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49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具体涉及中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包括降温箱、煎煮箱,降温箱上固定连接有煎煮箱,所述降温箱内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扇叶,降温箱侧壁上开有多个出风口,降温箱内部设有螺旋管,螺旋管穿过降温箱侧壁的一端设有阀门,螺旋管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出液管;煎煮箱顶部螺纹连接有盖体,煎煮箱内设有与出液管连通的挡板,挡板中部连通有套筒,套筒内转动连接有位于挡板上方的搅拌棒,搅拌棒下端转动连接在煎煮筒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中药制剂煎煮机煎煮后药液过热不能直接饮用的问题,提高了利用率,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加工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煎煮法制备中药制剂,煎煮法是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该法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简易浸出方法,至今仍是制备浸出制剂最常用的方法,在中药制剂的煎煮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中药煎煮机进行煎煮。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5758979U)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煎煮机,包括机盖;机盖的底面设置有机身;机身侧面的上部安装有提臂;机身侧面与提臂正对的位置下侧设置有出水口;机身底面连接有机座;机身靠近机座的侧面安装有出渣阀;出水口的上部设置有出水阀;机座正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出渣槽;出渣槽正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手柄;机盖的中央位置连接有搅动轴按钮;机盖顶端的内部连接有空心连接轴;空心连接轴的底端设置有三层电热片;机盖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控集成模块;机盖底面的边缘位置设有凸沿。本技术采用电热片,电热片有三层,且电热片均匀成圆周排列,电热片可以实现煎煮的快速均匀的加热,从而可以实现中药制剂的快速煎煮。
[0004]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三层均匀排列的电热片,解决了快速煎煮的问题,但是不能最大程度的提取中药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而且煎煮后的药液过热不方便被人食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中药制剂煎煮机煎煮后药液过热不能直接饮用的问题;提高了利用率,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包括降温箱、煎煮箱,所述降温箱上固定连接有煎煮箱,所述降温箱内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扇叶,所述降温箱侧壁上开有多个出风口,所述降温箱内部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穿过降温箱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螺旋管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位于煎煮箱内的第二阀门;所述煎煮箱顶部螺纹连接有盖体,所述煎煮箱内设有与出液管连通的挡板,所述出液管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煎煮筒侧壁设有加热片,所述挡板中部连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转动连接有位于挡板上方的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下端转动连接在煎煮筒底部,所述搅拌棒下方设有位于挡板下方的第一锥齿轮,所述挡板下方的煎煮箱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驱动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上共同套设有传送带。
[0008]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0009]通过降温箱的设置,快速降低煎煮过后中药制剂的温度,本装置能同时进行煎煮和降温,提高了使用效率,减少了使用者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皮带和
锥齿轮的设置,实现一个电机带动搅拌棒和扇叶转动,大大减少了成本。
[0010]优选地,所述套筒内部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搅拌棒转动连接。
[0011]通过上述设置,导向套对搅拌棒进行了限位,提高了方案实施的稳定性。
[0012]优选地,所述降温箱内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降温箱侧壁开有销孔,所述滑块上开有两个与降温箱侧壁销孔相同尺寸的通孔,所述销孔与通孔中共同穿设有定位销。
[0013]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对降温箱内扇叶启动和关闭的控制,减少了驱动电机能量的损耗。
[0014]优选地,所述煎煮箱内部设有保温层。
[0015]通过上述设置,保温层使煎煮箱内部热量不会流失,提高了煎煮效率。
[0016]优选地所述煎煮箱外部设有隔热把手。
[0017]通过上述设置,隔热把手方便了本装置的移动,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a区域放大图。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降温箱、2煎煮箱、3第一转动轴、4扇叶、5出风口、6螺旋管、7第一阀门、8出液管、9第二阀门、10盖体、11挡板、12过滤网、13套筒、14加热片、15搅拌棒、16第一锥齿轮、17驱动电机、18第二转动轴、19第二锥齿轮、20传送带、21导向套、22滑槽、23滑块、24销孔、25通孔、26保温层、27隔热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包括降温箱1、煎煮箱2,降温箱1上方焊接有煎煮箱2,降温箱1内部设有第一转动轴3,降温箱1内左侧壁开有滑槽22,滑槽22内滑动连接有“L”型滑块23,滑块23右侧与第一转动轴3转动连接,降温箱1侧壁开有销孔24,滑块23上开有两个与降温箱1侧壁销孔24尺寸相同的通孔25,销孔24与通孔25中共同配合有定位销,第一转动轴3上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扇叶4,降温箱1左右两侧壁上均开有多个出风口5,降温箱1内部设有螺旋管6,螺旋管6穿过降温箱1右侧壁的下端设有第一阀门7,螺旋管6的上端一体成型有出液管8,出液管8上设有位于煎煮箱2内的第二阀门9;煎煮箱2顶部螺纹连接有盖体10,煎煮箱2外部焊接有隔热把手27,煎煮箱2内焊接有与出液管8顶部连通的挡板11,出液管8内部顶端设有过滤网12,煎煮筒2侧壁位于挡板11下部与煎煮箱2底部之间开设有拉门,煎煮箱2内部设有保温层26,挡板11中部连通有套筒13,套筒外壁粘贴有加热片14,套筒13内穿设有“M”型的搅拌棒15,搅拌棒15的底部转动连接在煎煮箱2的底部,套筒13内粘附有包覆在搅拌棒15外的导向套21,搅拌棒15下方固定连接有位于挡板11下方的第一锥齿轮16,挡板11下方的煎煮箱2内设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8,第二转动轴18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19与第一锥齿轮16啮合,第二转动轴18与第一转动轴3上共同套设有传送带20。
[0023]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使用者关闭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9,然后旋转打开盖
体10,将中药药材放入煎煮箱2中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使用者旋转盖合盖体10,通过加热片13对中药制剂进行加热煎煮,滑动滑块23在滑槽22内向上滑动,滑块23带动第一转动轴3向上移动到不与传动带20配合处,通过定位销穿过滑块23下部的通孔25将滑块23固定在降温箱侧壁的销孔24上,运行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18转动,第二转动轴18带动第二锥齿轮19转动,第二锥齿轮19带动第一锥齿轮16转动,第一锥齿轮16带动搅拌棒15转动对进行煎煮的中药制剂进行搅拌,煎煮完成后,滑动滑块23在滑槽22内向下滑动,滑块23带动第一转动轴3向下移动到与传送带20配合处,通过定位销穿过滑块23上部的通孔25将滑块固定在降温箱侧壁的销孔24上,驱动电机17输出轴带动第二转动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装置,包括降温箱(1)、煎煮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箱(1)上固定连接有煎煮箱(2),所述降温箱(1)内设有第一转动轴(3),所述第一转动轴(3)上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扇叶(4),所述降温箱(1)侧壁上开有多个出风口(5),所述降温箱(1)内部设有螺旋管(6),所述螺旋管(6)穿过降温箱(1)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一阀门(7),所述螺旋管(6)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出液管(8),所述出液管(8)上设有位于煎煮箱内的第二阀门(9);所述煎煮箱(2)顶部螺纹连接有盖体(10),所述煎煮箱(2)内设有与出液管(8)连通的挡板(11),所述出液管(8)内部设有过滤网(12),所述挡板(11)中部连通有套筒(13),所述套筒侧壁设有加热片(14),所述套筒(13)内转动连接有位于挡板(11)上方的搅拌棒(15),所述搅拌棒(15)下端转动连接在煎煮箱(2)底部,所述搅拌棒(15)下方设有位于挡板下方的第一锥齿轮(16),所述挡板(11)下方的煎煮箱(2)内设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君王硕薛阳李红磊孙海辛超王龚杨超李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