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装置及车用无线通信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38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8
本申请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载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可设置在车辆内且用于固定终端设备,所述支架内设有腔体;车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V2X天线、第一通信模块、ETC天线、第二通信模块及控制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V2X天线电连接且用于实现5.9GHz频段的通信;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ETC天线电连接且用于实现5.8GHz频段的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实现的通信和/或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实现的通信进行辅助驾驶。本申请同时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通信系统。本申请提供的车载装置及车用无线通信系统能够辅助驾驶,解决了V2X车载产品后装困难的问题,体现了V2X的车路协同优势。体现了V2X的车路协同优势。体现了V2X的车路协同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装置及车用无线通信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驾驶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装置及车用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ehicle to everything,V2X)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互技术,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它使得车与车、车与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能够通信,从而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能够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提供车载娱乐信息等。
[0003]目前,V2X车载产品的推广面临以下问题,一方面,一些车辆不支持改装,且V2X外置天线的安装比较困难;另一方面,高速公路V2X路侧通信终端安装率较低,无法体现V2X的车路协同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装置及车用无线通信系统,以解决V2X车载产品后装困难、无法体现V2X的车路协同优势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车载装置,所述车载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可设置在车辆内且用于固定终端设备,所述支架内设有腔体;
[0006]所述车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V2X天线、第一通信模块、ETC天线、第二通信模块及控制器;
[0007]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V2X天线电连接且用于实现5.9GHz频段的通信;
[0008]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ETC天线电连接且用于实现5.8GHz频段的通信;
[0009]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实现的通信和/或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实现的通信进行辅助驾驶。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且用于固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固定件;
[0011]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V2X天线和所述ETC天线间隔地设于所述固定件内。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V2X天线包括用于接收和发送车联网V2X射频信号的主天线,以及用于接收车联网V2X射频信号的副天线;
[0013]所述主天线和所述副天线分别设于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且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ETC天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30
°
至45
°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环绕于所述固定板周侧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
[0016]所述腔体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第一容纳腔、设于所述固定板内的第二容纳腔、及设于所述环形板内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ETC天线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V2X天线设于所述第三
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及所述第三容纳腔的至少部分侧壁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直边。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三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一过线孔相连通。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三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二过线孔相连通。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装置还包括ETC板卡,所述ETC板卡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所述ETC板卡与所述ETC天线、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均电连接。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的内部容纳有磁吸盘,用于吸附终端设备。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硬件板卡,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及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均连接于所述硬件板卡;
[0022]所述硬件板卡上设有硬件接口,所述硬件接口包括SIM卡接口、USB接口、整车接口、供电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定位天线和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定位天线获取所述车载装置的位置信息。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蜂窝移动通信模块。
[00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
[00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语音模块以及设于所述支架上的语音输入输出单元;所述语音模块分别与所述语音输入输出单元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语音输入输出单元获取语音指令和播放语音提示信息;和/或
[0027]所述车载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用于输出辅助驾驶信息。
[0028]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用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0029]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装置,以及
[0030]终端设备,固定于所述车载装置的支架上且与所述车载装置通信连接。
[00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装置包括设有腔体的支架和设于腔体内的V2X天线、第一通信模块、ETC天线、第二通信模块及控制器,支架能够固定终端设备,由于V2X天线设于支架的腔体内,解决了V2X外置天线安装困难的问题,利于V2X技术的推广;并且,上述车载装置集成了V2X天线和ETC天线,可以避免车辆在安装ETC车载单元后再额外增加V2X车载单元的问题,结构简单,集成度较高。
[0032]同时,上述车载装置中,第一通信模块与V2X天线电连接且用于实现5.9GHz频段的通信,第二通信模块与ETC天线电连接且用于实现5.8GHz频段的通信,控制器能够依据第一通信模块实现的通信和/或第二通信模块实现的通信进行辅助驾驶。因此,上述车载装置既能够实现与V2X路侧设备和其他V2X车载通信终端的通信,还能够实现与ETC路侧设备的通信,能够用于辅助驾驶;上述车载装置能够通过ETC天线和第二通信模块实现部分车路协同功能,解决了V2X路侧设备安装率低、无法体现V2X的车路协同优势的问题。
[0033]上述车用无线通信系统中,车载装置能够固定终端设备且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因此,车载装置能够将驾驶辅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进行显示,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解决
了V2X外置天线安装困难、无法体现V2X的车路协同优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装置的透视结构图;
[003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装置的逻辑框图;
[003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38]图4是图3所示车载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39]图5是图3所示的车载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40]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可设置在车辆内且用于固定终端设备,所述支架内设有腔体;所述车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V2X天线、第一通信模块、ETC天线、第二通信模块及控制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V2X天线电连接且用于实现5.9GHz频段的通信;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ETC天线电连接且用于实现5.8GHz频段的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实现的通信和/或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实现的通信进行辅助驾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且用于固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固定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V2X天线和所述ETC天线间隔地设于所述固定件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2X天线包括用于接收和发送车联网V2X射频信号的主天线,以及用于接收车联网V2X射频信号的副天线;所述主天线和所述副天线分别设于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且均沿竖直方向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TC天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30
°
至45
°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环绕于所述固定板周侧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腔体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第一容纳腔、设于所述固定板内的第二容纳腔、及设于所述环形板内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ETC天线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V2X天线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及所述第三容纳腔的至少部分侧壁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直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三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一过线孔相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雪冬陈炳帅张世良马春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