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蟹种养碳氮循环水的固液分离养分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135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蟹种养碳氮循环水的固液分离养分收集装置,主要包括抽样组件、过滤组件、穿戴组件、导管和取样瓶。该设备通过控制动力设备完成水样和泥样抽取工作,提高采样效率;手持长杆状的抽样组件,工作人员可站立完成采样工作;使采样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再需要长时间蹲在稻田边;抽取的样液进入过滤组件后,经由缓冲罐、一级过滤罐和二级过滤罐过滤分离,固态样本主要残留在缓冲罐内;絮状样本部分残留于一级过滤罐内,部分经输出管导入取样瓶中;液态样本经部分残留于二级过滤罐内,部分经输出嘴导入取样瓶中;过滤组件通过穿戴组件捆绑在工作人员体侧,让设备使用更加便利。加便利。加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蟹种养碳氮循环水的固液分离养分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稻蟹种养
,特别提供了一种稻蟹种养碳氮循环水的固液分离养分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稻蟹种养是根据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理论,在稻蟹种养的环境内,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0003]稻蟹种养生态循环系统中,水稻的肥料来源比较特殊,肥料主要源自稻蟹的排泄物,碳氮元素的施肥量受稻蟹活跃度和稻蟹排泄物成分影响。监测稻蟹种养生态循环系统的养分循环状态,需要对水样及稻蟹排泄物进行采样分析。但稻蟹排泄物直接排泄于水里,与水底泥土混合不利于搜集,阻碍了养分循环的监测。目前,样本采集过程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蹲在稻田边,对水样和泥样进行分离取样,费时费力且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稻蟹种养碳氮循环水的固液分离养分收集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蟹种养碳氮循环水的固液分离养分收集装置,包括抽样组件、过滤组件、穿戴组件、导管和取样瓶,抽样组件和过滤组件之间通过导管连通,过滤组件装配于穿戴组件上,取样瓶固定于穿戴组件的下侧,所述抽样组件包括动力设备、采样嘴、输入管、转接头和手柄,采样嘴固定安装于动力设备的下端,输入管固定安装于动力设备的上侧,转接头固定安装于输入管的上端,且转接头的中部设置有分叉口,导管连接于分叉口处,手柄固定安装于转接头的上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缓冲罐、一级过滤罐、二级过滤罐、管连接嘴、输出阀、输出管、输出嘴、固定槽和滤网,管连接嘴设置于缓冲罐的顶端,且管连接嘴与导管连接,一级过滤罐和二级过滤罐内壁的上部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均嵌入有滤网,一级过滤罐螺接于缓冲罐的下部,二级过滤罐螺接于一级过滤罐的下部,输出阀装配于一级过滤罐侧壁的下部,输出管装配于输出阀外部,输出嘴设置于二级过滤罐的下侧,缓冲罐卡接于穿戴组件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穿戴组件包括定位环、连接架、束带、垂直板、连杆和取样瓶固定夹,定位环套接于缓冲罐的外部,缓冲罐侧壁的上端设置有卡沿,卡沿卡接于定位环的上侧,连接架一体成型于定位环的后侧,垂直板一体成型于定位环的下侧,连杆一体成型于垂直板的前侧,取样瓶固定夹设置于连杆的前端,束带固定安装于连接架的后侧,取样瓶夹持于取样瓶固定夹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过滤罐的侧壁设置有输出管嵌槽,所述二级过滤罐的下侧固
定安装有输出管定位环,输出管的中部嵌入于输出管嵌槽内,输出管的下端卡接于输出管定位环内,输出管定位环的位置与输出嘴的位置相对称。
[0009]进一步地,所述束带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瓶固定夹的下侧装配有托架,托架与取样瓶的底部相贴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管嵌槽的内壁嵌入有弹销。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设备的内部内置有电池。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设备的底部螺接有转接嘴,所述采样嘴固定安装于转接嘴的下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设备的上侧设有电源线接口,电源线接口通过内部导线与电池电连接,电源线接口处插接有充电线。
[0015]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设备通过控制动力设备完成水样和泥样抽取工作,提高采样效率;手持长杆状的抽样组件,工作人员可站立完成采样工作;使采样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再需要长时间蹲在稻田边;
[0017]2、抽取的样液进入过滤组件后,经由缓冲罐、一级过滤罐和二级过滤罐过滤分离,固态样本主要残留在缓冲罐内;絮状样本部分残留于一级过滤罐内,部分经输出管导入取样瓶中;液态样本经部分残留于二级过滤罐内,部分经输出嘴导入取样瓶中。直接对样本进行初步固液分离处理,替代人工完成的现场筛分工作,提高采样效率;
[0018]3、过滤组件通过穿戴组件捆绑在工作人员体侧,让设备使用更加便利,解放工作人员本应提着过滤组件的手,使其能够同时进行其他操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抽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二级过滤罐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二级过滤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穿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包括:1

动力设备;2

过滤组件;201

缓冲罐;202

一级过滤罐;203

二级过滤罐;204

管连接嘴;205

输出阀;206

输出管;207

输出嘴;208

输出管嵌槽;209

弹销;210

输出管定位环;211

固定槽;212

滤网;3

穿戴组件;301

定位环;302

连接架;303

束带;304

魔术贴;305

垂直板;306

连杆;307

取样瓶固定夹;308

托架;4

转接嘴;5

采样嘴;6

输入管;7

转接头;8

手柄;9

导管;10

电源线接口;11

充电线;12

取样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参照图1

图6,一种稻蟹种养碳氮循环水的固液分离养分收集装置,包括抽样组件、过滤组件2、穿戴组件3、导管9和取样瓶12,抽样组件和过滤组件2之间通过导管9连通,过滤组件装配于穿戴组件3上,取样瓶12固定于穿戴组件3的下侧,所述抽样组件包括动力
设备1、采样嘴5、输入管6、转接头7和手柄8,采样嘴5固定安装于动力设备1的下端,输入管6固定安装于动力设备1的上侧,转接头7固定安装于输入管6的上端,且转接头7的中部设置有分叉口,导管9连接于分叉口处,手柄8固定安装于转接头7的上端。
[0028]动力设备1为小型水泵类结构,其开关设置于手柄8处;手柄8由轻型硬质材料支撑,外表面为磨砂面;输入管6是由有机玻璃等透明轻质材料支撑的管材。
[0029]所述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蟹种养碳氮循环水的固液分离养分收集装置,包括抽样组件、过滤组件、穿戴组件、导管和取样瓶,抽样组件和过滤组件之间通过导管连通,过滤组件装配于穿戴组件上,取样瓶固定于穿戴组件的下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样组件包括动力设备、采样嘴、输入管、转接头和手柄,采样嘴固定安装于动力设备的下端,输入管固定安装于动力设备的上侧,转接头固定安装于输入管的上端,且转接头的中部设置有分叉口,导管连接于分叉口处,手柄固定安装于转接头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稻蟹种养碳氮循环水的固液分离养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缓冲罐、一级过滤罐、二级过滤罐、管连接嘴、输出阀、输出管、输出嘴、固定槽和滤网,管连接嘴设置于缓冲罐的顶端,且管连接嘴与导管连接,一级过滤罐和二级过滤罐内壁的上部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均嵌入有滤网,一级过滤罐螺接于缓冲罐的下部,二级过滤罐螺接于一级过滤罐的下部,输出阀装配于一级过滤罐侧壁的下部,输出管装配于输出阀外部,输出嘴设置于二级过滤罐的下侧,缓冲罐卡接于穿戴组件内。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稻蟹种养碳氮循环水的固液分离养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组件包括定位环、连接架、束带、垂直板、连杆和取样瓶固定夹,定位环套接于缓冲罐的外部,缓冲罐侧壁的上端设置有卡沿,卡沿卡接于定位环的上侧,连接架一体成型于定位环的后侧,垂直板一体成型于定位环的下侧,连杆一体成型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航孙文涛李波金丹丹邹晓锦隋世江牛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