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62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该装置包括电堆一、电堆二和集成结构,电堆一上设置有氢气入口一和氢气出口一,电堆二上设置有氢气入口二和氢气出口二,集成结构包括外壳、氢出歧管一、氢出歧管二、空腔、分水出口、挡板一、挡板二和挡板三和排水口一,氢出歧管一与氢气出口一连接,氢出歧管二与氢气出口二连接,分水出口设置于外壳的顶部,挡板一自外壳的顶部向内部延伸,挡板二自外壳的侧壁斜向内延伸,挡板三设于空腔,且挡板三的一端与挡板二的内端连接,挡板一与挡板二及挡板三的延伸方向之间均呈锐角,排水口一设于外壳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上下堆流量一致性,上下堆连通方式简单。上下堆连通方式简单。上下堆连通方式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系统氢气路多采用氢回流的方式,通过利用循环泵或引射器将燃料电池出堆混合物(含氢气、水蒸气、氮气及液态水和其他)中未消耗的氢气重新供给电堆使用,提高氢气利用率。由于液态水与气体的密度差异巨大,入堆后有可能阻塞燃料电池反应通道造成电堆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通常在氢气出堆口布置气液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出堆气液混合物中的液态水并排出,避免液态水循环进入电堆。
[0003]且燃料电池凭借续航里程长、燃料加注速度快以及载重能力强等优势,在大型车辆、商用车等大功率领域的应用趋势越来越明显。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的高功率的输出,可以通过采用双堆方式,即利用两个燃料电池电堆并联的方式实现。
[0004]由于燃料电池电堆对压力、流量等条件因素非常敏感,需要保证双堆的压力、流量等分配均匀、差异小;由于氢气、空气系统管路中均存在少量液态水情况,要避免电堆进出歧管内不积累液态水,并能将液态水排出。由于双堆集成的空间等条件比较苛刻,歧管设计同时满足分配均一性与排水能力比较困难。
[0005]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电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及燃料电池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及燃料电池系统,既可保证上下堆流量的均一性,又可以有效地分水排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包括电堆一、电堆二和集成结构,所述电堆一上设置有氢气入口一和氢气出口一,所述电堆二上设置有氢气入口二和氢气出口二,所述集成结构包括外壳、氢出歧管一、氢出歧管二、空腔、分水出口、挡板一、挡板二和挡板三和排水口一,所述氢出歧管一与所述氢气出口一连接,所述氢出歧管二与所述氢气出口二连接,所述分水出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挡板一自所述外壳的顶部向内部延伸设置,所述挡板二自所述外壳的侧壁斜向内延伸设置,所述挡板三设置于所述空腔,且所述挡板三的一端与所述挡板二的内端连接,所述挡板一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挡板二的延伸方向及所述挡板三的延伸方向之间均呈锐角,所述排水口一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0008]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下部至所述排水口一之间呈锥形,形成储液腔一。
[0009]可选地,所述挡板一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挡板二与所述挡板三之间沿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沿宽度方向的中
部设置为开口状,形成排水口二。
[0011]可选地,所述挡板二和所述挡板三之间构成储液腔二。
[0012]可选地,所述氢出歧管一自所述外壳内部向外斜向上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氢出口歧管二自所述外壳内部向外斜向上设置。
[0014]可选地,所述氢出歧管一的轴线与所述氢出歧管二的轴线平行。
[0015]可选地,所述挡板二的内端的端部低于所述挡板二的相应的端部。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适用于双堆的氢出歧管、分水、储水集成结构,保证了上下堆流量一致性,上下堆连通方式简单,且整个气流流动位于装置顶部,远离液位,避免液位晃动对气液分离效果的影响,气液分离效果稳定。二次气液分离有助于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0018]提供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来介绍对概念的选择,它们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被进一步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无意标识本公开的重要特征或必要特征,也无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9]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0]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的电堆装配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00

电堆一;101

氢气入口一;102氢气出口一;200

电堆二;201

氢气入口二;202

氢气出口二;300

集成结构;301

外壳;302

氢出歧管一;303

氢出歧管二;304

空腔;305

分水出口;306

挡板一;307

挡板二;308

挡板三;309

排水口一;310

排水口二;311

储液腔一;312

储液腔二;313

低压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2]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
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0023]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包括电堆一100、电堆二200和集成结构300,电堆一100上设置有氢气入口一101和氢气出口一102,电堆二200上设置有氢气入口二201和氢气出口二202,集成结构300包括外壳301、氢出歧管一302、氢出歧管二303、空腔304、分水出口305、挡板一306、挡板二307和挡板三308和排水口一,氢出歧管一302与氢气出口一102连接,氢出歧管二303与氢气出口二202连接,分水出口305设置于外壳301的顶部,挡板一306自外壳301的顶部向内部延伸设置,挡板二307自外壳301的侧壁斜向内延伸设置,挡板三308设置于空腔304内,且挡板三308的一端与挡板二307的内端连接,挡板一306的延伸方向与挡板二307的延伸方向及挡板三308的延伸方向之间均呈锐角,排水口一设置于外壳301的底部。
[0024]具体地,电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堆一(100)、电堆二(200)和集成结构(300),所述电堆一(100)上设置有氢气入口一(101)和氢气出口一(102),所述电堆二(200)上设置有氢气入口二(201)和氢气出口二(202),所述集成结构(300)包括外壳(301)、氢出歧管一(302)、氢出歧管二(303)、空腔(304)、分水出口(305)、挡板一(306)、挡板二(307)和挡板三(308)和排水口一(309),所述氢出歧管一(302)与所述氢气出口一(102)连接,所述氢出歧管二(303)与所述氢气出口二(202)连接,所述分水出口(305)设置于所述外壳(301)的顶部,所述挡板一(306)自所述外壳(301)的顶部向内部延伸设置,所述挡板二(307)自所述外壳(301)的侧壁斜向内延伸设置,所述挡板三(308)设置于所述空腔(304),且所述挡板三(308)的一端与所述挡板二(307)的内端连接,所述挡板一(30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挡板二(307)的延伸方向及所述挡板三(308)的延伸方向之间均呈锐角,所述排水口一(309)设置于所述外壳(30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分水和储水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1)的下部至所述排水口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闪念丁铁新方川张国强李飞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