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板及其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叠合板的生产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叠合板及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板整体性好,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0003]现有技术中,在预制板上端浇筑混凝土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叠合板模具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实现调节;
[0005]2、混凝土浇筑在预制板上后,混凝土比较松散,内部的牢固度不够;
[0006]3、混凝土浇筑在预制板上后,混凝土的侧壁和表面不够平整,影响施工。
[0007]基于以上问题,现提出一种叠合板及其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板及其生产设备。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叠合板的生产设备,包括设置在底端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混料驱动机构,混料驱动机构内安装有多个混料部件;
[0011]所述支撑机构的正上方安装有水平驱动机构,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块,水平驱动块的底端一侧安装有整平组件,水平驱动块的底端另一侧安装有上下移动组件;
[0012]所述支撑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叠合板模具,混料驱动机构的出料端设置在叠合板模具的上方,叠合板模具的侧端设置有调节部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的生产设备,包括设置在底端的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混料驱动机构(2),混料驱动机构(2)内安装有多个混料部件(3);所述支撑机构(1)的正上方安装有水平驱动机构(4),水平驱动机构(4)包括水平驱动块(45),水平驱动块(45)的底端一侧安装有整平组件(5),水平驱动块(45)的底端另一侧安装有上下移动组件(6);所述支撑机构(1)的上端设置有叠合板模具(7),混料驱动机构(2)的出料端设置在叠合板模具(7)的上方,叠合板模具(7)的侧端设置有调节部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中间底板(11)和设置在中间底板(11)两端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底板(11)的上端开有两个平行的横向T型滑槽(14)和两个平行的竖向T型滑槽(15),横向T型滑槽(14)和竖向T型滑槽(15)均贯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驱动机构(2)包括固定在第一侧板(12)上端的安装底板(21),安装底板(21)的上端设置有混料桶(22),混料桶(22)靠近顶端的侧壁开有若干投料管(221),混料桶(22)靠近底端的侧壁开有向下倾斜的出料管(222),出料管(222)的内壁密封滑动设置有连接管(223),连接管(223)的外端部设置有盖板(2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2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侧板(23),支撑侧板(23)的顶端固定有伺服电机(24),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输出轴(241),第一输出轴(241)的侧端固定有第一偏心轮(242),第一偏心轮(242)的上端固定有电动机(25),第一输出轴(241)和电动机(25)的第二输出轴上均固定有多个混料部件(3),混料部件(3)均设置在混料桶(2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部件(3)包括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和第一输出轴(241)、第二输出轴固定安装的套圈(32),支撑杆(31)的上端开有多个螺纹孔(33),支撑杆(31)的侧端开有多个第一限位滑槽(34),第一限位滑槽(34)设置在螺纹孔(33)的正侧方;所述支撑杆(31)的上端设置有多个混料杆(35),混料杆(35)的四侧壁均设置有混料板(351),混料杆(35)的底端设置有和螺纹孔(33)相配合的螺纹杆(352),混料杆(35)靠近底端的侧壁开有第二限位滑槽(353),第二限位滑槽(353)和第一限位滑槽(34)之间设置有限位滑块(36),限位滑块(36)和第二限位滑槽(353)紧密配合,限位滑块(36)和第一限位滑槽(34)活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41)上的相邻混料部件(3)均交叉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相邻混料部件(3)均交叉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4)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第一直线电缸(41)和两个镜像设置的第二直线电缸(43),第一直线电缸(41)包括第一电缸导轨(411)和滑动设置在第一电缸导轨(411)上的第一电缸滑块(412),第一电缸滑块(412)的内侧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侧板(42),第一连接侧板(4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侧杆(421);所述第二直线电缸(43)包括第二电缸导轨(431)和滑动设置在第二电缸导轨(431)上的第二电缸滑块(432),第二电缸滑块(432)的内侧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侧板(44),第二连
接侧板(4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颍上晶宫绿建节能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