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施工用长臂挖机出土中转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85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用长臂挖机出土中转站,基坑内设置有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坑边缘的咬合撑和围绕基坑内边缘设置的环撑,出土中转站包括:沿基坑中心对称设置的对撑和设置于对撑上的转运平台,所述对撑两端的侧面和基坑侧壁之间设置有斜撑,所述对撑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设置于对撑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在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杆,相邻横杆之间设置有对角支撑杆;所述转运平台的底板固定于对撑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四周向上延伸设置有挡板,靠近所述环撑的挡板为可转动挡板,所述可转动挡板与底板铰接且与相邻两侧挡板插销固定,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安全。保证了施工安全。保证了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施工用长臂挖机出土中转站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施工用长臂挖机出土中转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开始建造大型建筑时,一般需要挖掘基坑,而所有基坑都有其规定的使用期限,本项目受现场周围环境的影响,基坑的深度大,但是施工空间狭小,需要突破现有的常规施工,才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快速安全施工,若按照一般常规方法,基坑内斜坡坡度大,土方外运比较困难,利用抓斗机可能会对环撑造成破坏,因此本技术诞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坑施工用长臂挖机出土中转站,以解决土方外运效率低和消坡产生的土方不易外运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坑施工用长臂挖机出土中转站,基坑内设置有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坑边缘的咬合撑和围绕基坑内边缘设置的环撑,其特征在于,出土中转站包括:沿基坑中心对称设置的对撑和设置于对撑上的转运平台,所述对撑两端的侧面和基坑侧壁之间设置有斜撑,所述对撑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设置于对撑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在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杆,相邻横杆之间设置有对角支撑杆;所述转运平台的底板固定于对撑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四周向上延伸设置有挡板,靠近所述环撑的挡板为可转动挡板,所述可转动挡板与底板铰接且与相邻两侧挡板插销固定。
[000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撑的中心位置交叉设置有放坡平台,所述放坡平台上端抵接于对撑的底面,放坡平台的两端均连接有坡道。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撑的下底面,立柱的周围抵接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包括横向筋条、竖向筋条和捆扎件。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外侧分别均匀设置有横肋、竖肋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横肋和竖肋的交叉处,另一端固定于对撑的上表面。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撑的数量为3个,所述环撑沿竖直方向按规定距离排列,且环撑的内边缘设置有支撑柱。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撑的长度等同于最底端环撑的直径,对撑的两端抵接于最底端环撑。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撑和咬合撑之间设置有辐射撑和角撑,所述辐射撑沿咬合撑由多个角度向环撑延伸并连接至环撑的边缘,所述角撑连接至相邻的咬合撑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利用本基坑的特点,在基坑内形成出土中转站,并且将该中转站和坡
道有机结合又互不影响,结合体现在坡道作为出土中转站的支撑结构,中转站的中心位置和坡道相交形成放坡平台,互不影响体现在土方外运时互不影响,形成立体式出土模式,转运车+坡道为平面转运,出土中转站+长壁挖机为空间转运,大大提高了土方转运效率,也为后期消坡产生的新土方处理提供了方便,并且转运平台靠近环撑的一侧设置为可转动挡板,工作人员可在非施工期间进入转运平台,进行检查或清理,也可将部分施工所需物品放入转运平台,而不影响基坑内施工,结构巧妙,用途广泛,推广使用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出土中转站侧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基坑立体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转运平台立体图。
[0016]图中,100、基坑;110、环撑;120、放坡平台;130、坡道;140、辐射撑;150、支撑柱;200、对撑;210、斜撑;220、立柱;230、横杆;240、对角支撑杆;300、转运平台;310、底板;320、挡板;330、可转动挡板;321、横肋;322、竖肋;32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19]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

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基坑施工用长臂挖机出土中转站,基坑100内设置有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100边缘的咬合撑和围绕基坑100内边缘设置的环撑110,出土中转站包括:沿基坑100中心对称设置的对撑200和设置于对撑200上的转运平台300,对撑200两端的侧面和基坑100侧壁之间设置有斜撑210,对撑20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立柱220,立柱220设置于对撑200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在立柱220之间设置有横杆230,相邻横杆230之间设置有对角支撑杆240;转运平台300的底板310固定于对撑200的上表面,底板310的四周向上延伸设置有挡板320,靠近环撑110的挡板320为可转动挡板330,可转动挡板330与底板310铰接且与相邻两侧挡板320插销固定。
[002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撑200的中心位置交叉设置有放坡平台120,放坡平台120上端抵接于对撑200的底面,放坡平台120的两端均连接有坡道130。
[002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撑200的下底面,立柱220的周围抵接有支撑筋,支撑筋包括横向筋条、竖向筋条和捆扎件。
[002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板320的外侧分别均匀设置有横肋321、竖肋322和固定杆323,固定杆323的一端固定于横肋321和竖肋322的交叉处,另一端固定于对撑200的上表面。
[002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环撑110的数量为3个,环撑110沿竖直方向按规定距离排列,且环撑110的内边缘设置有支撑柱150。
[002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撑200的长度等同于最底端环撑110的直径,对撑200的两端抵接于最底端环撑110。
[002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环撑110和咬合撑之间设置有辐射撑140和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施工用长臂挖机出土中转站,基坑内设置有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坑(100)边缘的咬合撑和围绕基坑(100)内边缘设置的环撑(110),其特征在于,出土中转站包括:沿基坑(100)中心对称设置的对撑(200)和设置于对撑(200)上的转运平台(300),所述对撑(200)两端的侧面和基坑(100)侧壁之间设置有斜撑(210),所述对撑(20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立柱(220),所述立柱(220)设置于对撑(200)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在立柱(220)之间设置有横杆(230),相邻横杆(230)之间设置有对角支撑杆(240);所述转运平台(300)的底板(310)固定于对撑(200)的上表面,所述底板(310)的四周向上延伸设置有挡板(320),靠近所述环撑(110)的挡板(320)为可转动挡板(330),所述可转动挡板(330)与底板(310)铰接且与相邻两侧挡板(320)插销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施工长臂挖机出土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撑(200)的中心位置交叉设置有放坡平台(120),所述放坡平台(120)上端抵接于对撑(200)的底面,放坡平台(120)的两端均连接有坡道(1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福王峰尹奇温亮华林海旭方振革于帛弘王翠秀陈世光王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