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526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和增压油箱,所述增压油箱与油缸本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油箱的右侧均连通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包括下阀体和上阀体,所述上阀体盖设于下阀体的上部,所述下阀体的内部开设有下阀腔,下阀体中部的左侧开设有连通油口,且连通油口与下阀腔连通,下阀腔的中部通过第一弹簧滑动连接有阀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缸技术领域。该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利用筒体的油液通过溢流通道流至上阀腔处,油液顶开阀芯,然后油液通过阻尼孔口和进油口对筒体的内侧进行泄压,有效防止缸筒内部的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爆缸,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


[0001]本技术涉及油缸
,具体为一种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土方机械之一,现有的起重机多为应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全自动液压挖掘机。目前,用于挖掘机的液压油缸,主要由缸体、活塞、活塞杆、导向套和液压油管等组成,导向套设在活塞腔的一端,导向套内设密封圈。
[0003]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密封圈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易老化变软,容易造成液压油缸泄漏,会使起重机发生倾翻事故,而且现有的油缸在运行过程中,活塞杆伸出或缩回到极限后继续施加油压,液压缸推力或拉力超出缸筒、缸底和备帽的机械连接强度,就会冲出行程极限,这种突发的损坏往往导致设备重大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解决了现有密封圈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易老化变软,容易造成液压油缸泄漏,和液压缸推力或拉力超出缸筒、缸底和备帽的机械连接强度,容易导致设备重大故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和增压油箱,所述增压油箱与油缸本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油箱的右侧均连通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包括下阀体和上阀体,所述上阀体盖设于下阀体的上部,所述下阀体的内部开设有下阀腔,所述下阀体中部的左侧开设有连通油口,且连通油口与下阀腔连通,所述下阀腔的中部通过第一弹簧滑动连接有阀芯,所述下阀腔处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连通座,且连通座与油缸本体右侧上部连通,所述阀芯的下部与连通座压接,所述阀芯的中部和右侧分别开设有溢流通道和阻尼孔口;
[0006]所述上阀体的中部开设有上阀腔,所述上阀腔内腔的左端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有阀针,所述阀针设于上阀腔的中部,所述上阀腔的右部开设有辅流油道,所述上阀腔的右端与辅流油道处压接,所述上阀体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且溢流通道与进油口连通,所述出油口与下阀腔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油缸本体包括筒体和活塞杆体,且活塞杆体贯穿于筒体的内侧。
[0008]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左右两端分别盖设有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所述活塞杆体贯穿于第一侧盖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侧盖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塞体,所述第一塞体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防尘圈、缓冲环和杯士。
[0010]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体的右侧固定连接两组第二塞体,所述第二塞体的表面外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防污环、耐磨环和缓冲套。
[0011]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体的左端与筒体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筒体底部的右侧开设有进压口。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通过在下阀腔的中部通过第一弹簧滑动连接有阀芯,且连通座与油缸本体右侧上部连通,阀芯的下部与连通座压接,阀芯的中部和右侧分别开设有溢流通道和阻尼孔口,阀针设于上阀腔的中部,上阀腔的右部开设有辅流油道,上阀腔的右端与辅流油道处压接,且溢流通道与进油口连通,出油口与下阀腔连通,利用筒体的油液通过溢流通道流至上阀腔处,油液顶开阀芯,然后油液通过阻尼孔口和进油口对筒体的内侧进行泄压,有效防止缸筒内部的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爆缸,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0015](2)、该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通过在活塞杆体的右侧固定连接两组第二塞体,利用供压设备与进压口连接,供压设备使活塞杆体的右端在筒体的内部左右移动,两组第二塞体使活塞杆体在筒体的内部稳定移动,避免油缸在工作时抖动,而降低设备安全性,同时保证了油缸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油缸本体;11、筒体;12、活塞杆体;13、第一侧盖;14、第二侧盖;15、第一塞体;151、防尘圈;152、缓冲环;153、杯士;16、第二塞体;161、防污环;162、耐磨环;163、缓冲套;17、连接环;18、进压口;2、增压油箱;3、溢流阀;31、下阀体;311、下阀腔;312、连通油口;313、第一弹簧;314、阀芯;3141、溢流通道;3142、阻尼孔口;315、连通座;32、上阀体;321、上阀腔;322、进油口;323、出油口;324、第二弹簧;325、阀针;326、辅流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包括油缸本体1和增压油箱2,增压油箱2与油缸本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油缸本体1包括筒体11和活塞杆体12,且活塞杆体12贯穿于筒体11的内侧,筒体11的左右两端分别盖设有第一侧盖13和第二侧盖14,活塞杆体12贯穿于第一侧盖13处,第一侧盖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塞体15,第一塞体15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防尘圈151、缓冲环152和杯士153,活塞杆体12的右侧固定连接两组第二塞体16,第二塞体16的表面外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防污环161、耐磨环162和缓冲套163,防污环161保证了油缸内部的清洁度,耐磨环162增加了第二塞体16强度,缓冲套163增强活塞杆体12移动的稳定性,活塞杆体12的左端与筒体11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7,筒体11底部的右侧开设有进压口18利用供压设备
与进压口18连接,供压设备使活塞杆体12的右端在筒体11的内部左右移动,两组第二塞体16使活塞杆体12在筒体11的内部稳定移动,避免油缸在工作时抖动,而降低设备安全性,同时保证了油缸的密封性,增压油箱2的右侧均连通有溢流阀3,溢流阀3包括下阀体31和上阀体32,上阀体32盖设于下阀体31的上部,下阀体31的内部开设有下阀腔311,下阀体31中部的左侧开设有连通油口312,且连通油口312与下阀腔311连通,下阀腔311的中部通过第一弹簧313滑动连接有阀芯314,下阀腔311处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连通座315,且连通座315与油缸本体1右侧上部连通,阀芯314的下部与连通座315压接,阀芯314的中部和右侧分别开设有溢流通道3141和阻尼孔口3142,上阀体32的中部开设有上阀腔321,上阀腔321内腔的左端通过第二弹簧324固定连接有阀针325,阀针325设于上阀腔321的中部,上阀腔321的右部开设有辅流油道326,上阀腔321的右端与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抖动的快速增压起重机油缸,包括油缸本体(1)和增压油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油箱(2)与油缸本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油箱(2)的右侧均连通有溢流阀(3),所述溢流阀(3)包括下阀体(31)和上阀体(32),所述上阀体(32)盖设于下阀体(31)的上部,所述下阀体(31)的内部开设有下阀腔(311),所述下阀体(31)中部的左侧开设有连通油口(312),且连通油口(312)与下阀腔(311)连通,所述下阀腔(311)的中部通过第一弹簧(313)滑动连接有阀芯(314),所述下阀腔(311)处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连通座(315),且连通座(315)与油缸本体(1)右侧上部连通,所述阀芯(314)的下部与连通座(315)压接,所述阀芯(314)的中部和右侧分别开设有溢流通道(3141)和阻尼孔口(3142);所述上阀体(32)的中部开设有上阀腔(321),所述上阀腔(321)内腔的左端通过第二弹簧(324)固定连接有阀针(325),所述阀针(325)设于上阀腔(321)的中部,所述上阀腔(321)的右部开设有辅流油道(326),所述上阀腔(321)的右端与辅流油道(326)处压接,所述上阀体(32)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口(322)和出油口(323),且溢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彦严莉蒋春燚喻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江蓉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