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56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拐杖,包括施力把手和螺纹体,所述施力把手的下方设置有语音扬声器,且施力把手的内部设置有北斗定位模块,所述施力把手的内表面设置有蓝牙模块,且施力把手的上方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一侧设置有LED照明灯,所述树莓派的一侧连接有电池模块区,所述伸缩限位杆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孔,所述调节连接杆的一侧端部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外侧设置有防尘弹性套,所述减震弹簧的一侧端部连接有接触底座,且接触底座的一侧端面设置有防滑钉,所述螺纹体位于防尘弹性套的内表面。该智能拐杖通过设置的防滑钉能够有效提高装置的防滑效果,避免装置打滑的情况,且三角形分布的防滑钉能够有效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拐杖


[0001]本技术涉及拐杖
,具体为智能拐杖。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拐杖主要面向盲人群众、老年人群体。对于盲人来说,出门安全是一个艰巨的问题,且盲道有多被占用、大量建造不合理、破损失修等情况,使得问题更加严峻;老人群体大多数对智能手机不能灵活运用,常常发生走失和子女未及时监护到家中老人导致老人出事不能及时被发现。那么我们的产品可以让使用者在道路上躲避障碍、正确规划行走路线,一旦使用者出现摔倒或其他的健康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将异常以及使用者所在定位反馈给家人。
[0003]现有的拐杖,大多数面向盲人的智能拐杖实现功能单一,只是实现简单的播报道路障碍等,不能很好的融合使用者的生活场景,盲人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躲避障碍,更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比如使用者如何搭乘正确的公交,在哪个地铁站的正确上下车方向等等一系列实际应用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拐杖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拐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拐杖,大多数面向盲人的智能拐杖实现功能单一,只是实现简单的播报道路障碍等,不能很好的融合使用者的生活场景,盲人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躲避障碍,更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比如使用者如何搭乘正确的公交,在哪个地铁站的正确上下车方向等等一系列实际应用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拐杖,包括施力把手和螺纹体,所述施力把手的下方设置有语音扬声器,且施力把手的内部设置有北斗定位模块,所述施力把手的内表面设置有蓝牙模块,且施力把手的上方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一侧设置有LED照明灯,所述施力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树莓派,且树莓派的前端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树莓派的一侧连接有电池模块区,所述电池模块区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一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连接杆,所述调节连接杆的上下两方均安装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的外侧连接有伸缩限位杆,所述伸缩限位杆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孔,所述调节连接杆的一侧端部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外侧设置有防尘弹性套,所述减震弹簧的一侧端部连接有接触底座,且接触底座的一侧端面设置有防滑钉,所述螺纹体位于防尘弹性套的内表面。
[0006]优选的,所述施力把手与语音扬声器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施力把手与北斗定位模块之间为粘合连接,并且蓝牙模块与施力把手之间为粘合连接,所述摄像头和LED照明灯与施力把手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摄像头与LED照明灯之间相互平行。
[0007]优选的,所述树莓派与电池模块区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调节连接杆与伸缩弹簧
之间为焊接,且伸缩限位杆与伸缩弹簧之间为焊接,并且伸缩限位杆与伸缩弹簧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连接杆通过伸缩限位杆和限位孔与固定杆之间构成限位结构,且伸缩限位杆关于调节连接杆的横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并且伸缩限位杆设置有两个。
[0009]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与固定杆之间为焊接,且固定杆与减震弹簧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并且防尘弹性套通过螺纹体与固定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接触底座与调节连接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接触底座为圆盘形结构,并且防滑钉关于接触底座的底部呈三角形分布,同时防滑钉设置有三个。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通过设置的语音扬声器能够对路况进行及时的播报,从而方便使用者的躲避障碍,通过设置的北斗定位模块能够对使用者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从而更加安全,设置的蓝牙模块能够和手机端进行连接实时传输定位信息,让家人随时在的使用者的位置信息,通过设置的摄像头能够对路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拍摄,从而通过微型电脑的处理,通过语音扬声器进行实时播报,设置的LED照明灯能够在光线昏暗时进行补充光源,从而更加有利于摄像头的使用;通过设置的树莓派能够对数据进行良好的处理,从而方便装置的使用,通过弹性伸缩的伸缩限位杆能够方便调节连接杆的限位和移动,从而方便装置对高度进行调节;
[0013]2、通过对称设置的伸缩限位杆能够让伸缩限位杆形成对称受力,从而提高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减震弹簧能够对固定杆形成有效减震,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设置的防尘弹性套能够对减震弹簧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底面的水和灰尘飞溅到减震弹簧上,提高减震弹簧的使用寿命;
[0014]3、通过设置的防滑钉能够有效提高装置的防滑效果,避免装置打滑的情况,且三角形分布的防滑钉能够有效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后面立起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防尘弹性套和螺纹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接触底座和防滑钉底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施力把手;2、语音扬声器;3、北斗定位模块;4、蓝牙模块;5、摄像头;6、LED照明灯;7、树莓派;8、控制按键;9、电池模块区;10、固定杆;11、调节连接杆;12、伸缩弹簧;13、伸缩限位杆;14、限位孔;15、减震弹簧;16、防尘弹性套;17、接触底座;18、防滑钉;19、螺纹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智能拐杖,包括施力把手1和螺纹体19,施力把手1的下方设置有语音扬声器2,且施力把手1的内部设置有北斗定位模块3,施力把手1的内表面设置有蓝牙模块4,且施力把手1的上方连接有摄像头5,摄像头5的一侧设置有LED照明灯6,施力把手1的一侧设置有树莓派7,且树莓派7的前端设置有控制按键8,树莓派7的一侧连接有电池模块区9,电池模块区9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一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连接杆11,调节连接杆11的上下两方均安装有伸缩弹簧12,且伸缩弹簧12的外侧连接有伸缩限位杆13,伸缩限位杆13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孔14,调节连接杆11的一侧端部安装有减震弹簧15,且减震弹簧15的外侧设置有防尘弹性套16,减震弹簧15的一侧端部连接有接触底座17,且接触底座17的一侧端面设置有防滑钉18,螺纹体19位于防尘弹性套16的内表面。
[0024]本技术中:施力把手1与语音扬声器2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施力把手1与北斗定位模块3之间为粘合连接,并且蓝牙模块4与施力把手1之间为粘合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拐杖,包括施力把手(1)和螺纹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把手(1)的下方设置有语音扬声器(2),且施力把手(1)的内部设置有北斗定位模块(3),所述施力把手(1)的内表面设置有蓝牙模块(4),且施力把手(1)的上方连接有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的一侧设置有LED照明灯(6),所述施力把手(1)的一侧设置有树莓派(7),且树莓派(7)的前端设置有控制按键(8),所述树莓派(7)的一侧连接有电池模块区(9),所述电池模块区(9)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一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连接杆(11),所述调节连接杆(11)的上下两方均安装有伸缩弹簧(12),且伸缩弹簧(12)的外侧连接有伸缩限位杆(13),所述伸缩限位杆(13)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孔(14),所述调节连接杆(11)的一侧端部安装有减震弹簧(15),且减震弹簧(15)的外侧设置有防尘弹性套(16),所述减震弹簧(15)的一侧端部连接有接触底座(17),且接触底座(17)的一侧端面设置有防滑钉(18),所述螺纹体(19)位于防尘弹性套(16)的内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把手(1)与语音扬声器(2)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施力把手(1)与北斗定位模块(3)之间为粘合连接,并且蓝牙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恩韬廖晓燕王林惠唐雅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