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陶瓷球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对称设有左阀座和右阀座,左阀座和右阀座之间安装球芯,且在两个阀座的端部对称形成与球芯相适配的弧面,以使左阀座和右阀座与球芯能紧密贴合,左阀座和右阀座的轴线均穿过球芯的中心,阀体的两端对称设置左法兰和右法兰,左法兰、右法兰以及左阀座和右阀座的内腔形成阀门流道;阀体顶部固定连接上平台,上平台内设置阀杆,阀杆穿过上平台和阀体并与球芯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球芯转动,球芯中心设有V型开孔的流道,V型开孔的流道的设有顶角为α,顶角α的范围在5~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陶瓷球阀
[0001]本技术涉及球阀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陶瓷球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众多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化工行业,比如煤化工、硅化工、盐化工、钛白等行业,需要大量使用流量调节阀,但这些行业中对流量调节阀的耐磨耐腐蚀性、调节精度以及流量调节跨度三个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而现有的流量调节阀无法同时满足这些需求。例如,在这些行业中,存在介质含固量高、含有硬颗粒物质多的工况,而现有的金属调节阀如单/双座调节阀、蝶阀、偏心旋转阀等,阀芯、阀座和阀腔不耐冲刷,使得这类金属调节阀的使用寿命较短,无法满足这类行业对调节阀耐磨耐腐蚀性的需求;另外,现有的如陶瓷蝶阀和陶瓷偏心旋转阀,其调节性能不稳定,无法实现等百分比调节,无法满足需要精密调节的工况;现有的陶瓷单/双座套筒调节阀,其可调比小,流量调节空间有限,也无法满足使用流量跨度比较大的工况。
[0003]另外,在这些行业中,阀门的工作环境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振动现象。如在使用球阀时,球阀内的球芯和阀座之间的密封连接是球阀对流量调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球阀长时间在振动的环境下工作时,其球体和阀座之间容易发生频繁的碰撞,导致球体和阀座的接触面出现磨损,进而使得球阀的密封性能下降,容易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耐腐蚀性强、能实现流量的等百分比精密调节和大跨度调节,同时能持续保持具有较强密封性的耐磨陶瓷球阀。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陶瓷球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对称设有左阀座和右阀座,所述左阀座和右阀座之间安装有球芯,且在两个阀座的端部对称形成与所述球芯相适配的弧面,以使左阀座和右阀座与球芯能紧密贴合,所述左阀座和右阀座的轴线均穿过球芯的中心;所述阀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左法兰和右法兰,所述左法兰、右法兰以及左阀座和右阀座的内腔形成阀门流道;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平台,所述上平台内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穿过上平台和阀体并与球芯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球芯转动,所述球芯中心设有V型开孔的流道,所述V型开孔的流道的顶角为α,且顶角α的范围在5~90
°
。
[0006]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左阀座与所述左法兰之间、右阀座与右法兰之间均留有间隙,且间隙内均设有用于驱动左阀座和右阀座分别与所述球芯紧密贴合的弹性补偿元件。
[0007]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弹性补偿元件为弹簧且设置四组,其中,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左阀座的上端外壁与所述左法兰的上端内壁之间、左阀座的下端外壁与左法兰的下端内壁之间;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右阀座的上端外壁与所述右法兰的上端内壁之间、左阀座的下端外壁与左法兰的下端内壁之间。
[0008]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左法兰和右法兰的内壁均固定设有法兰内衬,所述阀体内部的内壁与所述左阀座和右阀座的下端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阀体内衬。
[0009]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球芯的中心设置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凹槽,所述阀杆的底部设有相适配的插销,所述插销插入所述凹槽中以驱动所述球芯转动。
[0010]作为优化方案,所述上平台与阀杆的外表之间设有填料腔,所述填料腔内依次设有填料和填料压环,所述填料腔的顶部通过填料压板进行密封。
[0011]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左阀座、右阀座、球芯、法兰内衬、阀体内衬均为陶瓷材质制成、且在所述阀体内衬的内壁与所述左阀座、右阀座的外壁之间、所述法兰内衬的内壁与所述左阀座、右阀座的外壁之间均设置有橡胶或四氟材质制成的密封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V型开孔的球芯流道,提高了阀门的调节性能,能够满足各种流量精度要求,可调比高;通过调节阀门开度大小,实现流量接近线性由大到小的调节,从而达到对流量的等百分比调节和大跨度调节。
[0014]本技术通过在阀座和法兰之间设置弹性补偿元件,使得阀座始终与球芯之间保持紧密贴合,同时,也避免了球阀在有震动的工作环境中球芯与阀座之间发生频繁碰撞而使得密封性下降,确保了阀门整体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0015]本技术的内部主体部件均采用陶瓷材料,同时,在各主要组成部件彼此之间通过橡胶或四氟材质的密封圈实现密封,确保流量介质接触不到金属壳体,利用陶瓷天然的耐磨耐腐蚀性能,实现了阀门整体的耐磨耐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耐磨陶瓷球阀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球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球芯的正面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球芯的开孔顶角α与等百分比流量关系示意图;
[0020]其中,1
‑
阀体、2
‑
左阀座、2
‘‑
右阀座、3
‑
球芯、301
‑
球芯流道、302
‑
凹槽、4
‑
左法兰、4
‘‑
右法兰、5
‑
阀门流道、6
‑
上平台、7
‑
阀杆、701
‑
插销、8
‑
弹性补偿元件、9
‑
法兰内衬、10
‑
阀体内衬、11
‑
填料腔、12
‑
填料、13
‑
填料压环、14
‑
填料压板、15
‑
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参照附图来做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3]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耐磨陶瓷球阀的剖视图,本陶瓷球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对称设有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之间安装有球芯3,且在两个阀座的端部对称形成与球芯3相适配的弧面,以使得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与球芯3能紧密贴合,弧
面的宽度不做限定,但需满足球芯3在旋转至任意位置时均能与左右两边的阀座保持密封状态,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的轴线均穿过球芯3的中心,使得左阀座2、右阀座2
‘
和球芯4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在阀体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左法兰4和右法兰4
‘
,左法兰4和右法兰4
‘
及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均沿阀杆7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左法兰4、右法兰4
‘
以及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陶瓷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对称设有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所述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之间安装有球芯(3),且在两个阀座的端部对称形成与所述球芯(3)相适配的弧面,以使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与球芯(3)能紧密贴合,所述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的轴线均穿过球芯(3)的中心;所述阀体(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左法兰(4)和右法兰(4
‘
),所述左法兰(4)、右法兰(4
‘
)以及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的内腔形成阀门流道(5);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平台(6),所述上平台(6)内设置有阀杆(7),所述阀杆(7)穿过上平台(6)和阀体(1)并与球芯(3)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球芯(3)转动,所述球芯(3)中心设有V型开孔的球芯流道(301),所述V型开孔的球芯流道(301)的顶角为α,且顶角α的范围在5~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陶瓷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阀座(2)与所述左法兰(4)之间、右阀座(2
‘
)与右法兰(4
‘
)之间均留有间隙,且间隙内均设有用于驱动左阀座(2)和右阀座(2
‘
)分别与所述球芯(3)紧密贴合的弹性补偿元件(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陶瓷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补偿元件(8)为弹簧且设置四组,其中,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左阀座(2)的上端外壁与所述左法兰(4)的上端内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浩,金浩军,王新军,高嘉禾,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金泰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