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532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杆体、和杆体过盈配合的衬套、支架、和支架过盈配合的防尘罩;支架呈环状,衬套穿过杆体,衬套和支架相对两侧固接,支架位于防尘罩的口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防尘罩,规避车身局部区域锈蚀及衬套磨损等问题的同时降低零件的重量;缓冲区、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有效优化冲击;杆体上设置翻边、加强筋增加了强度,同时,设置套管,增加了垂向冲击。增加了垂向冲击。增加了垂向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乘坐汽车时越来越多地考虑其驾乘舒适性。多连杆悬架作为独立悬架的一种,普遍地运用于汽车的后悬。后纵向推杆作为多连杆悬架中的导向机构,传递车轮与车身纵向力的同时还衰减来自车轮的冲击。
[0003]现有纵向推杆总成在行驶过程中吸收来自车轮的冲击与振动的效率不高,同时没有防尘装置导致污水及杂物锈蚀车身、磨损衬套,严重影响乘客的驾乘体验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包括杆体、和杆体过盈配合的衬套、支架、和支架过盈配合的防尘罩;支架呈环状,衬套穿过杆体,衬套和支架相对两侧固接,支架位于防尘罩的口子上。
[0007]作为优选,杆体包括杆状钣金、位于杆状钣金一端的套管。
[0008]作为优选,杆状钣金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杆状钣金上设有设有用于增加杆状钣金强度的加强筋。
[0009]作为优选,加强筋上设有第一小孔、第二小孔,用于给线束提供固定,杆状钣金远离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为螺栓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一侧设有用于增加杆状钣金强度的第二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0010]作为优选,支架包括环状钣金、位于环状钣金内侧的内翻边、位于内翻边相对两侧的用于和衬套的端部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0011]作为优选,环状钣金的边缘设有用于和车身连接的第四固定孔、第五固定孔、第六固定孔、第七固定孔,环状钣金上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冲坑,冲坑上设有第八固定孔。
[0012]作为优选,衬套包括外骨架、内骨架、位于外骨架和内骨架之间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位于内骨架相对两侧的缓冲层、位于内骨架相对两侧的缓冲块、位于内骨架和外骨架之间的支撑块;缓冲块远离内骨架的一侧设有缓冲槽从而使得缓冲块呈碗形,缓冲块在缓冲槽处形成缓冲区,缓冲块和缓冲层位置对应,缓冲块一侧和缓冲层连接,另一侧和外骨架连接,内骨架内侧设有固定通孔、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固定通孔位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之间,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横截面为弧形。
[0013]作为优选,防尘罩包括罩体、位于罩体口子上的外翻边,外翻边和罩体之间设有若干边缘加强筋,外翻边套在内翻边上,外翻边相对两侧设有分别用于躲避第一连接孔和第
二连接孔上的连接件的第一躲避槽和第二躲避槽。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防尘罩,规避车身局部区域锈蚀及衬套磨损等问题的同时降低零件的重量;缓冲区、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有效优化冲击;杆体上设置翻边、加强筋增加了强度,同时,设置套管,增加了垂向冲击。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示意图;
[0016]图2为杆体4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支架2的示意图;
[0018]图4为衬套的示意图;
[0019]图5为衬套的剖视图;
[0020]图6为防尘罩的示意图。
[0021]图中:防尘罩1、罩体101、第一筋102、第二筋103、第一躲避槽104、第二躲避槽105、第三筋106、第四筋107、支架2、第四固定孔201、冲坑202、第八固定孔203、第五固定孔204、环状钣金205、内翻边206、第一连接孔207、第二连接孔208、第六固定孔211、第七固定孔212、衬套3、外骨架301、缓冲组件302、内骨架303、缓冲层3021、支撑块3022、缓冲块3023、缓冲区3024、固定通孔3031、第一通槽3032、第二通槽3033、缓冲槽3024、杆体4、套管401、杆状钣金402、第一翻边404、第二翻边405、第一小孔406、加强筋407、第二小孔408、第二加强筋409、第二加强筋410、第一固定孔411、第二固定孔412、第三固定孔4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
[0023]实施例:
[0024]参见图1到图6,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包括杆体4、和杆体4过盈配合的衬套3、支架2、和支架2过盈配合的防尘罩1;
[0025]支架2呈环状,衬套3穿过杆体4,衬套3和支架2相对两侧固接,支架2位于防尘罩1的口子上。
[0026]杆体4包括杆状钣金402、位于杆状钣金402一端的套管401。
[0027]杆状钣金402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第一翻边404和第二翻边405,杆状钣金402上设有设有用于增加杆状钣金402强度的加强筋407。
[0028]加强筋407上设有第一小孔406、第二小孔408,用于给线束提供固定,杆状钣金402远离套管40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孔411、第二固定孔412、第三固定孔413,第一固定孔411、第二固定孔412、第三固定孔413为螺栓孔,第一固定孔411、第二固定孔412、第三固定孔413一侧设有用于增加杆状钣金402强度的第二加强筋409和第二加强筋410。
[0029]支架2包括环状钣金205、位于环状钣金205内侧的内翻边206、位于内翻边206相对两侧的用于和衬套3的端部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07和第二连接孔208。
[0030]环状钣金205的边缘设有用于和车身连接的第四固定孔201、第五固定孔204、第六固定孔211、第七固定孔212,环状钣金205上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冲坑202,冲坑202上设有第八固定孔203。
[0031]衬套3包括外骨架301、内骨架303、位于外骨架301和内骨架303之间的缓冲组件302;
[0032]缓冲组件302包括位于内骨架303相对两侧的缓冲层3021、位于内骨架303相对两侧的缓冲块3023、位于内骨架303和外骨架301之间的支撑块3022;
[0033]缓冲块3023远离内骨架303的一侧设有缓冲槽3024从而使得缓冲块3023呈碗形,缓冲块3023在缓冲槽3024处形成缓冲区3024,缓冲块3023和缓冲层3021位置对应,缓冲块3023一侧和缓冲层3021连接,另一侧和外骨架301连接,内骨架303内侧设有固定通孔3031、第一通槽3032、第二通槽3033,固定通孔3031位于第一通槽3032和第二通槽3033之间,第一通槽3032和第二通槽3033的横截面为弧形。
[0034]防尘罩1包括罩体101、位于罩体101口子上的外翻边,外翻边和罩体101之间设有若干边缘加强筋(第一筋102、第二筋103、第三筋106、第四筋107、第五筋108),外翻边套在内翻边206上,外翻边相对两侧设有分别用于躲避第一连接孔207和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杆体过盈配合的衬套、支架、和支架过盈配合的防尘罩;支架呈环状,衬套穿过杆体,衬套和支架相对两侧固接,支架位于防尘罩的口子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杆体包括杆状钣金、位于杆状钣金一端的套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杆状钣金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杆状钣金上设有设有用于增加杆状钣金强度的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加强筋上设有第一小孔、第二小孔,用于给线束提供固定,杆状钣金远离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为螺栓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一侧设有用于增加杆状钣金强度的第二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纵向推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环状钣金、位于环状钣金内侧的内翻边、位于内翻边相对两侧的用于和衬套的端部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灿赵洋刘强曹力黄锐冯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