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23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吊装装置,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该移动吊装装置包括支撑底架、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横梁和滚动单元。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的底端和第二立柱的底端均与支撑底架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柱的顶端和第二立柱的顶端。拉升件,设置于横梁。滚动单元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底架的底部。由此,拉升件能够拉拽着GIS设备的零部件上升或下降,通过移动移动吊装装置就能够将GIS设备的零部件移动至不同位置进行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安装质量且效率高。安装质量且效率高。安装质量且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吊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即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组成,这些设备或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在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的六氟化硫绝缘气体,故也称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不仅在高压、超高压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且在特高压领域也被使用,与常规敞开式变电站相比,GIS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配置灵活、安装方便、安全性强、环境适应能力强以及维护工作量很小。
[0003]现有室内变电站GIS设备的各部件安装过程中,因GIS设备的各部件重量较大,且室内空间狭小,吊车无法使用,因此只能人工在屋顶设置吊点,依靠吊点提起GIS设备的各部件,从而进行吊装。但是,针对GIS设备各部件的不同位置的吊装,就需要更换屋顶的吊点,GIS安装质量差,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安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吊装装置,其能够提高GIS设备的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吊装装置,包括:
[0007]支撑底架;
[0008]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均与所述支撑底架连接;
[0009]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
[0010]拉升件,设置于所述横梁;
[0011]滚动单元,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架的底部。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吊装装置还包括:
[0013]加强件,与所述横梁、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连接。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包括:
[0015]第一加强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横梁,所述第一加强杆、第一立柱和所述横梁共同围成三角形;
[0016]第二加强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横梁,所述第二加强杆、第二立柱和所述横梁共同围成三角形。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还包括:
[0018]加强横杆,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杆和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下方,所述加强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底架包括:
[0020]第一架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
[0021]第二架体,与所述第一架体相对且间隔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所述第一架体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架体的底部均可转动地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滚动单元;
[0022]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
[00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架体包括:
[0024]第一底杆,所述第一底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垂直,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杆的中部,所述第一底杆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滚动单元;
[0025]第一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一立柱共同围成三角形;
[0026]第二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支杆、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一立柱共同围成三角形。
[00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架体包括:
[0028]第二底杆,所述第二底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垂直,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底杆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滚动单元;
[0029]第三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支杆、所述第二底杆和所述第二立柱共同围成三角形;
[0030]第四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四支杆、所述第二底杆和所述第二立柱共同围成三角形。
[003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架体包括:
[0032]第一底杆,所述第一底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垂直,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杆的中部,所述第一底杆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滚动单元;
[0033]第一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一立柱共同围成三角形;
[0034]第二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支杆、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一立柱共同围成三角形;
[0035]第二底杆,所述第二底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垂直,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底杆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滚动单元;
[0036]第三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支杆、所述第二底杆和所述第二立柱共同围成三角形;
[0037]第四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四支杆、所述第二底杆和所述第二立柱共同围成三角形;
[0038]所述支撑底架包括两个所述固定横杆,两个所述固定横杆分别为第一固定横杆和第二固定横杆,所述第一固定横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三支
杆,所述第二固定横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杆和所述第四支杆。
[003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有多个爬行横杆,多个所述爬行横杆沿所述第一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爬行横杆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和/或,
[0040]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有多个爬行横杆,多个所述爬行横杆沿所述第二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爬行横杆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004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升件为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和/或,
[0042]所述滚动单元为滚轮。
[0043]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0044]利用本实施例的移动吊装装置在室内进行吊装GIS施工时,利用拉升件拉拽GSI设备的零部件,例如PT及避雷器等,由于支撑底架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地滚动单元,因此可以推动整个移动吊装装置,滚动单元相对于底面产生滚动摩擦,从而整个移动吊装装置就能够带着GIS设备的零部件在室内移动,在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利用拉升件放下GIS设备的零部件,完成不同位置的GIS设备的零部件的吊装,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再需要在室内屋顶设置吊点,也就不用对于GIS设备各部件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均与所述支撑底架连接;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拉升件,设置于所述横梁;滚动单元,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架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吊装装置还包括:加强件,与所述横梁、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横梁,所述第一加强杆、第一立柱和所述横梁共同围成三角形;第二加强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横梁,所述第二加强杆、第二立柱和所述横梁共同围成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包括:加强横杆,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杆和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下方,所述加强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包括:第一架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第二架体,与所述第一架体相对且间隔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所述第一架体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架体的底部均可转动地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滚动单元;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底杆,所述第一底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垂直,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杆的中部,所述第一底杆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滚动单元;第一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一立柱共同围成三角形;第二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支杆、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一立柱共同围成三角形。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包括:第二底杆,所述第二底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垂直,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底杆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滚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刚万霞霖苟伟郎小龙张恒艺程朝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