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传超专利>正文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32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还包括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套管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紧固件,紧固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套管适配的紧固孔,连接件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套管适配的导航孔,紧固孔的轴线和多个导航孔的轴线相交于靶点。在使用时,先置入第一套管,然后将连接件和第一套管固定连接,再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用于置入第二套管的导航孔,以使得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在体表的距离满足手术操作间距,由于导航孔和紧固孔均相交于靶点,则沿导航孔置入的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势必会在靶点汇合,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降低组织损伤。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降低组织损伤。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降低组织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内镜穿刺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手术,是关节镜观察通道和操作通道相结合的新型脊柱内镜技术,具有操作范围大、手术效率高等特点,能够完成大多数脊柱外科手术。但是,对于众多医生而言,穿刺以后难以通过观察通道找到操作通道下的手术器械,这不仅增加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组织损伤,且无法摘除间盘或完成椎管减压。
[0003]因此,如何保证内镜和操作器械在操作靶点进行会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其可以对内镜套管和器械套管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二者在操作靶点会和。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还包括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套管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套管适配的紧固孔,所述连接件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套管适配的导航孔,所述紧固孔的轴线和多个所述导航孔的轴线相交于靶点。
[0006]在使用时,先置入第一套管,然后通过紧固件将连接件和第一套管固定连接在一起,再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一个用于置入第二套管的导航孔,以使得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在体表的距离满足手术操作间距。本专利技术中,导航孔和紧固孔均相交于靶点,则沿导航孔置入的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势必会在靶点汇合,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降低组织损伤。
[0007]优选地,还包括导向件,该导向件能同轴安装在所述导航孔内,在该导向件的内周同轴设置有能供穿刺针通过的导向孔。设置导向件,则医护人员可以沿着导向孔置入穿刺针,在穿刺针置入后,取下导向件,逐级扩张,置入第二套管。
[0008]优选地,所述导向孔为锥形孔,且该锥形孔沿远离所述靶点的方向渐扩设置。
[0009]优选地,每个所述导航孔内均活动插接有一个所述导向件,以便于穿刺针的置入。
[0010]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呈台阶状,包括限位部和插接部,所述限位部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周尺寸,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导航孔适配,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件的远离所述靶点的一侧抵接。导向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导向件与导航孔的可拆卸插接,且便于在穿刺针置入后取下导向件。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与所述导航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表示该导航孔相对于所述紧固孔的角位移。标识刻度,可以便于医护人员预判第二套管拟穿过的导
航孔位置。
[0012]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卡箍,该卡箍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卡箍位于该缺口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穿设有螺栓,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栓与该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卡箍的内周包覆有弹性垫层,在所述螺栓拧紧后,该弹性垫层的内周形成所述紧固孔。在第一套管置入后,将卡箍套设在第一套管的外周,并拧紧螺栓,使得卡箍夹紧第一套管,实现紧固件与第一套管的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弹性垫层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0014]优选地,所述紧固件远离所述卡箍的一端设置有插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接件适配的插孔;所述插接件的外周设置有多圈凸棱,所述插孔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凸棱适配的卡槽。
[0015]优选地,还包括量尺,该量尺上设置有能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外周的通孔,则在置入第二套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量尺测量第二套管和第一套管在体表的距离,以确保该距离满足手术操作要求。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P;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航孔与导向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
第一套管;2

第二套管;3

连接件;31

本体;311

导航孔;312

插孔;32

紧固件;321

紧固孔;322

插接件;323

卡箍;324

螺栓;325

螺母;326

弹性垫层;4

导向件;41

限位部;42

插接部;43

导向孔;5

量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包括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和用于连接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连接件3。
[0025]连接件3包括本体31和与该本体插接固定的紧固件32,该紧固件32用于与第一套管1可拆卸固定连接,紧固件32上设置有与第一套管1适配的紧固孔321,本体31上还设置有多个与第二套管2适配的导航孔311,紧固孔321的轴线和多个导航孔311的轴线相交于靶点。
[0026]本实施例中,本体31为高分子聚乙烯塑料板,在本体31的一端设置有插孔312。紧
固件32包括插接件322和卡箍323,其中,插接件322与插孔312适配,且在插接件322的外周设置有多圈凸棱,插孔312的内周设置有与凸棱适配的卡槽,凸棱与卡槽配合,使得插接件322与插孔312可拆卸固定连接。上述卡箍323的一侧设置有缺口,卡箍323位于该缺口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穿设有螺栓324,第二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螺母325,螺栓324与该螺母325螺纹连接;此外,卡箍323的内周包覆有弹性垫层326,该弹性垫层326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在螺栓324拧紧后,该弹性垫层326的内周形成上述紧固孔321。
[0027]在使用时,先用穿刺针定位在靶向操作位置,逐级扩张,置入第一套管1,然后将卡箍323套设在第一套管1的外周,并拧紧螺栓324,使得连接件3与第一套管1相对固定。需要注意的时,为保证导航孔311穿入的第二套管2能与第一套管1在靶向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套管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套管适配的紧固孔,所述连接件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套管适配的导航孔,所述紧固孔的轴线和多个所述导航孔的轴线相交于靶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件,该导向件能同轴安装在所述导航孔内,在该导向件的内周同轴设置有能供穿刺针通过的导向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为锥形孔,且该锥形孔沿远离所述靶点的方向渐扩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航孔内均活动插接有一个所述导向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导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呈台阶状,包括限位部和插接部,所述限位部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周尺寸,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导航孔适配,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件的远离所述靶点的一侧抵接。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杜传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