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84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涉及变形家具领域,包括三向三棱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三向三棱柱处共布置有三处矩形面,其两处矩形面处配置有单向三棱柱,另一矩形面处配置有双向三棱柱;单向三棱柱和三向三棱柱之间垂向设置有模块连接件,模块连接件分别嵌入至单向三棱柱和三向三棱柱内,并且单向三棱柱和三向三棱柱之间为相互转动设置;三向三棱柱和双向三棱柱之间同样垂向设置有模块连接件,通过用户的参与过程表达出人机的交互,给用户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提升生活质量,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变形家具文化的发展。促进变形家具文化的发展。促进变形家具文化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


[0001]本技术涉及变形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城市化发展的时代下,小型的公寓以及小户型住房更受年轻人的欢迎与推崇,如何将狭小逼仄的住房空间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成为这一群体密切关注的问题,模块化设计与可变形家具也成为家具设计的热门议题。
[0003]极小户型房子或者隔断的单间房,安置了床、沙发后空间会显得狭窄,书籍等物品没有了放置空间,且目前市场现有的家居产品模块化设计较少,满足多功能的家居更为稀缺,不能满足小户房型用户的多元需求,为上述所提及的使用局限,需求一种新型可参与设计的变形家具,来满足当前小户型的居家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包括三向三棱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向三棱柱处共布置有三处矩形面,其两处矩形面处配置有单向三棱柱,另一矩形面处配置有双向三棱柱;所述单向三棱柱和三向三棱柱之间垂向设置有模块连接件,模块连接件分别嵌入至单向三棱柱和三向三棱柱内,并且单向三棱柱和三向三棱柱之间为相互转动设置;所述三向三棱柱和双向三棱柱之间同样垂向设置有模块连接件,模块连接件分别嵌入至三向三棱柱和双向三棱柱内,并且双向三棱柱和三向三棱柱之间为相互转动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模块连接件包括限位端头、芯杆、梯形框架和弹簧,所述模块连接件为单向三棱柱、三向三棱柱和双向三棱柱所共用的连接件,所述梯形框架置于单向三棱柱、三向三棱柱和双向三棱柱处相接矩形面的中心,所述梯形框架内布置有弹簧,弹簧内套有芯杆,芯杆的两端穿插相接矩形面并置于弹簧内;所述芯杆的置于弹簧内的外伸端连接有限位端头。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端头的外端未触及梯形框架内梯形腔体的最窄端面处。
[0008]优选的,所述弹簧为塔式簧体,所述弹簧处窄端口朝向限位端头处,所述弹簧处宽端口朝向矩形面处。
[0009]优选的,所述单向三棱柱、三向三棱柱和双向三棱柱处矩形面均为正方形,所述单向三棱柱、三向三棱柱和双向三棱柱处矩形面均贴合有橡胶蒙皮。
[0010]优选的,所述单向三棱柱、三向三棱柱和双向三棱柱的规格、尺寸数值均一致。
[0011]优选的,所述单向三棱柱只有一个矩形面与三向三棱柱相连接,所述双向三棱柱有两个矩形面与三向三棱柱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双向三棱柱共布置有三个,三个双向三棱柱间呈依次转动连接状,其
中最外侧的双向三棱柱的尾部转动连接有单向三棱柱。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依托三向三棱柱为芯件,使得单向三棱柱和双向三棱柱间,可在模块连接件的连接下,进行相对转动,该转动形式,可在小户型居家生活中,基于家庭空间面积,对三棱柱件的相对结构进行调节,即,使用者可参与家具的整体设计中,且在设计后,依托三棱柱内空腔对物品进行存储,同时,使用者可基于矩形面为承载面,将形变后的家具作为桌子、椅子甚至是床,进而达到多样化家具使用需求。
[0015]2、为了避免三棱柱在相对转动后,因连接件的紧固效果不佳,所造成的变形家具松动迹象,采用模块连接件为连接结构,对三棱柱进行连接,且在连接后,使得贴合有橡胶蒙皮的相向矩形面可在夹持力度的作用下呈紧密摩擦接触状,且在摩擦接触中,保持三棱柱间的稳固姿态。
[0016]3、本技术意在节约住房空间资源,个性化家居环境,通过用户的参与过程表达出人机的交互,给用户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提升生活质量,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变形家具文化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变形家具处于某种姿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模块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单向三棱柱;2、三向三棱柱;3、双向三棱柱;4、模块连接件;41、限位端头;42、芯杆;43、梯形框架;4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包括三向三棱柱2,三向三棱柱2处共布置有三处矩形面,其两处矩形面处配置有单向三棱柱1,另一矩形面处配置有双向三棱柱3;单向三棱柱1和三向三棱柱2之间垂向设置有模块连接件4,模块连接件4分别嵌入至单向三棱柱1和三向三棱柱2内,并且单向三棱柱1和三向三棱柱2之间为相互转动设置;三向三棱柱2和双向三棱柱3之间同样垂向设置有模块连接件4,模块连接件4分别嵌入至三向三棱柱2和双向三棱柱3内,并且双向三棱柱3和三向三棱柱2之间为相互转动设置。
[0026]单向三棱柱1、三向三棱柱2和双向三棱柱3处矩形面均为正方形,单向三棱柱1、三向三棱柱2和双向三棱柱3处矩形面均贴合有橡胶蒙皮;单向三棱柱1只有一个矩形面与三向三棱柱2相连接,双向三棱柱3有两个矩形面与三向三棱柱2相连接;双向三棱柱3共布置
有三个,三个双向三棱柱3间呈依次转动连接状,其中最外侧的双向三棱柱3的尾部转动连接有单向三棱柱1。
[0027]本实施例中,依托三向三棱柱2为芯件,使得单向三棱柱1和双向三棱柱3间,可在模块连接件4的连接下,进行相对转动,该转动形式,可在小户型居家生活中,基于家庭空间面积,对三棱柱件的相对结构进行调节,即,使用者可参与家具的整体设计中,且在设计后,依托三棱柱内空腔对物品进行存储,同时,使用者可基于矩形面为承载面,将形变后的家具作为桌子、椅子甚至是床,进而达到多样化家具使用需求。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1

4所示,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模块连接件4包括限位端头41、芯杆42、梯形框架43和弹簧44,模块连接件4为单向三棱柱1、三向三棱柱2和双向三棱柱3所共用的连接件,梯形框架43置于单向三棱柱1、三向三棱柱2和双向三棱柱3处相接矩形面的中心,梯形框架43内布置有弹簧44,弹簧44内套有芯杆42,芯杆42的两端穿插相接矩形面并置于弹簧44内;芯杆42的置于弹簧44内的外伸端连接有限位端头41;限位端头41的外端未触及梯形框架43内梯形腔体的最窄端面处;弹簧44为塔式簧体,弹簧44处窄端口朝向限位端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包括三向三棱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向三棱柱(2)处共布置有三处矩形面,其两处矩形面处配置有单向三棱柱(1),另一矩形面处配置有双向三棱柱(3);所述单向三棱柱(1)和三向三棱柱(2)之间垂向设置有模块连接件(4),模块连接件(4)分别嵌入至单向三棱柱(1)和三向三棱柱(2)内,并且单向三棱柱(1)和三向三棱柱(2)之间为相互转动设置;所述三向三棱柱(2)和双向三棱柱(3)之间同样垂向设置有模块连接件(4),模块连接件(4)分别嵌入至三向三棱柱(2)和双向三棱柱(3)内,并且双向三棱柱(3)和三向三棱柱(2)之间为相互转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变形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连接件(4)包括限位端头(41)、芯杆(42)、梯形框架(43)和弹簧(44),所述模块连接件(4)为单向三棱柱(1)、三向三棱柱(2)和双向三棱柱(3)所共用的连接件,所述梯形框架(43)置于单向三棱柱(1)、三向三棱柱(2)和双向三棱柱(3)处相接矩形面的中心,所述梯形框架(43)内布置有弹簧(44),弹簧(44)内套有芯杆(42),芯杆(42)的两端穿插相接矩形面并置于弹簧(44)内;所述芯杆(42)的置于弹簧(44)内的外伸端连接有限位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斗南翟楷文李雅倩许天和李晓菲夏远征朱钰蓉赵雅洁左文莹杨石涛陶皓然傅嘉颖周卓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