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检测方法、装置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174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5
本申请涉及汽车质量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涂层检测方法、装置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其包括加热组件对待测物进行加热;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在温变时间内执行图像获取步骤;图像获取,基于待测物连续进行热成像,获取检测图像序列;位置确定,确定检测集合;信息提取,基于检测图像序列,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温变信息;结果分析,基于温变信息,确定检测结果。通过记录涂层的动态温度变化来分析涂层厚度,一方面可以减少检测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物理接触,减少对待测物造成的磕碰损伤,另一方面可以同时对多个检测点进行涂层厚度检测,一次检测能够得到多组分析数据,检测效率更高。检测效率更高。检测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层检测方法、装置及自动化检测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质量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涂层检测方法、装置及自动化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对汽车的车身进行美化和保护,汽车的表面通常都会喷涂有车漆。对新车进行涂层厚度检测,可以检测分析汽车是否车漆喷涂不均匀、车漆粗糙、车身有缺陷等问题。对二手车进行涂层厚度检测,可以检测汽车是否有刮蹭划痕的修补,并推断汽车是否发生过交通事故,因此,汽车表面车漆的涂层厚度检测是汽车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之一。
[0003]相关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26978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的一种用于汽车漆涂层的涂层测厚仪,其包括有主体,主体正面设置有显示屏和主操作面板,主体背面设置有线圈盘,线圈盘内缠绕有多圈电路线,电路线一端与主体内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操作筒,操作筒可拆卸的连接有锥形延长管组件,锥形延长管组件的端部扣接有探头,探头设置有插头;操作筒内部设置有转动线盘,电路线穿过操作筒后缠绕在转动线盘上,电路线缠绕后端部设置与插头连接的插座。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专利技术人认为,检测人员在进行涂层检测时,需要使用探头对准汽车的待测位置,在单次检测操作中,只能获得单个位置的检测数据,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涂层检测方法,具有提高检测效率的特点。
[0006]本申请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涂层检测方法,包括:加热组件对待测物进行加热;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在温变时间内执行图像获取步骤;图像获取,基于待测物连续进行热成像,获取检测图像序列;其中,所述检测图像序列中包含多张红外图像;位置确定,确定检测集合;其中,所述检测集合中包含多个检测点,各个所述检测点间隔分布于所述待测物;信息提取,基于检测图像序列,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温变信息;其中,所述温变信息用于反映所述检测点在所述温变时间内的温度变化;结果分析,基于温变信息,确定检测结果。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组件对待测物进行加热时,待测物的涂层的表面吸收热量而温度上升,并且热量向涂层的内部传导;当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后,涂层的热量继续传导,并同时向空气通过流和辐射散热,导致涂层表面降温。在相同的材料体系里,不同的涂层厚度,涂层的热传导速度和涂层所储存的热量都显著不同,从而影响涂层表面的升温和降温过程,因此涂层表面温度的变化关联于涂层的厚度。在加热组件停止加热的温变时
间内,通过连续进行热成像,可以获取检测图像序列,由于在温变时间内,涂层处于非热平衡的状态而迅速进行降温,因此检测图像序列可以记录涂层表面各个检测点的动态温度变化,确定温变信息,通过温变分析出各个检测点的位置的涂层厚度,进而分析出涂层的均匀性,指出涂层的缺陷、刮蹭、厚度不均的区域。通过记录涂层的动态温度变化来分析涂层厚度,一方面可以减少检测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物理接触,减少对待测物造成的磕碰损伤,另一方面可以同时对多个检测点进行涂层厚度检测,一次检测能够得到多组分析数据,检测效率更高。
[0008]可选的,在图像获取步骤的具体方法中,还包括:光学成像,基于待测物进行光学成像,获取辅助图像;在位置确定步骤的具体方法中,包括:基于辅助图像,确定涂层区域;其中,所述涂层区域用于反映所述待测物具有涂层的区域;基于涂层区域对红外图像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检测区域,并基于检测区域确定检测集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可见光情况下对待测物进行拍摄得到辅助图像,辅助图像可以区分出待测物中不具有涂层的位置如玻璃所在的区域,从而在红外图像中确定检测区域。利用辅助图像对图像进行区域分块处理,可有效减少检测点落在非涂层区域的可能性,提高数据有效性和检测准确性。
[0010]可选的,在结果分析步骤的具体方法中,包括:基于温变信息,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温变曲线;其中,所述温变曲线用于反映所述检测点的温度值在所述温变时间内的变化;基于温变曲线进行积分计算,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累计热量信息;基于各个检测点对应的累计热量信息,确定检测结果。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温变曲线进行积分处理,可以在温变时间内累计检测点的位置所辐射的热量,在涂层较薄的情况下,累计热量信息所对应的热量交少,在涂层较厚的情况下,累计热量信息所对应的热量较多,通过热量比较,可以分析出各个检测点的厚度是否均匀。同时,累计辐射热量的方式能够反映的细节更丰富,适用于各个检测点的涂层厚度差异较小的检测场景中。
[0012]可选的,在结果分析步骤的具体方法中,包括:基于温变信息,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温变曲线;其中,所述温变曲线用于反映所述检测点的温度值在所述温变时间内的变化;基于温变曲线进行微分计算,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极限降温信息;其中,所述极限降温信息用于反映所述检测点温度变化最快的时间点;基于各个检测点对应的极限降温信息,确定检测结果。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温变曲线进行微分处理,计算温变曲线的各个点的斜率,从而分析出检测点的降温速率的分布。在涂层较薄的情况下,涂层以进入最快降温速率的时间更短,在涂层较薄的情况下,涂层以进入最快降温速率的时间更长,通过比较检测点最快降温速率所对应的时间点,可以分析出各个检测点的厚度是否均匀,并且适用于各个检测点的涂层厚度差异较大的检测场景中。
[0014]本申请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涂层检测装置,具有提高检测效率的特点。
[0015]本申请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涂层检测装置,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对待测物进行加热;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在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后且在温变时间内,基于待测物连续进行热成像,获取检测图像序列;其中,所述检测图像序列中包含多张红外图像;位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检测集合;其中,所述检测集合中包含多个检测点,各个所述检测点间隔分布于所述待测物;信息提取模块,用于基于检测图像序列,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温变信息;其中,所述温变信息用于反映所述检测点在所述温变时间内的温度变化;结果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温变信息,确定检测结果;其中,所述图像获取模块包括:红外成像子模块,用于基于待测物连续进行热成像,获取检测图像序列;其中,所述检测图像序列中包含多张红外图像;光学成像子模块,用于基于待测物进行光学成像,获取辅助图像;其中,位置确定模块包括:涂层区分子模块,用于基于辅助图像,确定涂层区域;其中,所述涂层区域用于反映所述待测物具有涂层的区域;图像分块子模块,用于基于涂层区域对红外图像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检测区域,并基于检测区域确定检测集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组件对待测物进行加热时,待测物的涂层的表面吸收热量而温度上升,并且热量向涂层的内部传导;当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后,涂层的热量继续传导,并同时向空气通过流和辐射散热,导致涂层表面降温。在相同的材料体系里,不同的涂层厚度,涂层的热传导速度和涂层所储存的热量都显著不同,从而影响涂层表面的升温和降温过程,因此涂层表面温度的变化关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涂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1)对待测物进行加热;加热组件(1)停止加热,并在温变时间内执行图像获取步骤;图像获取,基于待测物连续进行热成像,获取检测图像序列;其中,所述检测图像序列中包含多张红外图像;位置确定,确定检测集合;其中,所述检测集合中包含多个检测点,各个所述检测点间隔分布于所述待测物;信息提取,基于检测图像序列,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温变信息;其中,所述温变信息用于反映所述检测点在所述温变时间内的温度变化;结果分析,基于温变信息,确定检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图像获取步骤的具体方法中,还包括:光学成像,基于待测物进行光学成像,获取辅助图像;在位置确定步骤的具体方法中,包括:基于辅助图像,确定涂层区域;其中,所述涂层区域用于反映所述待测物具有涂层的区域;基于涂层区域对红外图像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检测区域,并基于检测区域确定检测集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结果分析步骤的具体方法中,包括:基于温变信息,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温变曲线;其中,所述温变曲线用于反映所述检测点的温度值在所述温变时间内的变化;基于温变曲线进行积分计算,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累计热量信息;基于各个检测点对应的累计热量信息,确定检测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结果分析步骤的具体方法中,包括:基于温变信息,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温变曲线;其中,所述温变曲线用于反映所述检测点的温度值在所述温变时间内的变化;基于温变曲线进行微分计算,确定对应于检测点的极限降温信息;其中,所述极限降温信息用于反映所述检测点温度变化最快的时间点;基于各个检测点对应的极限降温信息,确定检测结果。5.涂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1),用于对待测物进行加热;图像获取模块(2),用于在加热组件(1)停止加热后且在温变时间内,基于待测物连续进行热成像,获取检测图像序列;其中,所述检测图像序列中包含多张红外图像;位置确定模块(3),用于确定检测集合;其中,所述检测集合中包含多个检测点,各个所述检测点间隔分布于所述待测物;信息提取模块(4),用于基于检测图像序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撷秋杨世航李土娇顾苗苗关彩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二郎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