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01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窗执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连接于壳体内部一侧并与壳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该便于拆换的窗执手,通过辅助机构的设计,当需要将窗执手本体进行更换时,首先工作人员将转头反转,转头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间接地,横板移动带动U形防滑垫移动,当U形防滑垫移动并不与卡块相接触时,此时卡块解锁,工作人员将窗执手本体拿出,从而达到对窗执手本体进行更换的效果。本体进行更换的效果。本体进行更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


[0001]本技术涉及门窗执手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

技术介绍

[0002]窗开关执手是一种在门窗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五金部件,其与传动锁闭器配合形成门窗的的开关结构。门窗开关执手使用时通过方芯插入传动锁闭器壳体齿轮内,转动执手带动传动锁闭器进行对门窗的锁定,因不同门窗因型材厚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对执手所需的方芯长度有不同的需求。
[0003]目前,现有的门窗执手在固定方面主要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安装,因此,若是在窗执手出现问题或是被外力损坏时,难以对其进行便捷的更换,若是在特殊时期需要更换就只能换掉整个窗体,极其影响屋内的居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不仅便于大部分人和工作人员的拆卸与安装,而且不容易松动,省时省力。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辅助机构。
[0006]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连接于壳体内部一侧并与壳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内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分别设于第一锥齿轮顶部与底部并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螺纹旋向相反。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分别延伸至壳体内腔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均与壳体通过轴承连接,便于对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进行支撑,便于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外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螺纹块与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分别与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通过螺纹连接,便于第一螺纹块与第二螺纹块的移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块与第二螺纹块一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两个所述L形板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内部均固定连接有U形防滑垫,两个所述U形防滑垫之间连接有卡块,便于第一螺纹块与第二螺纹块同时移动带动,便于L形板移动,便于横板移动,便于横板带动U形防滑垫移动,便于对卡块进行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卡块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窗执手本体,所述卡块与窗执手本体均延伸至壳体外部,两个所述L形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内腔一侧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部,便于窗执手本体转动,便于L形板移动带动滑块移动,便于对轴承座进行限位。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头,所述壳体内腔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为U形,所述转动杆贯穿支撑板并与支撑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壳体内腔一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并与两个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便于转动转头,转头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便于对转动杆进行支撑,便于对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进行支撑。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后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连接有多个六角螺栓,多个所述六角螺栓均与安装板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安装板进行后续的安装。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通过辅助机构的设计,当需要将窗执手本体进行更换时,首先工作人员将转头反转,转头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间接地,横板移动带动U形防滑垫移动,当U形防滑垫移动并不与卡块相接触时,此时卡块解锁,工作人员将窗执手本体拿出,从而达到对窗执手本体进行更换的效果;
[0015]2、该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通过转头的设计,可以轻易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同时移动,省去不必要的操作步骤,节约人力,实现轻松同步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结构中卡块的侧视剖视图;
[0019]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0]图中:1、壳体;2、辅助机构;201、转动杆;202、第一锥齿轮;203、第一螺纹杆;204、第二螺纹杆;205、第二锥齿轮;206、第三锥齿轮;3、第一螺纹块;4、第二螺纹块;5、L形板;6、U形防滑垫;7、卡块;8、窗执手本体;9、滑块;10、转头;11、支撑板;12、固定板;13、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2]参见附图1

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有辅助机构2。
[0023]辅助机构2包括转动杆201,转动杆201连接于壳体1内部一侧并与壳体1通过轴承连接,转动杆20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2,第一锥齿轮202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内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5与第三锥齿轮206,第二锥齿轮205与第三锥齿轮206分别设于第一锥齿轮202顶部与底部并与第一锥齿轮202相啮合,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螺纹旋向相反,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分别延伸至壳体1内腔顶部与底部,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均与壳体1通过轴承连接,便于对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进行支撑,便于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外部分别连接有第
一螺纹块3与第二螺纹块4,第一螺纹杆203和第二螺纹杆204分别与第一螺纹块3和第二螺纹块4通过螺纹连接,便于第一螺纹块3与第二螺纹块4的移动,第一螺纹块3与第二螺纹块4一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5,两个L形板5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横板,两个横板内部均固定连接有U形防滑垫6,两个U形防滑垫6之间连接有卡块7,便于第一螺纹块3与第二螺纹块4同时移动带动,便于L形板5移动,便于横板移动,便于横板带动U形防滑垫6移动,便于对卡块7进行固定,卡块7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窗执手本体8,卡块7与窗执手本体8均延伸至壳体1外部,两个L形板5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9,壳体1内腔一侧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块9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部,便于窗执手本体8转动,便于L形板5移动带动滑块9移动,便于对轴承座进行限位,转动杆201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头10,壳体1内腔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设为U形,转动杆201贯穿支撑板11并与支撑板11通过轴承连接,壳体1内腔一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2,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转动杆(201),所述转动杆(201)连接于壳体(1)内部一侧并与壳体(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杆(20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2),所述第一锥齿轮(202)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所述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内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5)与第三锥齿轮(206),所述第二锥齿轮(205)与第三锥齿轮(206)分别设于第一锥齿轮(202)顶部与底部并与第一锥齿轮(202)相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螺纹旋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分别延伸至壳体(1)内腔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均与壳体(1)通过轴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换的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二螺纹杆(204)外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螺纹块(3)与第二螺纹块(4),所述第一螺纹杆(203)和第二螺纹杆(204)分别与第一螺纹块(3)和第二螺纹块(4)通过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换的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永淮龙永汾黄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和联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