,所述第一转轴设置第一壳体内,第一电机用于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翅片螺旋缠绕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转轴、第二电机和第二翅片,所述第二转轴设置第二壳体内,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翅片螺旋缠绕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翅片的大小以及第一翅片在第一转轴上的螺旋角度均与第二翅片的大小以及第二翅片在第二转轴上的螺旋角度相同。
[0005]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槽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水冷槽包括槽体和喷头,所述槽体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喷头靠近槽体的进口端设置,所述喷头与外界水源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向下倾斜的角度为25
°‑
40
°

[0007]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槽体的上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包括第三壳体、第三电机、双螺杆挤出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壳体内部设有双螺杆挤出装置,所述第三壳体外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第三电机用于为双螺杆挤出装置提供动力。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分段式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温度自挤压机进口向出口的方向依次递减。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切粒机构包括切粒台、支撑架、气缸、连接杆和切刀,所述气缸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切粒台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气缸内的活塞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
切刀连接,所述活塞通过气压驱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塑料造粒装置,通过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设置,实现造粒装置的强制进料,同时,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设置相同的输送能力,实现造粒装置的连续均匀进料,造粒效果好。水冷槽倾斜向下设置,槽体向下倾斜的角度为25
°‑
40
°
。25
°‑
40
°
的倾斜角既可以确保塑料条顺利向下移动,又可以使塑料条顺利地进入切粒机构,确保造粒装置的正常运行。加热装置为分段式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温度自挤压机进口向出口的方向依次递减,既可以确保进入挤压机内的反光膜碎片熔化,又可以节省能源,降低能耗。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所述塑料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所述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所述挤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上料机构,2、挤压机,3、槽体,4、喷头,5、切粒台,6、支撑架,7、气缸,8、连接杆,9、切刀,10、收纳仓,11、第一壳体,12、第一转轴,13、第一翅片,14、第二壳体,15、第二转轴,16、第二翅片,17、第三壳体,18、第三电机,19、双螺杆挤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至3所示,一种塑料造粒装置,包括上料机构1、挤压机2、水冷槽、切粒机构和收纳仓10,所述上料机构1的出口与挤压机2的进口连接,挤压机2的出口与水冷槽的进口连接,水冷槽的出口与切粒机构连接,所述收纳仓10用于收纳切粒机构切断的塑料粒,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具体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出口与第二输送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转轴12、第一电机和第一翅片13,所述第一转轴12设置第一壳体11内,第一电机用于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翅片13螺旋缠绕在第一转轴12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壳体14、第二转轴15、第二电机和第二翅片16,所述第二转轴15设置第二壳体14内,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第二翅片16螺旋缠绕在第二转轴15上,所述第一翅片13的大小以及第一翅片13在第一转轴12上的螺旋角度均与第二翅片16的大小以及第二翅片16在第二转轴15上的螺旋角度相同。通过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设置,实现造粒装置的强制进料,同时第一翅片13的大小以及第一翅片13在第一转轴12上的螺旋角度均与第二翅片16的大小以及第二翅片16在第二转轴15上的螺旋角度相同,使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能力相同,实现造粒装置的连续均匀进料,造粒效果好。
[0018]所述水冷槽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水冷槽包括槽体3和喷头4,所述槽体3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槽体3的进口端高于出口端,所述喷头4靠近槽体3的进口端设置,所述喷头4与外界水源连接。水冷槽倾斜向下设置可使挤压机2挤出的塑料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移动,无需设置拉伸装置,同时,向下流淌的冷却水也可以促使塑料条向下移动。
[0019]所述槽体3向下倾斜的角度为25
°‑
40
°
。25
°‑
40
°
的倾斜角既可以确保塑料条顺利向下移动,又可以使塑料条顺利地进入切粒机构,确保造粒装置的正常运行。
[0020]所述喷头4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头4均匀分布在所述槽体3的上方。
[0021]所述挤压机2包括第三壳体17、第三电机18、双螺杆挤出装置19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壳体17内部设有双螺杆挤出装置19,所述第三壳体17外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第三电机18用于为双螺杆挤出装置19提供动力。具体的,所述第三壳体17上还设有进料口和挤出口,反光膜碎片通过进料口进入第三壳体17内,启动加热装置,反光膜碎片受热熔化并通过双螺杆挤出装置19输送至挤出口,形成塑料条。
[0022]所述加热装置为分段式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温度自挤压机2进口向出口的方向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挤压机、水冷槽、切粒机构和收纳仓,所述上料机构的出口与挤压机的进口连接,挤压机的出口与水冷槽的进口连接,水冷槽的出口与切粒机构连接,所述收纳仓用于收纳切粒机构切断的塑料粒,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出口与第二输送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转轴、第一电机和第一翅片,所述第一转轴设置第一壳体内,第一电机用于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翅片螺旋缠绕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转轴、第二电机和第二翅片,所述第二转轴设置第二壳体内,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翅片螺旋缠绕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翅片的大小以及第一翅片在第一转轴上的螺旋角度均与第二翅片的大小以及第二翅片在第二转轴上的螺旋角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槽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水冷槽包括槽体和喷头,所述槽体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喷头靠近槽体的进口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礼姜选军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栖霞市隆鑫废旧物资回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