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漏电监测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79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4
一种移动式漏电监测终端,包括横向圆柱形的壳体,壳体包括可上下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左右两端端面均设置有半圆形的挡板,下壳体的横隔板中部上方竖直设置有可开合的霍尔钳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太阳能供电,提高供电效率,散热效果好,检测准确效率高。确效率高。确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漏电监测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漏电监测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低压380/220V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各分支线路及居民住户一般均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因线路年久老化,可能因漏电引发漏电保护器动作,故障点又不能及时准确排除,直接影响到自家用电,不少住户将漏电保护器拆除,换成刀闸开关或空气开关。这样,当漏电流达到一定值时,造成上一级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甚至造成变压器二次主开关跳闸,导致大面积住户停电,给事后查找故障点带来诸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漏电监测终端,可以实时在线检测漏电流方案,以便及时准确判断和排查,保证安全顺畅供电。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0005]一种移动式漏电监测终端,包括横向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可上下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左右两端端面均设置有半圆形的挡板,上壳体左右两端的挡板下边缘中间开有半圆形的上缺口,下壳体左右两端的挡板上边缘中间开有半圆形的下缺口,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时上缺口和下缺口扣合成圆形的穿线口,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长边通过铰链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另一侧长边设置有电子锁,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中部均设置有横隔板,下壳体的横隔板中部上方竖直设置有可开合的霍尔钳头,下壳体的横隔板中部下方设置有与霍尔钳头相配合的电流检测单元,霍尔钳头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下连杆夹线机构,所述下连杆夹线机构包括弧形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与横隔板之间竖直连接有弹性伸缩杆,夹板底部转动连接有斜向下延伸的斜拉杆,所述斜拉杆末端转动连接有横拉杆,所述横拉杆末端连接有末端延伸入下缺口内的夹线塞,且夹线塞的厚度从末端向靠近横拉杆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与下连杆夹线机构结构相同的上连杆夹线机构,所述上连杆夹线机构包括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时与下夹板上下贴近的上夹板;所述下壳体的横隔板下方设置有控制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电流检测单元、无线通讯单元信号连接,上壳体的横隔板上方设置有蓄电池。
[0006]上述横拉杆中部开有沿横拉杆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横隔板上设置有竖直贯穿导向槽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位于横拉杆下方的下导向轮和位于横拉杆上方的上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与导向杆顶部之间连接有弹性杆。
[0007]上述上壳体顶部上方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上壳体之间连接有支撑杆,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0008]上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左右两端的挡板上开有透气孔,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两端设置有散热扇。
[0009]上述电子锁采用遥控电子锁,并匹配有遥控器。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上下壳体扣合后能够将电缆夹住并且能够将两端的穿线口用夹线塞塞住,从而使整个装置固定在电缆上,避免了装置在电缆上滑动,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太阳能供电,提高供电效率,散热效果好,检测准确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下壳体打开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下连杆夹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下壳体扣合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下壳体,2上壳体,3太阳能板,4电子锁,5横隔板,6霍尔钳头,7下夹板,8下缺口,9上缺口,10透气孔,11弹性伸缩杆,12斜拉杆,13横拉杆,14导向槽,15上导向轮,16导向杆,17夹线塞,18电流检测单元,19上夹板,20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9]如图1

6所示,一种移动式漏电监测终端,包括横向圆柱形的壳体,壳体从中间横向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将壳体分成上壳体2和下壳体1,两个壳体可以上下扣合,上壳体2和下壳体1左右两端端面均设置有半圆形的挡板,上壳体2左右两端的挡板下边缘中间开有半圆形的上缺口9,下壳体1左右两端的挡板上边缘中间开有半圆形的下缺口8,当上壳体2和下壳体1扣合时上缺口9和下缺口8扣合成圆形的穿线口,电缆从穿线口穿过。上壳体2和下壳体1的一侧长边通过铰链连接,上壳体2和下壳体1的另一侧长边设置有电子锁4,上壳体2和下壳体1绕铰链开合,扣合后用电子锁4锁住。电子锁4采用遥控电子锁4,并匹配有遥控器,可以遥控打开或锁上壳体2。上壳体2和下壳体1左右两端的挡板上开有透气孔10,上壳体2和下壳体1内两端设置有散热扇,启动散热风扇,提高了散热性能。
[0020]上壳体2和下壳体1内中部均设置有横隔板5,下壳体1的横隔板5中部上方竖直设置有可开合的霍尔钳头6,下壳体1的横隔板5中部下方设置有与霍尔钳头6相配合的电流检测单元18,霍尔钳头6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下连杆夹线机构,下连杆夹线机构包括弧形的下夹板7,下夹板7与横隔板5之间竖直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1,夹板底部转动连接有斜向下延伸的斜拉杆12,斜拉杆12末端转动连接有横拉杆13,横拉杆13末端连接有末端延伸入下缺口8内的夹线塞17,且夹线塞17的厚度从末端向靠近横拉杆13的方向逐渐增加;上壳体2内设置有与下连杆夹线机构结构相同的上连杆夹线机构,上连杆夹线机构包括当上壳体2和下壳体1扣合时与下夹板7上下贴近的上夹板19;下壳体1的横隔板5下方设置有控制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控制单元与电流检测单元18、无线通讯单元信号连接,上壳体2的横隔板5上方设置有蓄电池20。
[0021]横拉杆13中部开有沿横拉杆13轴向延伸的导向槽14,横隔板5上设置有竖直贯穿导向槽14的导向杆16,所述导向杆16上设置有位于横拉杆13下方的下导向轮和位于横拉杆13上方的上导向轮15,所述上导向轮15与导向杆16顶部之间连接有弹性杆。可以起到导向
和限位作用。上壳体2顶部上方设置有太阳能板3,太阳能板3与上壳体2之间连接有支撑杆,太阳能板3与蓄电池20电连接,太阳能板3发电为蓄电池20充电。
[0022]使用时,工作人员将上壳体2向上翻开,然后将需要检测处的电线放在下夹板7上,同时打开霍尔钳头6,让电线从霍尔钳头6内穿过,然后将上壳体2翻下来并扣合在下壳体1上,此时上夹板19与下夹板7上下扣在一起,将电线夹在上夹板19和下夹板7之间,并且同时压缩弹性伸缩杆11,上夹板19向上移动,下夹板7向下移动,上夹板19和下夹板7移动会带动斜拉杆12和横拉杆13向外伸出,导向杆16和导向槽14起到导向作用,迫使横拉杆13沿轴向方向延伸,避免横拉杆13向非轴向方向偏移。横拉杆13推动夹线塞17在穿线口内向外伸出,由于夹线塞17的厚度从末端向靠近横拉杆13的方向逐渐增加,所以夹线塞17逐渐向外伸出的过程中逐渐将穿线口塞紧,从而起到夹紧电线和密封壳体的作用,这样可以使整个装置较紧地固定在电线上,防止装置在电线上移动,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漏电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可上下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左右两端端面均设置有半圆形的挡板,上壳体左右两端的挡板下边缘中间开有半圆形的上缺口,下壳体左右两端的挡板上边缘中间开有半圆形的下缺口,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时上缺口和下缺口扣合成圆形的穿线口,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长边通过铰链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另一侧长边设置有电子锁,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中部均设置有横隔板,下壳体的横隔板中部上方竖直设置有可开合的霍尔钳头,下壳体的横隔板中部下方设置有与霍尔钳头相配合的电流检测单元,霍尔钳头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下连杆夹线机构,所述下连杆夹线机构包括弧形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与横隔板之间竖直连接有弹性伸缩杆,夹板底部转动连接有斜向下延伸的斜拉杆,所述斜拉杆末端转动连接有横拉杆,所述横拉杆末端连接有末端延伸入下缺口内的夹线塞,且夹线塞的厚度从末端向靠近横拉杆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与下连杆夹线机构结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涛赵信华李波张建民何振华马帅焦平洋刘涛赵勇董子郁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