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蛙养殖用投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24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蛙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石蛙养殖用投食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壳体的顶端两侧设有注料口一和注药口二,上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电机,电机的驱动端连接主轴,主轴的表面设有旋转叶片和散料杆,上壳体的下料口处设有防堵机构,下壳体上开有与上壳体的下料口相同大小的圆孔,下壳体内部自上端开口向下粘接一倒梯形盒,倒梯形盒上下开口,倒梯形盒后侧面下端向下粘接两个挡条,倒梯形盒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分别粘接有固定条,倒梯形盒的下开口处连接出料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能够对饲料进行搅拌,方便饲料输出进行喂食,方便控制石蛙的投食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蛙养殖用投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蛙养殖
,具体是指一种石蛙养殖用投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蛙属于无尾目蛙科动物,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雄蛙体长123mm,雌蛙体长131mm左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突出下唇;吻棱不显,颊部略向外倾斜;鼻孔位吻眼之间,略近于眼;鼓膜隐约可见,犁骨齿强,自内鼻孔内侧向中线倾斜,齿列后端间距窄;舌卵圆形,后端缺刻深。成蛙生活于海拔600~1500m近山溪的岩边,白昼多隐藏于石缝或石洞中,晚间蹲在岩石上或石块间,见电光后一般无逃逸现象。
[0003]石蛙的营养成分及药用保健价值都很高,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石蛙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可见,石蛙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是其它动物所不能替代的,必将为人们不断认识与青睐;并且石蛙因为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而且个大,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石蛙的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现有的石蛙养殖需要使用投食装置,但是现有的石蛙养殖用投食装置饲料搅拌不均匀,下料容易发生堵塞,不能控制投食量,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石蛙养殖用投食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顶端两侧设有注料口一和注药口二,所述上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连接主轴,所述主轴的表面设有旋转叶片和散料杆,所述上壳体的下料口处设有防堵机构,所述下壳体上开有与上壳体的下料口相同大小的圆孔,所述下壳体内部自上端开口向下粘接一倒梯形盒,所述倒梯形盒上下开口,所述倒梯形盒后侧面下端向下粘接两个挡条,所述倒梯形盒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分别粘接有固定条,所述倒梯形盒的下开口处连接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下方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倾斜向下从下壳体的前端面开口处穿出,所述出料槽粘接固定在下壳体前端面开口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转轴和挡板,所述挡板与转轴粘接在一起,所述转轴位于倒梯形盒的下开口处紧靠挡条,所述转轴右端穿出下壳体的右侧面,所述转轴穿出的部分粘接有压板,所述挡板堵住倒梯形盒的下开口,所述挡板前端上表面左右分别粘接有固定条,所述倒梯形盒上左侧面的固定条与挡板左端的固定条通过收缩弹簧连接。
[0006]作为改进,所述防堵机构包括转杆、多个出料叶杆,多个出料叶杆均匀设在转杆上,所述转杆两端通过轴承设在下料口内壁上,所述转杆上设有副锥形齿轮,所述副锥形齿轮与主轴底端的主锥形齿轮连接。
[0007]作为改进,所述倒梯形盒上右侧面的固定条与挡板右端的固定条通过收缩弹簧连接,所述收缩弹簧均处于拉紧状态。
[0008]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条一端厚另一端薄,厚的一端作为粘接面。
[0009]作为改进,所述散料杆沿主轴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散料杆为多个,所述散料杆位于主轴上相向方向排布。
[0010]作为改进,所述出料槽的倾斜角度为45
°

[0011]作为改进,所述下壳体的底端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制动机构。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13]1、通过电机、主轴、螺纹叶片、散料杆、防堵组件的设置,能够对饲料进行搅拌,同时方便饲料输出进行喂食;
[0014]2、通过出料机构的设置,方便控制石蛙的投食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石蛙养殖用投食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防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下壳体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倒梯形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出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出料组件被拉紧固定结构示意图。
[0021]如图所示:上壳体1;下壳体2;注料口3;注药口4;电机5;主轴6;旋转叶片7;散料杆8;防堵机构9;倒梯形盒10;挡条11;固定条12;出料机构13;出料槽14;转轴1301;挡板1302;压板1303;收缩弹簧1305;转杆901;出料叶杆902;副锥形齿轮903;主锥形齿轮601;万向轮201;制动机构2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一种石蛙养殖用投食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顶端两侧设有注料口3和注药口4,所述上壳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驱动端连接主轴6,所述主轴6的表面设有旋转叶片7和散料杆8,所述上壳体1的下料口处设有防堵机构9,所述下壳体2上开有与上壳体1的下料口相同大小的圆孔,所述下壳体2内部自上端开口向下粘接一倒梯形盒10,所述倒梯形盒10上下开口,所述倒梯形盒10后侧面下端向下粘接两个挡条11,所述倒梯形盒10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分别粘接有固定条12,所述倒梯形盒10的下开口处连接出料机构13,所述出料机构13下方设有出料槽14,所述出料槽14倾斜向下从下壳体2的前端面开口处穿出,所述出料槽14粘接固定在下壳体2前端面开口处,所述出料机构13包括转轴1301和挡板1302,所述挡板1302与转轴1301粘接在一起,所述转轴1301位于倒梯形盒10的下开口处紧靠挡条1302,所述转轴1301右端穿出下壳体2的右侧面,所述转轴1301穿出的部分粘接有压板1303,所述挡板1302堵住倒梯形盒10的下开口,所述挡板1302前端上表面左右分别粘接有固定条12,所述倒梯形盒10上左侧面的固定条12与挡板1302左端的固定条12通过收缩弹簧1305连接。
[0024]所述防堵机构9包括转杆901、多个出料叶杆902,多个出料叶杆902均匀设在转杆901上,所述转杆901两端通过轴承设在下料口内壁上,所述转杆901上设有副锥形齿轮903,
所述副锥形齿轮903与主轴6底端的主锥形齿轮601连接。
[0025]所述倒梯形盒10上右侧面的固定条12与挡板1302右端的固定条12通过收缩弹簧1305连接,所述收缩弹簧1305均处于拉紧状态。
[0026]所述固定条12一端厚另一端薄,厚的一端作为粘接面。
[0027]所述散料杆9沿主轴6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散料杆9为多个,所述散料杆9位于主轴6上相向方向排布。
[0028]所述出料槽14的倾斜角度为45
°
,方便饲料的流淌。
[0029]所述下壳体2的底端设有万向轮201,所述万向轮201上设有制动机构202。
[003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
[0031]把石蛙饲料从注料口3的注入到上壳体1内,然后通过电机5带动主轴6转动,主轴6带动螺纹叶片7和散料杆8转动,螺纹叶片7对饲料进行粉碎搅拌,同时散料杆8用于打散搅拌在一起的饲料,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蛙养殖用投食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顶端两侧设有注料口一和注药口二,所述上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连接主轴,所述主轴的表面设有旋转叶片和散料杆,所述上壳体的下料口处设有防堵机构,所述下壳体上开有与上壳体的下料口相同大小的圆孔,所述下壳体内部自上端开口向下粘接一倒梯形盒,所述倒梯形盒上下开口,所述倒梯形盒后侧面下端向下粘接两个挡条,所述倒梯形盒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分别粘接有固定条,所述倒梯形盒的下开口处连接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下方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倾斜向下从下壳体的前端面开口处穿出,所述出料槽粘接固定在下壳体前端面开口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转轴和挡板,所述挡板与转轴粘接在一起,所述转轴位于倒梯形盒的下开口处紧靠挡条,所述转轴右端穿出下壳体的右侧面,所述转轴穿出的部分粘接有压板,所述挡板堵住倒梯形盒的下开口,所述挡板前端上表面左右分别粘接有固定条,所述倒梯形盒上左侧面的固定条与挡板左端的固定条通过收缩弹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基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互农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