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性存储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磁电阻效应的双磁性隧道结(英文名为Double Tunnel Junction,以下简称DTJ)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信息的存储是当今信息科学的关键技术之一。大容量信息长期的存储主要是通过磁记录和光记录技术来实现。磁记录虽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仍然是目前信息存储的主要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和小型化已成为信息存储发展的必然趋势。磁随机存储器(简称MRAM)结合了巨磁电阻(或隧道磁电阻)和芯片集成技术,具有高速存取、超高密度和不挥发等优良特性,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民用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认为将最终取代目前被广泛运用的磁、光盘技术[K.Inomata,“Present and future of magnetic RAM technology”,IEICETransaction on Electronics,E84-C,740-746,2001]。目前MRAM的存储单元实际上主要是表现出巨磁电阻效应的自旋阀或表现出隧道磁电阻效应的磁性隧道结结构。为了提高MRAM的存储密度,如何有效的提高自旋阀或磁性隧道结的磁电阻效应则成为关键。磁性隧道结通常是由铁磁层/绝缘层/铁磁层这种三明治结构组成,研究表明,采用两个耦合层的双磁性隧道结结构(即铁磁层/绝缘层/铁磁层/绝缘层/铁磁层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磁性隧道结的磁电阻效应。本专利技术利用双磁性隧道结、金属钌层和绝缘层的组合效应,大幅度的提高了磁性隧道结在室温下的磁电阻效应。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磁电阻效应的双磁性隧道结,其特征在于:由底电极层、反铁磁层、钴铁合金、绝缘层、金属钌层、顶电极层9层金属膜组成;具体结构为:双磁性隧道结的最底层为1~20纳米厚的金属铜,称为底电极层;从底往上第二层为10~20纳米厚的反铁磁的铱锰合金层;从底往上第三层为铁磁性的钴铁合金,厚度为1~10纳米;从底往上第四层为绝缘层三氧化二铝,厚度为1~2纳米,为第一耦合层;从底往上第五层为铁磁性的钴铁合金,厚度为1~10纳米;从底往上第六层为绝缘层三氧化二铝,厚度为1~2纳米,为第二耦合层;从底往上第七层为铁磁性的钴铁合金,厚度为1~10纳米;从底往上第八层为一层金属钌层,厚度为0.4~1纳米;从底往上第九层为1~20纳米的金属铜,为顶电极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磁电阻效应的双磁性隧道结,其特征在于由底电极层、反铁磁层、钴铁合金、绝缘层、金属钌层、顶电极层9层金属膜组成;具体结构为双磁性隧道结的最底层为1~20纳米厚的金属铜,称为底电极层;从底往上第二层为10~20纳米厚的反铁磁的铱锰合金层;从底往上第三层为铁磁性的钴铁合金,厚度为1~10纳米;从底往上第四层为绝缘层三氧化二铝,厚度为1~2纳米,为第一耦合层;从底往上第五层为铁磁性的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勇,于广华,王燕斌,腾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