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300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涉及软件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软件程序内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数据、获取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安全传输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建立对应的数据库,并处理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数据发出端以及数据接收端,数据在数据发出端以及数据接收端之间加密传输,软件程序向数据库发出增删改查的数据指令,进行修改数据库内容,采用误用检测对数据库进行加密防护,采用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并在实际中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数据处理系统有着数据处理时更加安全,数据分析处理效果好的优点。据分析处理效果好的优点。据分析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件开发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互联网的终端是计算机,运行的所有程序,都是计算机和网络中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除了计算机外,没有涉及任何其他的终端,物联网的本质是互联网,终端不再是计算机,而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其配套的传感器,这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服务的计算机呈现出各种形态,如穿戴设备、环境监控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等,只要有硬件或产品连上网,发生数据交互,就叫物联网,因此在物联网中数据变得尤为重要,数据是指对客观事件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它不仅指狭义上的数字,还可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文字、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也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所有能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统称,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而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信息是加载于数据之上,对数据作具有含义的解释,数据和信息是不可分离的,信息依赖数据来表达,数据则生动具体表达出信息。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和观念性的;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在任何一个软件都涉及数据处理,都需要用到数据处理系统。
[0003]CN103106135A提出的嵌入式软件测评管理的数据处理系统中包括处理器、数据采集器、实时数据库和比较器,所述的数据采集器作为数据处理系统的信号输入,采集运行嵌入式软件的处理器的相关数据,数据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实时数据库和比较器的对应信号输入端,比较器的另一信号输入端连接实时数据库的信号输出端,比较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对应信号输入端,在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存储过程中,没有进行安全防护,容易被非法用户恶意修改,造成数据分析处理结果不准确,带来损失,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0004]现有的数据处理系统在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过程中,没有防护措施,或者防护措施级别低,使得数据容易被非法用户恶意修改,造成数据分析处理结果不准确,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解决现有的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系统中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加密效果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软件程序内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数据、获取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安全传输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建立对应的数据库,并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0008]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数据发出端以及数据接收端,数据在数据发出端以及数据接收端之间加密传输;
[0009]软件程序向数据库发出增删改查的数据指令,进行修改数据库内容,采用误用检测对数据库进行加密防护,采用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处理数据,把隐藏在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并提炼出来,进而找出数据的内在规律,并应用在实际中。
[0010]优选地,所述数据分析模型中处理杂乱无章的数据并获取数据内在规律和特征的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0011]数据降维:用于减少数据计算和建模中涉及的维数;
[0012]数据回归:研究变量X对因变量Y的数据分析,找出数据的关联性以及诱导数据;
[0013]数据聚类:聚类分析法是将很多统计数据集中化具备类似特点的统计数据点区划为一致类型,并转化成对应类的方式;
[0014]数据分类:根据对已知类型训练集的测算和剖析,分析出数据的类型和类别;
[0015]数据关联:在大量多元数据集中找到有用的关联规则,还用于挖掘基于时间序列的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
[0016]数据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用于研究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算法;
[0017]异常数据检测:数据集中的异常数据被称为异常点、异常值或孤立点,典型的特征是这些数据的特征或规则与大多数数据不一致,表现出异常的特征,通过异常数据检测找出数据的噪声值,
[0018]优选地,通过对应的数据分析操作获取大数据中内涵信息,获取对应数据深层信息,根据深层信息实现软件的运行
[0019]优选地,所述数据收集模块中的数据包括外设录入的数据,还包括软件运行中不断产生的内在数据,在软件运行中浏览过程中每一个用户产生的浏览数据以及对应的时间数据,进而产生海量数据,数据产生一定作用就变成信息,信息作为生产力有利于产生经济效益。
[0020]优选地,数据发出端连接数据库,数据接收端连接显示设备,在数据从数据发出端发向数据接收端时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在数据传输上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被恶意监视以及非法修改,进而防止软件运行出错,提高软件运行的安全性。
[0021]优选地,数据发出端生成一对第一公私秘钥,第一公钥对外公开,第一私钥被数据发出端留存,数据接收端生成一对第二公私秘钥,第二公钥对外公开,第二私钥被数据接收端留存,公钥与私钥相互对立,每一个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通过对应的私钥来解密,极大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性。
[0022]优选地,数据接收端向数据发出端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指令,所述数据请求指令,该请求指令内含有数据接收端需要获取的数据标记,该请求指令通过第一公钥进行加密,数据发出端获取加密的请求指令,并通过第一私钥对数据指令进行解密,根据请求指令内的数据标记从数据库中搜寻对应数据,并将数据经过第二私钥进行加密,并向数据接收端发出,数据接收端根据第二私钥解密数据,并显示数据,根据公钥加密数据,其中,公钥内存有数据获取方的私有签名,私有签名内有对应信息特征,所有发送信息全部留存,通过留存信息及时查询数据传输记录,进而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
[0023]优选地,所述数据库为SQL数据库,采取防火墙以及误用检测进行防护,误用检测是运用已知攻击方法,根据已经定义好的非法入侵模式,所述非法入侵模式是利用了系统的脆弱性,非法入侵模式的特性是通过分析入侵过程的特征、条件、排列以及事件间关系确定下来,通过判断这些入侵模式是否出现来检测数据库是否发生非法入侵,如果出现,则发生了非法入侵,通过对数据库的防护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数据库内存有软件运行数据,避免数据发生泄露,避免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在软件程序内运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数据、获取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安全传输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建立对应的数据库,并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数据发出端以及数据接收端,数据在数据发出端以及数据接收端之间加密传输;软件程序向数据库发出增删改查的数据指令,进行修改数据库内容,采用误用检测对数据库进行加密防护,采用数据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把隐藏在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并提炼出来,进而找出数据的内在规律和特征,并应用于实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型中处理杂乱无章的数据并获取数据内在规律和特征的方式包括以下方式:数据降维:用于减少数据计算和建模中涉及的维数;数据回归:研究变量X对因变量Y的数据分析,找出数据的关联性以及诱导数据;数据聚类:聚类分析法是将很多统计数据集中化具备类似特点的统计数据点区划为一致类型,并转化成对应类的方式;数据分类:根据对已知类型训练集的测算和剖析,分析出数据的类型和类别;数据关联:在大量多元数据集中找到有用的关联规则,还用于挖掘基于时间序列的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用于研究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算法;异常数据检测:数据集中的异常数据被称为异常点、异常值或孤立点,典型的特征是这些数据的特征或规则与大多数数据不一致,表现出异常的特征,通过异常数据检测找出数据的噪声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模块中的数据包括外设录入的数据和软件运行中不断产生的内在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发出端连接数据库,数据接收端连接显示设备,在数据从数据发出端发向数据接收端时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鹏飞张庭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鹏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